冰火传奇 三○九、价值规律

作者 : 格言

倪子布还是不明白。

老板说:“你们这些外地的司机,没有进过山里,不知道这山路上的厉害。在川道里,在平原,只有一点云,到了山里,就下了大雪,就下了大雨。下了雪,白天有太阳照射,冰雪消化了,成了水,你们可以走。可能太阳一过去,马上就会结成了冰。本地的司机,车上带有防滑链,他们马上装上,爬上了山,下了岭,他们又取掉了。所以他们在这一带的路上常跑,出事的少。外地司机没有来过,不知道路况,出事的就多。”

倪子布有一点明白了。不就是有一些车子上不能上,退不能退,前后的车子,互相把路堵死了嘛。

老板高兴了。他显然高兴的是他用山地的语言,让一个在他看来是关中的客人,明白了自己的话。

“我听出你的口音了,你是关中人。可你也不是正宗的关中口音,带一点山西腔,对不对,我也去过山西,也去过西安。那里的人不好,欺生,欺负外地人。”老板咧着有黑胡茬的嘴巴,嘿嘿地傻笑着。

倪子布说:“我可是外地人,在山西也不敢欺负人,也西安也是常受人欺负。你看看,是我欺负过你吗?”

老板哈哈大笑:“不是你,不是你,你是一个文明人,那里会是你呀。我只不过是说,那里都有好人,那里也有坏人。”

这时门外又来了几个买吃食的人。

他们进到店里,看了一下,只有方便面了。

有一个漂亮的女客人问:“老板,这一带还有小商店吗?”

老板说:“再往上走,就上秦岭了。没有商店了。我这里是最后一家。往下走,有倒是有,可是要步行十几里。”

女客咧着嘴,显然十几里,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老板说:“问题还在于你不敢离开车子呀。你刚走,路要是通了,人家都走了,不可能有人在这里等你三四个小时,肯定把你丢下来了。你得自己在等车。在这冰于雪地的时候,长途车个个都是满的,那一个敢加人。路政上查得那么紧?你想去吧。”

女客为难了。低下了头。

看得出来,这几个客人是公共汽车的人。他们身上背着包。那是下车的时候,怕车上有人偷了了们的包,才背在身上的。要是象倪子布这样的人,包肯定是放在车上,只要锁了车门就行。

女客问老板这里还有什么吃的东西。老板说:“只有方便面了。”女客又问多少钱一包,老板回答:“二块钱一包。”

老天,就这么不到十分钟时间,一下价四倍了。

女客人不信,说:“这方便面在批发市场次,不就是二三毛钱一包,到了你这里怎么变成了二块,你这老板心也太黑了。有人来,你不喜欢啊,你是想反客人撵走啊,你不想客人来你的小店啊。”

老板结巴了半天,突然入出境着倪子布说:“二块,真的两块,一直买两块,你信你问他。”

女客人转过头来,看着倪子布,不放心地盯了半天问:“二块钱的方俩面你也买啊,有这么贵的吗?”

倪子布笑笑,没有说话。

想不到在这里,他竟然成了帮别人做生意的拖了。在人家的家里,倪子布不愿去揭穿老板,也不想惹什么是非。他是一个常出门的人,不会为了另一个人的一块钱把自己放进一个是非之中。

多少对此道不懂的人,出门在外总是爱显示自怀,与本地为作对,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外地人,结果发生了争执,常常是给本地人打一顿。

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个道理,倪子布懂。

看到那个女客还在唠叨,倪子布说:“不就是一块钱吗?出门在外,上个厕所也要五毛钱,何况在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是没有办法嘛,为一块钱,争究半天,没有什么意思。”

老板一听高兴了,说:“对对对,你看看,我进了货回来,要盘费要路费,一路上多不容易,二块钱不贵不贵,我们本地人也是这么买的。再说,也没有几包了,一会时间就完了。要是买完了,你就是出三块五块,我也没有什么可卖的,对不对?”

这话一下子起了关键的效力。没有货,价钱就成了小事。女客马上就说话了,掏出十块钱,买了两包。其他的客人也是这样,那半箱的方便面一会就光了。

老板把装方便面的箱子,放在地上,用脚一踏,踩得平平的,看大家表明,他这里,现在是没有什么可吃了的。

外面还有人进来,也是要买吃的东西的。可是店里面没有了,准确地说是没有现成的可供人们吃的东西了。

买到东西的人,再没有刚才的不快,相反的,大家的脸上倒是一副幸运的表情。同样地拿着钱买东西,有人有钱也买不到。可是先来的人,幸运地买到了。这样的对比,让先来买到的人,一脸的幸福。

人就是这样。

幸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幸福是一种感觉。

出门的人真是可怜。有一些经常出门的人,总是想着,只要口袋装的有钱,出门时什么也不用拿,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来买的。可是遇到这种特殊的情况,一点办法也没有。相反的,那些经常不出门的农民,他们总是按照着古老的习惯,出门时带着干粮要喝的水和苹果吃食之类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外面买的东西,比自己做的东西价钱要贵几倍,而且根本吃不饱。所以他们出门牢记的是两句古训:“勤带雨伞,饱带干粮”。有了这两条,可以让他们不会出吃不会受饿。

更多的人又涌来这个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子了。

这些人全是来寻吃的喝的的。人们就是这样怪。坐在车上没事干。他们可能一直睡觉,一直睡到过了秦岭甚至到了西安也不饿。可是现在不行了。车子一停,许多人全醒了。醒了他们要上厕所,也找吃的,要寻喝的。最近的地方,当然是这个村子了。这么多的人,一下子到来这个村子,小村有一些承受不了的样子。

一个公共汽车的人下来,就是四十多,几俩车上的人下来,村子里就显得到处是人了。开始下车的人,还带着一点高傲,一点城里人的优越感。可是看到别人买吃的,他们很快就明白,车子在这里可能短时间走不了。那么晚饭就是一个麻烦。许多人也就开始寻找着吃食了。

有人向老板打听,这样的堵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疏通开。

老板回答:“按以前的经验,一般要到明天下午。因为雪已经下了几个小时,这一段的养路工人可能全下班了。明天早他们上班,全段动员清除积雪或者给路上撒盐,再把路上那些横七竖八的车子吊开,没有五六个小时是不可能的。如果情况严重,明天公路上还可以动员农民一起来做这样的事。一个二十块钱,农民们愿意干这样的事,农民生活苦呗,挣不来钱呀。”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没有夸张,也没有过份的吓唬人。

来到院子的人一听,心里更加恐慌了。有人开始埋怨路政,是怎么搞的,路况养简这么坏。这一条国道,三天两头翻车。几乎都天都在拖后修补,可能是以前搞的豆腐渣工程,现在站老百姓吃亏。

骂归骂,说归说,最后大家都明白了,眼前要做的事情,是怎么吃晚饭。

这时候,老板的女儿,一个七八岁的小站头,脸脏乎乎的,给老板端来一碗玉米糊糊,上面是一莲花白淹制的咸菜。一双红色的油漆已经掉了不少的筷子横放在碗上。那孩子端了饭出来,往老板的面前一放,说了声吃饭,就转身回里屋去了。

老板看了一眼饭,说了声,放那里,又转过身来和客人们说话。

看得出来,山里的人,可能是经常和别人说话比较少,一有人,特别是那些衣着鲜亮的城里人和他讲话,他就唾沫星子四浅的说开了。脸上是兴奋的表情,眼眼看人的时间也长,死死地看着身边的一个男人或者女人。

可是在这种场合下,他是中心,问题的解决,跟他有关系。也取决于他是不是愿意帮大家的忙。没有人在乎他的这种没有礼貌地看人方式。

刚刚过完年,老板家的人就吃着这样的饭食,可以看得出来,山里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当大家都在喊着我们过上了小康日子的时候,这里的人也许刚解决了温饱。倪子布一看这里人的生活,也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人的生活。

有人在和老板商量,这种玉米糊糊买不买?一碗多少钱?

老板低着头,在思考着。

过了一会,老板说:“买,一碗三块钱。”

这是一个天价,倪子布是懂得的。玉米一斤也不过六七毛钱。做一大铁锅这样的糊糊用不了三四手玉米。一锅可以舀这样的碗二十多碗。换一句话,老板用一碗的饭,就可以卖够一锅的钱。

太黑了。生意全是这么做的。

倪子布心里想着,再抬头看着这个老板。这个穿着一身黑的中年人,也许是个青年人,因为山里人年龄不好看。他们显得面老。别看他大大咧咧,也一肚子的坏心眼。这种人,可能是山里的精英,他们往来于山里和城市之间。把城市里的那些小生意人的坏毛病全学会了。

听到饭可以卖。立即有人掏出三块钱,递给老板,就端起了老板的妇儿端给老板的那碗玉米糊糊,开始吃了起来。

那特别大的,碗沿已经破了的碗,没有人嫌弃它脏,也没有人怕有病毒,更没有人要什么卫生许可证。

更多的要开始交钱,要老板再去舀。

这个小屋一下子又恢复了活动。买到的人,没有地方坐,就蹲在那里,胡乱地吃着,没有买到的人,还在那里等老板端着饭出来。

需要就是商机。这句话太对了。人们的需要跟物质的价值有关,可更多的是跟人们的需要程度有关。

看吧,这个特殊的时候,物质的价值成了次要。人们的需要与供应之间的矛盾,一下子让物质的价值升了起几倍。

倪子布看

了一会,他不想吃这样的东西,现在一点也不饿,他只不过是怕晚上或者明天早上饿了才买这些方便面的。

倪子布向回走着。

他的车子停在离这个小村七八百米的地方。那里花想容还在车上睡着。

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不,不是雪,而是看着是雪一下到地上就化的雪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冰火传奇最新章节 | 冰火传奇全文阅读 | 冰火传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