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中计:王爷与“调包”王妃 灵台选妃

作者 : 柳下有约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因为除了这天的盛况空前外,这天更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日子。

早上我们便被嬷嬷叫起来在主殿前坪训话,主要是再次重申宫中的礼仪,同时告诉我们选妃的程序。接下来便是一队训练有素的宫女们为我们统一梳妆打扮,不论发式、珠钗还是衣裙全都一模一样,看来这选妃越到此时越是严苛。

几日前掖庭陆陆续续为今日的选妃做了些准备。除了请来宫廷画师为我们画像外,教引嬷嬷也根据我们学习宫规礼仪的成效定了等级,当然我们的身形体态都被掖庭的文档库做了详细的记录。

待我们一行快走到灵台的时候,皇亲国戚和三品以上的大臣已经被安排就座。我远远看到高位上是空的,看来帝后还未驾临。我又往高位两旁看去,一眼便扫到一个白色的身影,我不敢细看,赶紧循礼低垂着头。

梁嬷嬷将我们领到灵台前的空地上,便轻轻嘱咐我们:“老奴只能送各位小姐到此处了。各位前途无量,老奴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与老奴一般见识。今后有用的上老奴的地方还请主子们吩咐!恭祝各位福寿安康!”

我们一听都有几分不舍,毕竟相处了一月,这梁嬷嬷虽然相貌严肃,但也是个讲究是非曲直的人。她没有因为我是皇后的家人就阿谀奉承,也没有因为一些官职相对低微一点的大臣庶女无缘正妃之位就讥讽怠慢。不管我们彼此之间的矛盾如何,但我们对她多多少少都有几分好感。

只听见崔公公清清嗓子道:“皇上皇后驾到!”

我们赶紧跪在地上行礼,“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

等到帝后二人在高位坐定,才听到皇上道:“众卿家平身!今日灵台选妃就开始吧!请坐下来!”

我们也起身站定。皇上把崔公公招过去在身旁说了几句,崔公公便从灵台上下来走到我们面前。

“今日按祖制进行灵台选妃,各位小姐上灵台时必须蒙上面纱,每人绣球一颗,若是王爷的金羽箭射中你们手中的绣球,那奴才就要恭喜主子啦!”他说完便朝身后的小太监们使了个眼色,于是我们手上都多了颗绣球。一旁的宫女也没有闲着,开始为我们一一蒙上面纱。

等我们一切收拾妥当后,崔公公就引着我们一步一步踏上灵台。我双手捧着绣球,竟觉得像捧着巨石一样。我很好奇在这样的祖制中如何能让有情人成眷属。都这样一般打扮,脸上也遮了大半,一百步之外谁还认得谁?就算能确定目标,可这射箭的本事不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皇上让我选择,我的选择真的能起作用么?还有我的那个猜测,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按照布置,我们一字排开站好。风很大,吹得我们的衣裙随风摆起,面纱也紧紧贴住脸面,头发也在额上左右飘动。

一百步之外,我只看到对面站着两个人,一个着白衫,一个着紫杉。白衫的自然是临湘王,另一个便是神秘的清河王了。

我凝神想看清他,偏偏距离太远,就是看不清楚。他身材比较瘦削,个子比临湘王还略高一点,远看脸色偏黄,确实有种病态的感觉。我心里越发慌乱,难道我猜错了?他果真不是那人?!

只听崔公公又道:“请金羽箭出!”对面便热闹了一下。不久两位王爷手上都拿着一张弓,旁边各站着一位小太监捧着一个锦盒。不用猜,锦盒里面放的便是这祖上代代相传的金羽箭了。

又听得鼓声起,对面两位便开始搭弓上箭瞄准目标。我长长地吸了口气,索性闭上眼睛。

只听到嗖嗖两声,接着有股暗劲让我手一颤,待我睁开双眼时,只见一支金灿灿的羽箭插在我手中的绣球上。我牢牢盯住那支羽箭,手心里面冒出细汗,这是谁射中的呢?偏偏羽箭上面的标记我又分不清,只急得心提到嗓子眼。

忽然想到有两支羽箭,一支在我这里,那另外一支呢?我用余光往左右看去,发现地上正好孤零零的躺着一支羽箭,而且刚好在妙语和左明凤的中间。

崔公公走到我的跟前,捧过我手中的绣球,放到身边小太监的托盘中,笑道:“恭喜郡主!请郡主摘下面纱跟着老奴面圣吧!”然后走过去看了看地上,又看看妙语和左明凤,皱着眉头捡起地上的羽箭。

他带着我和端着托盘的小太监一前一后,向帝后之位走去。经过两位王爷时,我想细看一下子美如今的模样,但又怕当众失礼,索性什么也不看,径直往前走。

皇后见是我,脸上一阵欢喜。我向皇上皇后行了跪礼,皇上笑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朕总觉得看着轻轻很是亲切,原来还有此种缘分在里面。”

皇后也笑道,“轻轻还不快起来!都是一家人了,无须忒多繁文缛节!”

我便起身站好。

皇后笑道:“皇上,这结果已经揭晓,您还不宣旨?”

“哦,皇后不用细看羽箭便知结果为何么?”说着皇上便转向崔公公道:“崔良,你可好生向皇后娘娘报一下结果吧!”

“是,奴才遵旨!”崔公公便从身后小太监的托盘中抱起那颗绣球,当众拔出金羽箭,细细看了看箭身,“禀皇上皇后,这射中群主的羽箭出自--清河王之手!临湘王虽未射中绣球,但羽箭落在左家千金和言府千金的中间,不偏不倚。”

皇后一听,突然怔了怔。不过,才片刻功夫,她便笑吟吟道:“想不到子美久病多年,出手却不凡。这身手竟有几分当年定国候的风采。也好,我始终和妙音是好姐妹,今日子美能娶得我慕容家的掌上明珠,想来她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我一听是清河王,心中也不知道是喜是忧。只是看到皇后提到定国候时,皇上的脸明显闪过一丝暴戾肃杀之气。而提到真贵妃的时候,皇上的表情就更加高深莫测了。我心想皇后肯定是怀疑这样的结果,但是举重若轻的笑容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只是我觉得她话里有话,而且是不怀好意。皇后与真贵妃之间的恩怨已过多年,但皇后很难平息心中怒火,试问哪位女子能容忍自己的夫君心中挂念别人?何况对于早在慕容家就养尊处优睥睨天下的皇后娘娘来说,这绝对是挑战自己尊贵威严的事情,她情何以堪?

“皇后果然贤德,子美有你这样一位嫡母也是他的福气。只是子聪也是朕的骨肉,朕也不能不为他着想。既然羽箭掉在两位小姐中间也是天意,就将两人都纳进宫来吧!”皇上深思道。

“那臣妾便在此叩谢皇恩!子聪能享这齐人之福也算是他的造化了!只是这妃位……”皇后为难的问。

左明凤虽是左相千金,但是毕竟生母出生卑微;妙语虽然是嫡出,可言家在朝中的势力毕竟比不得左相。这样的对比的确很微妙,正妃从来只有一位,顺了姑情便失嫂意,确实为难。只是我想皇上既然提出两人都入选,肯定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果然,皇上大声道:“今日按照祖制灵台选妃,姻缘天定,结果已出。清河王射中慕容轻轻手中绣球,依制册立慕容轻轻为清河王正妃。临湘王羽箭落地之处在左明凤、言妙语两女正中,册立左明凤、为临湘王侧妃,两妃暂不分尊卑,谁先诞下龙子便立为正妃。择吉日两王同时完婚。其余女子可自行婚配,亦可请旨指婚。朕知道宗室中还有不少适婚男儿,朕很乐意做他们的月老!众卿家可有异议?”

“皇上圣明!恭喜三位皇妃!”皇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哪里还有人敢有异议?我心想,皇上这样的安排果然高明。慕容家与左家不合,但偏偏慕容皇后有一位左家小姐做媳妇,为怕左家凭借临湘王登位做大,又将近年来在朝中风评很高的言尚书拉来制衡左家。而我作为慕容家这一代的势力中心则要嫁给目前没有什么功业可言的清河王,慕容家活生生的被分为两半,到底是帮皇后和临湘王站在一起,还是帮助我与清河王结盟呢?三个女子,两对夫妻,无形中便将慕容家、左家还有新晋的言家分别划到不同的阵营中去,而且枝节错乱,相互牵制,谁也形成不了威慑朝廷的敌对势力。

清河王妃?这就是我的新身份么?

全文字更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计中计:王爷与“调包”王妃最新章节 | 计中计:王爷与“调包”王妃全文阅读 | 计中计:王爷与“调包”王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