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也只能这样了。”
曾志国在脸上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如果能让他选择和决定,他当然不会选择与黄得功在战场上见个高下,不过事到如今,一切也说不得了。
在场的人都在脸上出了无奈的模样,不管怎么说,当年的江北四镇和京营、文武操江、左营,南明的军事力量在纸面上足过百万,实际可用的军镇却只是这么几个,高杰和刘良佐等人就不必说了,军纪dàng然,当初在江北时祸害百姓不轻,不要说抢劫了,军队绑票的事也干了不少。高杰部下的李成栋总兵所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杀人绑票,强ín掠,真是无恶不作。降了清兵之后,江yīn屠城,嘉定屠城,李成栋都是打头的急先锋。至于左营,军纪就更差了,还是在崇祯年间左营就没有军纪可言,反正上面没军饷,左营就索xìng自己抢,等到了弘光年间虽然有了军饷,不过抢劫的毛病却是改不了了。一旦抢开了头,再改也确实是难了。
四镇一年拿六十万银子,米粮也是相应数字,南明七成以上的财力都用在京营和四镇、左营身上,所得者,却是土崩瓦解,应风而降。而且军纪败坏,惨害百姓,过兵处比遇到土匪还要凄惨的多,何腾蛟在湖南纵兵抢劫,苦害湘人,结果清兵来而明军溃败,湘人不顾民族之防,竟是支持清兵而仇视明军,后来李定国重新攻入湖南,仍然得不到百姓支持,这就是当年军纪败坏的恶果。
黄镇在四镇之中,军纪最佳,虽然也不免得有些违纪所在,比如曾大将军当初就是在黄帅手下专司抢劫绑票的行家里手,不过比起其余军镇来,黄得功所部不仅很有战斗力,而且比较听从指挥,在驻军之处的军纪也算是好得了。
况且,黄镇之中也有不少辽东,天雄军中的普通士兵九成以上是淮泗子弟,不过,高级的军官中却有不少是当年辽东镇的子弟,这么一来,却是有点香火之情了。
曾志国在张云龙这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吕承志外,天雄军中来自辽东镇的便是张云龙与李天柱等人,既然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阻碍可言,全军上下也就算是一心对敌了。
这等心思,也算是驭下之道中的.一种,曾志国已经给足了辽东旧人面子,张云龙等人也是心知肚明,当下张云龙略一躬身,接话道:“大义当前,乡党旧情算得什么。末将所部,必会戮力向前,杀敌报国。”
曾志国笑道:“都是报国,都是为.了君上,谁对谁错?现在谁明白?”
张云龙心中一凛,曾志国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思,不.过这等心思不要说宣诸于口,就是在脑海里想上一想,自己都觉得是一件极为凶险的事,不料想,就在自己这中军大帐之中,这等隐藏在心底最隐秘的心思,却是被曾帅一语道破。
当下他显的极为茫然,先是下意识的答了一句:“是后便是醒悟过来,当即虽然是寒冬腊月,却只觉得浑身一阵燥热,额头已经是有冷汗沁出,看一看曾志国的脸sè,当即恨不得就要夺门而逃。
好在他很快镇定下来,两眼看着曾志国,又道:“不.过大帅之心,可昭日月。”
曾志国笑道:“哦,.我却不知道我是什么心,你倒是说来听听?”
张云龙苦笑道:“此人近皆知也。大帅有太祖之志,说出来,不过是四个字耳。”他顿了一顿,接着又道:“驱逐鞑虏!”
“哈哈,云龙可谓知我。”曾志国这一次倒是真的笑的很开心。不管怎么样,张云龙现在所说的可是发自内心的真话,不论如何,说的也并不算错。
他拍了拍张云龙的肩膀,笑而不语,却又向着shì立在一边的李天柱问起黄得功大营见闻情形,李天柱此行任务倒不是为这些,这类事,一个把总就能做的很好了。他只是对黄得功这个同乡好奇,一个是开原人,一个铁岭,辽东让建奴占了后,黄得功从辽南到辽西,然后到京营,一路颠簸到镇帅的位置上,李天柱却是从家人逃到辽南,然后投入东江镇,熬了好多年后,毛文龙一死,东江镇内乱,这些辽东子弟失去了反攻回家乡的希望,人心一乱,东江那种苦地方就再也呆不住了,有人降了建奴,有人逃入辽西,也有人从海路到山东登莱,然后辗转到淮扬,清兵南下,再辗转过江。
李天柱等人的经历,就好比是一本大书,其中满是苦难与血泪。
在李天柱的讲述声中,曾志国与张云龙等人凝神细听,良久过后,曾志国用手中的马鞭轻轻抽打着地面,沉思道:“这么说起来,黄帅的布置是要用一个拖字决,看起来,黄帅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
李天柱道:“必然不是。末将在黄帅帐中虽然不久,不过末将以为,黄帅虽然武勇,不过并不莽撞,现在天寒地冻,黄帅只要与咱们相持就是,等再过两三个月,天气回暖,江南这里暖的早,过了年两个月就没这么冷了,到时候左营和浙江兵最少有五万战兵三十万以上,再加上京营兵和黄帅一镇并其余各总兵,两路一夹击,可比现在和咱们决战要强多了。”
曾志国笑道:“如意算盘打的不坏。嘿,黄帅麾下可是有八总兵,从额兵三万到现在号称有十万众,约mō算来,小两万战兵是实打实有的。麾下大将中,能打一打的人也不少,再加上背倚南京坚城,城内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士气也高,补给也足,倒是真能和咱们打一打。”
历史上黄得功在江北诸镇悉降之后还坚持抗敌,多铎打下镇江后,由镇江扑南京,南京文武官员在召开会议后决定投降,掌握京营兵和操江兵的赵之龙和刘孔昭一个是侯爵,一个是伯爵,两人带着二十三万京营和操江兵投降,钱谦益等东林党官员冒着大雨跪在道路两边跪降表,阖城都降,弘光皇帝只带着几个小宦官逃出南京,一路直奔在芜湖的黄得功。
黄得功将帝迎入营中,悲泣感奋,虽然明知事无可为,大势已去人心思降,结果还是奉弘光而奋战,刘泽清等人召降,黄得功坚持不降,带兵奋战,后来箭矢射中喉咙,黄得功战死。
此役之所以打的这么窝囊,还是因为当时南明小朝廷实在是失了民心,士气崩坏已经不可挽回,党内派别甚多而且内斗,皇帝无能庸懦,遇事无主见,南京一失,东南半壁也不可保有,所以军队完全没有战斗意志了。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黄得功虽然个人勇武让人敬佩,不过在大势已去的前提之下,他个人的武勇在历史大潮之下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现在却是不同,清兵虽然随时可能过江,而且必定会过江。不过,在南明小朝廷看来却是未必,在当时,虽然东虏已经占了中华半壁,不过在士大夫心中,蛮夷毕竟是蛮夷,所谓胡人无百年运的说法深入人心,又有辽、金、西夏,甚至是元朝的先例在,所以哪怕是建奴已经在饮马长江了,江南的官员士大夫却并不把局势看的如何严重。
在他们看来,江南水网密布,北人善骑而不善舟楫,建奴虽然一时势大,想过江来一统江山,怕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就如清兵南下,局势严重史可法发出警报后,马士英却说是史可法请饷故意夸大其辞。这倒不是马士英愚蠢,实在是当时士大夫心中的主流定见是如此。所以现在这会子,南明上下从南京到广州倒是同仇敌忾,大伙儿一起卯起了劲想要曾志国的项上人头。这股力量强大的很,不止东林党,还有阉党、勋戚、普通的文官和士大夫,如此这般,倒是凝聚起了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有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还有大义名份,天下人心支持,这样的话,各路兵马还是有点干劲的。
老实说,这股子力量要是用来抗清,就凭多铎手里的一万多披甲和几万汉军,能不能打下徐州都是问题,更加不必提淮、扬,或是过江了。
想到这里,曾志国苦笑一声,颇有点无奈的感觉。华夏历史上绝不乏此类的记载,对外时畏敌如虎,对内倒是士气如虹,要是把这种精神用来打建奴,他又何必与东林党过不去。
不过,如果不是他把东林党打的这么惨,甚至让同为士绅阶层的马士英和其背后的势力,还有很多无党无派的读书人出身的士绅都联手来对付他,怕是江南这里这一次也不会惹起这么大的风潮来。
多想无益,曾志国微微一笑,目视诸人,油然道:“黄帅以为这么布置,就能把我们挡在南京之外,我却以为不然。”
他背负双手,身躯一瞬间变的异常高大起来,一时之间,诸人莫敢仰视:“虽然黄帅是个劲敌,不过朝中的事我太清楚了,他想和我们对峙,只怕他在这里,背后打他主意的人就多了,让我们静候变化吧……哈哈,朝中的那些人,我太了解了,真的太了解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