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山原名龙门山,位于曲阜城东北方向,因两山对峙,形如石门,故名。石门山由八个山头组成,突兀的褐色岩石,古建筑的凌空飞檐点缀其中,宛若一幅充满神韵的画卷。早在唐天宝四年,李白和杜甫曾在石门峰台设宴话别。
元代山上曾建道观,明初改为玉泉寺,山上有千佛殿、藏经阁等建筑,塑有三世佛、十八罗汉等神像。石门山,有冰雪涧、藤花幄等二十四景,尤以石门月霁著称。山峰峻秀,洞壑深幽,林木葱茏,风光秀丽。
如此宝山却被蒙古妖僧巴达蒙强占,原来他是蒙古藏传法师,受蒙古大汗所托秘密来到中原与徐州靖王密谋造反,伺机里应外直取大明江山。那巴达蒙有了靖王的依靠又有蒙古大汗的后援,将玉泉寺的和尚尽行驱逐了出去,把庙宇改造的十分华丽,竟然如同王宫一般,这巴达蒙的武功确实十分了得,自出道以来未遇敌手,寺内共有上千名僧人,个个精壮无比,既有他从蒙古带来的亲信也有些无恶不作的地皮流氓,因为此地是偏远之地,而且又是圣人之地,谁能想到有如此的作为,那巴达蒙每日操练军马,为靖王培养精兵强将,深得靖王的喜爱,这些恶僧又是极好婬乐之徒,到处派人寻访有姿色的女子,只不过是不在本地作恶而已,因此本地百姓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不仅如此这妖僧却有些医术,还善画符水,治好了不少的身患重症的百姓,因此被人传为活佛再世,倍受当地居民传诵。那巴达蒙有了如此虚名更加的肆无忌惮的做些伤天害理的事,他的徒子徒孙们想方设法的讨他的高兴。对于巴达蒙来说金银珠宝已经引不起他太大的兴趣,只有一些珍稀的东西才会令他高兴,他若高兴说不定传授几式武功或者赏他们几个美女。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人活着都是有各自的目的,只不过有高低贵贱之分,此所谓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论。
五个亲信为了得到巴达蒙更多的武功,想尽了办法,这一日他们来到了兖州府看到那兴隆塔宝顶闪闪发光他们想那定是个金葫芦而且四周还有宝石,如此宝物那巴达蒙一定会喜欢的,于是兄弟五个深夜前往兴隆寺偷取宝顶,却被清君等人发现了。
再说那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东北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塔高五十多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城风物尽收眼底。兴隆塔始建在隋代开皇年间,塔的造型端庄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层以上骤然缩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形式在中国国内是唯一的。每年正月十六此处有庙会。文人骚客,商贾云集,多登塔揽胜,题诗赋文。朱当沔《登兴隆塔》诗云:“高临斗,峥嵘直倚天。铃声闻十里,鹤迹阅千年。舍利前朝化,心灯午夜然。我来登绝顶,举手挹云烟。”更有前人“高入白云,影落灵光;翠色独凝洙水,风声遥应岱峰”之语,“峥嵘塔与白云齐之感喟。俗传夏至日太阳初升,城西三十里的嵫阳山奎星楼其影绰绰可现,霞光蔚成兖州八景之一的“兴隆塔影”。宝塔倩影,山色流金,牧童笛声,古庙松柏,仙人踏歌,灵光生辉,相映成趣,实为齐鲁一大景观。登临其上,怀古察今,意融融,乐陶陶,令人心旷神怡。
清君等人却不晓得这么多的来历,只知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少布被不败点了穴道痛后又痒只得将实情说出,不败道:“啊,原来如此,虽然全招了,但也不能留你性命!”
说罢一掌将少布击毙于此,四人快步离开寺院,向“醉仙楼”走去,清君道:“我们既然已经知道那宝顶的去向,正好我们也要从那儿经过,我们就好好的休息一天,明天再找那老和尚要回宝贝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