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弯塘,东沟西沟已不远。雷鸣家住东沟,韦蔚家住西沟。
东沟西沟仅隔一条沟。东沟是汉寨,西沟是布依寨。
汉寨布依寨遥遥相对,鸡犬相闻。汉寨大,田地多,村公所和小学都在汉寨,但水源却不如布依寨,布依寨虽小但水源好。
据说布依族的祖先对这里的开发最早,所以,水源好的地方就给他们先占了。汉族到这里的时间虽晚,但发达得快。到了上世纪的二十年代,离这里不远的龙广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军阀,叫袁祖铭。那时候的贵州,他和那个因搞“何梅”协定而今臭名昭著的何应钦是齐名的。
当时他盘踞在这一带的时候,奉行大汉族主义,杀害了无数的布依族同胞。他严禁布依族赶场交易,所辖区域的集市都派兵把守,凡识别出谁是布依族,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抓去丢进万人坑。
他衙里用的鼓都是人皮蒙的,捆人用的不是绳,而是用皮条,皮条也是人皮的。那皮条的两端,一端是手拇指,一端是脚拇指。其野蛮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那时候的中国,有人就是这样对待自己同胞的。
在那里的陈列馆和万人坑,如果日本的右翼分子有幸光临的话,当他们白天看了那些捆人的皮条,晚上再到万人坑去看看那些泛着幽幽鬼火的枯骨时,那他们决不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也决不会否认对亚洲人民所犯下的罪行,更不会歪曲历史,篡改什么教科书。
因为那时侯有的人就是这么野蛮,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野蛮人,他们的头上不也被那时候野蛮的美国人扔下了两颗叫小男孩和小胖子的原子弹吗﹖
说起来这个军閥,在众多的赶场人中识别谁是布依族人的方法也极简单。看外貌是分辩不清的,布依族人的外貌和着装跟汉族人别无二致,其方法就是辩口音。
他就让关卡上的士兵们让赶场的人说“韭菜,白菜,罗卜菜,葱。”虽说布依族人近代都讲汉话,但他们的语音却和汉族人有很大的差别,说话唱歌似的都要拖那么半拍。无论怎样布衣族也难有人把这四种菜说得像汉族人那样的。于是,万人坑里的冤魂就越来越多,虽说布依族的女人们都会自己纺纱织布,但人都是要吃盐的。
其实,布依族人的语音特别优美,其优美程度决不亚于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可以说布依人的话完全能和普通话貔美。
所以,同学们都特别爱逗韦蔚玩,逗得给她骂了,你也不觉得伤人,更何况她从不轻易骂人,是个性情温良得颇有些日本姑娘风范的布依姑娘。
平常雷鸣就极愿替韦蔚效劳,他一直把那包书送到她家。还亏得他那一米八三的大个,换了别人还真吃不消。
韦蔚的父亲两年前在倒马坎的那次车祸中死了,家里只有母亲,弟弟和爷爷。母亲是个能干的女人,今年才四十三岁。弟弟的小名叫老雕,刚读完九年义务教育。
爷爷七十多岁了,是个社会阅历极为丰富的老者。每次雷鸣到她们家就爱和这个老人闲扯,老人说话爱讲俗语套言,打比方,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极富诗意,最具布依族人的语言特色。雷鸣和韦蔚刚进院子就给他看见,他杵根拐棍故意装做没看见,仰首望天歌唱般的吟喔道﹕
“今天是个阴阳天,金丝雀飞到灶门前。”
韦蔚的母亲在厨房里听见,知道有客来,出门一看,吃了一惊﹕
“哟。这不是幺毛嘛。”
幺毛是雷鸣的乳名。山里的长辈们叫晚辈都叫乳名。这里有个在部队当营长的叫小牛儿,他婆娘娃儿的领着回来探亲,乡亲们还叫他小牛儿。雷鸣跟老人们打过了招乎,接过韦蔚递来的板凳,见她神秘的笑着看自己。问﹕“笑什么﹖”
“你真不怕吓着你妈﹖”韦蔚说着咕咕的笑。
“……嘿嘿。”他模模头。“不会,你妈不也没被吓着嘛。”
……“你真报的清华﹖”
雷鸣只感到脸上一阵烧热,极不情愿地问:
“真想知道﹖”
“嗯呐。(是的)”
……“州师专。”
“我说了,你会这么憨。朝自己的球门里踢球。……其实,你要肯用功的话,凭你的聪明,上清华不是不可能的。”
“我这还叫聪明。”
“是太聪明了。”
雷鸣因为悔恨和担忧,很怕跟她讨论万一没被录取的事情。赶忙起身告辞。韦蔚一家热情地留他吃饭,他还是走了。临出院扭头对韦蔚说﹕
“拿到通知书,别忘了告诉我。”
“嗯呐。”她低头应着。
韦爷爷一旁听了,咂咂嘴摇摇头。
这些在城里受了教育回乡的青年,说话总是土洋掺半的,让老人们听了很不是滋味,就像酒里兑了水,既不像酒又不像醋的。
雷鸣刚走出西沟寨子。韦蔚就一路小跑着追来。她站在那棵棠梨树下招手叫﹕“嗳﹗”
雷鸣站住了。韦蔚慢悠悠的走下坡来。她手里托着个白布包,神情有些异样,脸上飞起妩媚而羞涩的红晕。雷鸣给她的神情弄得心跳起来,有些不知所措地问﹕
“有事﹖”
“嗯呐。”她应着把那个白布包递过来。“毕业了,也许再没书读了。给你将来做个纪念。”
雷鸣听了她的话有些伤感,纪念品拿在手里又感到有些不安。这一军给她将着了,他没回赠的东西,这多少有些违反“有摆的,就有甩的”处事原则。他平常尴尬时的那个动作又出现了,吃辣了似的吸着气,伸手就要打开白布。
韦蔚见了,抽了口冷气按住他的手惊叫:
“不能打开。”
“为什么﹖”
雷鸣不解地看着她。她的脸一下红到了脖根,垂下眼帘低声说﹕
“不能当着我的面打开,我就站在这里监视着你。”
她说着暗忖:打开了,你不要我可怎么办呐。
雷鸣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捏捏,笑笑。觉出这东西决非一般,珍贵地把它贴在胸前,一路小跑着下到沟底,站在那座六米来宽的石拱桥上抬头看去,见韦蔚还站那棵棠梨树下朝他看,他好奇心顿起,又要掀开白布。
“嗳。”她大叫起来,连连摇手。
他停住了手。过了桥,顺着四十多度的斜坡路往上爬,爬到和韦蔚的高度对称的地方站住,把纪念品朝她举举。她没‘嗳’的声音传来。他一层层地揭开了白布。
里面包的是一面亮汪汪的镜子,镜子里映出他那颗金汪汪的头。他“哦”了声。翻过背面来。背面的镜框里镶的照片正温情地冲他笑。他想:镜子不就是人们常说的对相吗?他激动得眼睛都潮湿了。
“她也是喜欢我的。”他自语着举起镜子高叫。“嗳﹗”
韦蔚看他把镜子贴在脸上。高兴得直想哭。
“嗳﹗”
她应了一声,从棠梨树下消失了。
时已傍晚,害怕强光的蚊蛉已知道黑暗即将来临,嗡嗡嘤嘤的鸣呐着组成集团,预备着飞往有血的大动物。成千上万的蜻蜓直升飞机似的在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饱餐着那些如蜜蜂朝王似的蚊蛉。
一只漂亮的红蜻蜓歇在田边的一蓬茨藜上,十分招眼。
雷鸣蹑手蹑脚地想抓到它,成钳的两个手指离它还不到二十厘米,却给它感到了危险,两对薄翼微微一颤,飞走了。
他遗憾地笑笑,小跑着来到寨子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