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很短,短到即将返校了离别的那一幕还在脑海里重演。这个假期,正如廖彬所说,很忙可能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刚开始,隔三差五还会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问候一下或莫名其妙地叮嘱一些东西,慢慢的更久的时间才来一两条信息。而今,快一个多星期了,电话与信息都没有了,打过去却处于关机或无法接通状态。反正也快返校了,林筱苒想着回到学校再好好问问他怎么回事,回到学校再好好解解相思之苦。
“筱苒,镇上来了一封你的信。”母亲拿着一封信喝一杯饮料走进林筱苒的房间。明天即将返校,林筱苒正在房里收拾着简单的行李。
“什么信?怎么会突然有一封信的?”林筱苒放下衣服,与母亲一起坐在床边。
“不知道,好像是学校那边的人送来的,你看看。”母亲将心递给她,转身帮她摺叠衣服。
拆开信封,是一个血红色的请柬。打开,标题赫然写着“乌鲁镇中心小学”,正文写着:尊敬的林筱苒小姐,您好!本校有幸得到社会好心人士赞助建造了移动学生宿舍公寓,明天上午将举行剪彩仪式,收赞助商特别叮嘱,现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校的宿舍剪彩仪式,希望您能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参加,我们将感激不尽。落款人写的是学校校长的名字。
“谁写来的?”母亲折好衣服放进拉箱后,坐在她旁边。
“小学的邀请函,有点莫名其妙。”林筱苒将信折回放好。明天下午返校,剪裁好像特意安排好似得在明天上午举行。自己又没出什么贡献,何来的特邀嘉宾之幸?如果不去,似乎又显得不是很好,怎么说那也是自己家乡的学校,那里也有过自己一年的生活回忆。
第二天早上,林筱苒去了。来到学校,学生们刚升完国旗回去早读。剪彩仪式很简洁,除了校长,三名代表主任以及镇长和三名代表乡长,特邀嘉宾也就她一个了。
“林小姐,你来了。非常感谢!”校长等人早已在门口恭候迎接。
“校长,请您直接叫我名字吧,我也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林筱苒与校长握了握瘦,一同走进去。“校长,可不可以请您告诉我,是哪位好心人赞助咱们学校又是受谁之托邀请我来的?
“筱苒同学,我也是不得不今天才告诉你,是你的朋友廖彬先生以你的名义给孩子捐建的一栋宿舍。一切都已经准备好,等今天的剪彩仪式结束之后就会尽快让孩子们住进去的。”
“哦!原来是这样。”尽管很震惊,林筱苒也努力保持着镇定的表情,不想在众人面前失礼。
剪彩仪式按照廖彬所交代的尽量简洁不铺张,因为这是她的做事风格。将红段子剪断,鞭炮响起,照相机镜头一眨,就算是完成了。校长带着她参观了新宿舍,一共五层,一楼是教师的住房,二三楼是男生的宿舍,四五楼为女生宿舍。学生宿舍里面装饰很童趣很唯美,六人间的宿舍除了必备的热水器、饮水机、风扇等电器,墙壁也贴上了可爱童真的的壁纸。按照廖彬的交代,宿舍入住安排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即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将年龄不同的孩子住在一起,方面互相照顾和学习,每个宿舍必须有六年级的学生和一年级的学生,不得全部都是同一年级相仿年纪的。
由于林筱苒赶着回去拿行李去市区乘坐下午三点钟的火车,所以校长安排的午餐她不得不委婉谢绝了。
走出校门与校长握手道别后,校长交给她一个信封,是廖彬托付的,并叮嘱她冷静地将信看完。
回到家,与家人急急忙忙吃了午饭,与母亲依依不舍道别后,林筱苒遍乘坐父亲的摩托车先到镇上转车,乘坐镇上的巴士前往市区火车站。时间是勉强够用的,只是离家的心情加上匆忙的赶车转车,让她的情绪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直到真正坐在了火车上,将已经检验过的车票紧紧戳在手上时,她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才想起校长拿给她的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