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主倾世妃 第2卷 第六十六章 神奇桃花酿

作者 : 皇甫嫣嫣

“禀公主!”若采只好暂且放下扎针的念头,耐心地对她解释,“人体主要有十二经胳及奇经八脉,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是人体中联络脏腑与肢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大者为经脉,经络又称经脉,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见公主还是不相信,若采继续说道,“十二经胳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其走向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经脉的分支为络脉。”

“血行脉中,气行脉外。人的生机,靠的是气血的维护。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说明的是人的气血旺盛,平衡,运行通畅。气血的补充靠的是精髓的产生,精亏髓亡,死期可知。精髓的产生又与五脏六腑的功能相联系。”若采决定给公主讲解清楚,否则她是不让她扎针的。

“经络在人体内循行,在体表的一些部位气血容易留滞聚集,成为穴位,穴位又名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是经络、脏腑气血的交汇之处,是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对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影响脏腑功能。”

“故《灵枢。经脉》上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见公主一直不语,若采觉得一定要说服她,否则太子殿下这后半辈子怕是完了,现在可是治病的最佳时间。

“穴位是针灸施治的重要位置。医者用针来聚气通经,用针来泻脏腑邪气,用针来调理阴阳表里脏腑之气,以有余补不足。医者也用灸来补阳平阴。”这和不懂的人说起这些,若采还真费了番唇舌之功。

公主见若采如此长篇大论,半信半疑,望了望马太医,见他不停的点头,还是不放心地问道,“那你岂知人身上有多少个穴位?且有何要害穴位?”

“回公主,人体周身大约有五十二个单穴,三百个双穴、五十个经外奇穴,共七百二十个穴位。有一百零八个要害穴,三十六个致命穴。其中胸月复部要害穴位共有十四个,包括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鹰窗穴、乳中穴、乳根穴、期门穴、章门穴、商曲穴。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有八个,包括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肾俞穴、命门穴、志室穴、气海俞穴、尾闾穴,而其中的尾闾穴又有要害穴位共五个,包括肩井穴、太渊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头颈部位要害穴共有九个……”若采滔滔不绝,令人不得不得暗暗折服。

公主终于止住哭腔,打断道,“既然头颈部位要害穴九个,那你又岂知那一个扎了对皇兄的病有益而无一害?”

“回公主,头颈部位要害穴共有九个,包括百会穴、神庭、太阳穴、耳门穴、睛明穴、人中穴、哑门穴、风池穴、人迎穴,其中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延髓中枢,先是头晕、脑胀,眼黑耳鸣,继而失哑、脑晕倒地不省人事,神志不清,久而久之会导致血滞而亡。”

“所以你认为向儿的百会穴是被人暗害而击中?”皇后娘娘禁不住惊奇,插嘴道。

“回皇后娘娘,正是,太子殿下是先中野蜂毒,后头部百会穴被人暗器击中才致不省人事的!”若采很肯定地回答。

“暗器击中百会穴?还中了野蜂毒?是何人要置皇儿于死地!”皇上一脸的不解,紧握双拳,怒气横生,“待朕查出一定要他斩首示众!”

“回皇上,太子殿下浑身发肿,乌黑青紫就是野蜂毒所致,必须以药归经,外敷内服,外敷消肿止痛,内服调理脏腑阴阳。”若采答非所问道。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落难公主倾世妃最新章节 | 落难公主倾世妃全文阅读 | 落难公主倾世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