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主倾世妃 第3卷 第一百五十七章 疏帘半卷紫薇宫

作者 : 皇甫嫣嫣

“是啊,话说班婕妤是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生得聪明伶俐,秀色可餐,少有才学,工于诗赋,成帝时被选入宫,汉成帝刘骜即位时年方弱冠,偏偏成帝生性,在东宫时整日猎艳图欢,皇后许氏方在盛年,色艺俱优,因此很受宠幸,但当许皇后渐渐花容瘦损,云鬓也渐渐稀落,素性的成帝,自然日久生厌,后来许皇后色衰爱弛后,这时成帝就把全部的爱,转向了当时正值妙龄的班婕妤,然而,自从赵飞燕姐妹进宫后……”宸妃娘娘边摇着描有班婕妤的团扇,边眉飞色舞地讲道。

吕昭仪娘娘和宋姬娘娘及王美人在一边听着,时不时地插上几句几句,时而转过头来观察若采的反应,四人一唱一和。

怪不得四人今天破天荒地携手一起出门,原来是来讽刺自己的,若采想道。

但俗话说,伸手不打上门客,也伸手不打笑脸人,不管怎么样,她们亲自登门造访,有的封号比自己还高,也很难得。

想到这里,若采在一边忙赔上笑脸附和着,但脑袋思绪横飞。

班婕妤,汉成帝之宠妃,她貌美而多才智。

容貌美而不艳,丽而不俗,无须浓妆艳抹,刻意修饰,便自有一翻诱人的魅力。

从小天赋资质,吟诗作画,弹琴鼓瑟,广读博览群书,博通经史,谨守礼教,温婉明达,行事端正,为人端庄大方,人品才学,拘于礼法,正规正举,出类拔萃,故进宫后不久被汉成帝发现,并立为婕妤。

其寝宫增成舍因为有她,一度也曾艳冠后宫。

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妙手成文,常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给其讲历朝的典章制度,礼仪风情,民俗掌故。

擅长音律,既能写词,又能谱曲,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作赋弹琴,舞姿优美,虽不及后来的赵飞燕,但也能如鱼得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

因为她不争宠,不干预政事,谨守礼教,行事端正。

不像其她嫔妃那样对皇上勤小慎微,唯唯诺诺,甚至搔首弄姿,献媚争宠,而是举止有度,沉稳持重,不娇不媚,安分守己。

她的美丽,风韵,才情,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看惯了奴颜媚骨的汉成帝。

对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了知音的地位。

曾令汉成帝为之倾倒,所以天天同她在一起,为了显示厚爱,还经常携她离宫去别馆游玩、栖宿。

汉朝时期,皇帝在宫苑巡游,常乘坐一辆黄金色大辇车,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辇”;至如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则仅有一人牵挽。汉成帝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意思是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

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

当时王太后听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与皇帝同车出游,非常欣赏,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王太后把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樊姬相提并论,给了她这个儿媳妇最大的嘉勉与鼓励。

话说楚庄王才即位的时候,喜欢打猎,不务正业,樊姬苦苦相劝,但效果不大,于是不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终于感动,改过自新,不多出猎,勤于政事。后来又由于樊姬的推荐,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

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庄重自持、拘泥于礼法,一心辅佐汉成帝,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盖世明主有道的明君。

可惜,她遇人不淑。

春去秋来,岁月流逝,红颜消退,玉容渐老。

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先后入宫后,声色犬马,赵飞燕飞扬跋扈,残害异己,汉成帝色令智昏。

故在赵飞燕绝世的美色和高明的计谋之下,班婕妤被冷落在一旁,每况愈下,很快失宠,昔日门前车马喧闹的,此时变得冷冷清清。

但班婕妤好自为之,知道急流勇退,为了明哲保身,左思右想之后,她启奏皇上,前往长信宫供养年迈多病的王太后。

在长信宫中,长夜漫漫,青灯孤影,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轻怜蜜爱了。

心情失意苦闷,常作赋抒发伤感之情。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回忆起宠爱,荣宠浮沉,百感交集,故提笔作《团扇诗》,又称《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炎炎夏日,主人对扇子爱不释手,形影相随,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弃捐箧笥中。

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自喻,炎热的夏日不能常驻,自己本为民间女,有如齐纨素一样无瑕,被选入宫后,仍光彩夺目。

但其青春美貌也会随时光流逝,她自己终将被新宠代替,幽居冷宫,恩情中道绝。

清新淡雅,寓情于物,情绪哀怨,思想含蓄,语气凄切,怨而不怒的气度,委婉地写出了一位薄命女子的怨情。

宫墙之中的嫔妃们,大多数人的命运与这扇子又相差多少呢?团扇宫廷嫔妃仕女的饰品,自她之后,成了红颜命薄,佳人失宠失爱的象征性标志。

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后来,班婕妤又作《长信宫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甘愿幽居长信宫中,在长信宫中顾影自怜,摒绝繁华,效法古代贞女烈妇,孤灯孓影,房寒风冷,肝肠寸断。

班婕妤风华绝色,最终没能逃月兑色衰失宠,受尽冷落的宿命,其哀怨悲惨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短暂的人生经历从盛极到衰极,后半辈子成了皇宫怨妇的代言人,她充满哀愁的诗赋,不但感动着后世诸多宫中失意嫔妃,也使许许多多的失意文人为之长叹……

“传说那赵飞燕啊,长得倾国倾城,无限娇羞,面带一种若即若离的情状,令人不觉怦然心动,而且体轻如燕、能歌善舞,赵飞燕得宠后,骄妒恣肆,贵倾后宫,后来赵飞燕又引进妹妹赵合德,两姊妹轮流**,连夕承欢,此外后宫粉黛,俱不值成帝一顾,只好自悲命薄,暗地伤心。”耳边继续传来,宸妃娘娘那媚骨讽刺的声音。

若采回过神来,只见她不知何时,把团扇从班婕妤那面翻到了赵飞燕那面。

嘴里说着,玉葱手指不停地模着赵飞燕。

“班婕妤既没有赵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也没有赵合德月夜入浴的妖娆妩媚,更关键的论手腕心计远不及赵氏姐妹的对手,这就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王美人插嘴补充道。

“可不是,故妹妹你这婕妤封号,极为不吉利啊。”最后,宸妃娘娘抬起头来,美目轻挑对着若采说道。

“是啊,不吉利啊。”其它三位也连连点头,对着若采也附和着道。

原来她们大费周折,王美人送来细绢丝帕,宸妃娘娘送来美人团扇,寓意含蓄,内涵深刻。

其居心叵测,别有用意,真是别有用心。

***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落难公主倾世妃最新章节 | 落难公主倾世妃全文阅读 | 落难公主倾世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