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和同志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响应**他老人家的号召。**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我们知识青年和大家一样,都是平等的,不能有贵族思想,不能享受特殊照顾,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才能真正接受教育和得到锻炼。我们年轻人,风华正茂,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我们要向于志坚同志学习,不畏难,不怕苦,不怕累,战酷暑,斗严寒,越是艰险越向前。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献出自己的宝贵青春。……”
讲话完毕,会场里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表彰会结束之后,于志坚专门和张诺英走到一起,于志坚:“讲得好啊,真是激动人心。”张诺英笑着:“不是跟志坚哥学得吗。”“但你不能把我吹捧一番呐。”“我这不是吹捧,领导和同志们都知道,是实事求是,怕什么。”两人肩并肩走在那崎岖的山路上。这时已经快到麦收季节了,野山花满山遍野,芳香扑鼻;花蝴蝶翩翩起舞;一对白蛾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张诺英指着那对白蛾:“志坚哥,你看它们俩老是一前一后不分离,真像一对恋人。”于志坚:“诺英,你得不错,传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志坚哥,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不是虚构的呀?”“你认为呢?”“我认为是虚构的,哪有那么蠢得男人啊!”张诺英罢,两人都笑了起来。于志坚笑着着:“要不就不会成为一场爱情悲剧啦。”张诺英也笑着着:“志坚哥,你可不要像梁山伯那样啊。”“不会的,那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于志坚步幅大,走路快。张诺英为了紧紧跟着于志坚一起走,不得不加快步伐,走着走着,张诺英气喘吁吁地:“志坚哥,走那么快干啥,你怎么就不顾别人的感受。”于志坚很不好意思,“诺英,对不起,我走路快已行成习惯了,不由自主地就走快了。”“你这就是你干事业形成的职业习惯,用在特殊的场合就不行了。”“有什么特殊的场合?”“如男女之间谈——谈,不了。”张诺英想谈恋爱三个字又不好意思出来。
于志坚放慢脚步,两人走在那春暖花开山花烂漫的山间道上,乐此不疲地谈着。
这次的治山工程耗时两个多月,回到生产队,麦子已经黄了,于志坚很快又进入到了抢收抢种的“双抢”季节,投入到了收割麦加班月兑粒和抢插秧苗的大忙之中,又是不分昼夜的干着。一天夜里,于志坚又是在和社员们一起加班进行麦月兑粒,突然间,电机停止了运转并带有“嗡”、“嗡”的响声。于志坚知道这是缺一相电,就敢快拉下闸刀开关,一看,这里的闸刀开关没问题,这就是总开关有问题。于志坚拿上放在地上的电工工具,带了两个人一起来到了变压器下边的配电房,一检查,是总开关保险丝熔断。他不熟练,没拉下闸刀就去换保险丝,不清楚怎么回事,也许是潮湿的原因,工具导电,一下子把他击倒在地。他和另外两人都吓懵了,静下来后,其中一个人:“志坚,闸刀没拉下来,多危险那!”“是的,我们多粗心啊!也不专业。”于志坚带着受惊的口气。换完保险丝,回来的路上,于志坚给另外两个开玩笑:“我这次要是触电身亡,也算是因公殉职呀,”三个人哈哈大笑,其中一个代笑代:“你这么年轻,又这么能干,死了太可惜了。”“是呀,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我们的路还长,还要做出更加辉煌的事业,不能死。”于志坚郑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