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就能找我tp:/.b.
第三十八章
九十年代初期,一个中专毕业生就很不简单,吃商品粮包分配。对农村孩子来讲,初中毕业能考上中专都愿意去上。因为很快就能见成效,吃上商品粮,端上铁饭碗;所以,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中专热”。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后,高分学生都去读中专、中师。重点高中存在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一般高中存在生源质量低和生源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连续几年北岗县高考升学率严重滑坡。就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北岗县教委的书记、主任调整了,韦洪志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县委组织部的胡天伟调至北岗县教委任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
当时,北岗四中教学质量一直很低,滑坡更为严重,不是三两年的问题,而是多年的问题,全县有名。所以下边初中教师为了教育、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就跟学生讲:不好好学习到时候把你送到北岗四中去。他们把北岗四中当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反面教材。可以想一想北岗四中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印象;可以想一想北岗四中所收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学生,那就是没有好好学习的学生。
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低,声誉差,办学条件也差,又加之学生读中专的热度不减,各校为了争生源,招生从原来的有序变为无序。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分数线,招生范围等,根本没用,基本失控。给这一般高中招生带来很大的困难。北岗四中这样的学校都是教师下到各初中学校,下到村庄走家串户亲自找到学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不管道路多么难走,多么远。吃这点苦还不算什么,难堪的是到学生家里遇到不愿来这个学校上学的学生,不来也就算了,还要把学校糟蹋一番。作为本校的教师多不是滋味,是又吃苦又受气,出力不讨好。
暑假,本是教师休息的时候,对北岗四中教师来讲基本没有假期。每年学生一放暑假回家,教职工就要接受学校布置的招生任务。当教育系统各单位一把手都在轮流排队忙着接胡天伟吃饭,这时的于志坚就像战场上的总指挥一样,拿着北岗县地图安排部署。分组,划片,包干儿。各组的负责人又像战区司令员一样,拿着北岗县的地图把本组的人员分配到所包区域范围内的各个村庄。于志坚哪有心思想到接胡天伟,也根本就没这个打算,不知道还有这方面的礼节。别人都把接新领导吃饭的事当成头等大事,可于志坚竟敢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一心在想着招生的事。人家胡天伟可是把这事放在了心上,他算来算去就是北岗四中的一把手没有接他吃饭。心里就有想法了,咋的,不买我账。他怎么会知道于志坚这时候哪能顾得上想这些。
教师李玉明被安排在一非常偏僻地方,离学校七八十里远。接到任务后,他很早起来骑自行车就上了路。到了村子里,他就拿出预先填好的录取通知书,见到村民们就开始一个一个的问。“大佰,余胜利家在哪儿?”这位大伯不错,:“走,我领你去。”“谢谢大伯。”到了这个学生家门前,这位大伯就喊,“余胜利,有人找你。”余胜利从屋里出来了,李玉明:“余胜利,我是北岗四中的老师,姓李,是来通知你到我们学校上学的。”“北岗四中?”余胜利罢摇摇头又,“不去。”然后转身就进屋了。李玉明尴尬的走了,又去找第二个学生余胜战。到了余胜战家,学生没在家,只有父亲在家,李玉明:“你们胜战了?”“跟他哥一起打工挣学费去了。”“我是北岗四中的老师,来通知他到我们学校去上学。”学生父亲:“北岗四中他不一定去,我们家里人也不主张他去那儿上。”“能不能一下为什么不愿意去?”“都你们学校太乱了,学生也考不上学。”“那是原来,现在变了,不管是学校秩序还是教学质量都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管理非常严格。”“我们了解了解再吧。”“我把通知书还是给你们。”李玉明把通知书递给余胜战父亲后又去找第三个学生余琴。离余琴家还有十几米远,她家里狗就在门前汪汪乱叫。李玉明吓得不敢向前走了,余琴和她母亲出来了。母亲:“不要怕,你过来就是了,不会咬你的。”李玉明走到娘俩跟前:“我是高中的老师,问你们余琴还上不上高中?”李玉明不再一上来就是北岗四中老师了。余琴母亲:“上啊,怎么不上。”“那好,我把通知书发给你们。”余琴拿到通知书一看是北岗四中,:“是北岗四中啊!不去。”李玉明:“怎么啦?”余琴:“谁不知道你们学校叫乱四中。打架斗殴谈恋爱,学生随便出校外;学生考学考不上,回到农村没用场。李玉明听了脸胀得通红,简直是无地自容,硬是想转身就走,还是勉强忍着给她们娘俩解释解释。:“你们还是老眼光看这个学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和原来大不一样了,校风学风教风都变了,学校秩序很好,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余琴母亲:“你那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了解了解再。”李玉明转身就走。走出村外他气得泪如雨下,恨不得坐在田野里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