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就能找我tp:/.b.
赵受益印四个古篆体字映入眼帘,包拯的瞳孔禁不住缩了缩,脸色却是分毫未变,连莫问都没有看出他的异样。
包拯看完若无其事地将折扇递还给莫问,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刚才这折扇入手颇重,不知是什么材质?”
“这扇骨是寒铁所制,扇面是金蚕丝。”莫问觉得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便毫无隐瞒地了。寒铁和金蚕丝虽然贵重,用途却并不广泛,况且只有这么一点,什么也做不了。最主要的是莫问相信包拯的人品,他不是会强取豪夺的人,更不会四处八卦。
“这两样可都是千金难求的贵重之物,在配上这名家书画,公子还真是大手笔。”包拯戏谑地道。他很想直接问着东西是哪里来的,可是又怕打草惊蛇,只能想尽办法的迂回。
莫问这回终于和包拯默契了一回,听到他这么,淡淡地笑道:“这扇子甚合我的心意,若是我手里有这些东西怕也是会这么用。不过这寒铁和金蚕丝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贵重物品,子长这么大还没见着一星半点。这扇子还是家母留下的遗物,据是家母和家父的定情信物。”道最后,莫问隐约地急着那位早逝的母亲好像提过定情信物什么的,便随口了出来。他一心回忆当时的情形,却没看到在他出这话时,包拯忍不住抽搐的嘴角。
包拯不着痕迹地将莫问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眼中精光连闪。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第一次见到莫问就觉得他眼熟,莫问这长相可不是七分随了高高在上的那位。往自己和那位还是少年之交,竟然此时才发现。
想到莫问和那位之间可能的关系,包拯心里就忍不住叹气。包拯和少年相交,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君亦友。纵观古今,并不是他私心偏颇,那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仁君。可就是有一样让包拯忍不住头疼,那位对这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抵抗力,更加没有自制力。所以在外面有个私生子什么的,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包拯对莫问很是欣赏,从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这少年通古博今,在这个年纪是难得的学识渊博。到如今,包拯对莫问的好印象又加上了有勇有谋,而且身上有一股浑然天成的上位者气势。
想想京城里那两位殿下,包拯就禁不住为大宋的未来担忧。皇上子嗣单薄,而且仅有的两位皇子那身体更是纸还脆弱。按照大宋前面几位先帝的寿数来看,皇上的年纪已经不了。而仅有的这两位殿下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承继大统的样子。主弱而奴大,进而天下乱。
包拯是一个心系天下的好官,自然不希望看到有那么一天。但是皇帝也是人,是人都会有私心。就算是那些子侄和自己也是有血缘关系的,但是却总不上直系血缘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