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的头部又宽又圆,顶着两只圆圆的大耳朵,形状颇似米老鼠。它们的眼睛比较小,但有彩色视觉,这样它们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坚果的不同了。
他们的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黑熊的毛虽不太长,头部两侧却长有长长的鬃毛,让它们的大脸更加宽大,而且嗅觉灵敏,即使多数黑熊有很长的黑毛。
黑熊以4只脚掌着地行走,属跖行类动物,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尤其是前掌。脚掌上生有五个长着尖利爪钩的脚趾,但它们的爪钩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尾巴也很短。
亚洲黑熊的亚种问题存在一定争议性。过去的观点认为亚洲黑熊有四个亚种,即日本、台湾、蒙古以及指名亚种u.t.thibetanus。
但如今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所谓的亚种之间可能只存在一些种群差异,而不能算作单独的亚种。现今能确定的亚种只有生活在巴基斯坦南部
黑熊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这支居住大军的分布位置从阿富汗贫瘠的山区开始,沿着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直到缅甸和我国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偏北的一支则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俄罗斯东南以及日本的四国和本州。
他们属于林栖动物,特别是植被茂盛的山地。在夏季,它们常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山中活动,到了冬季则会迁居到海拔较低的密林中去。为了生存,它们偶尔也会游荡到平原地带。
黑熊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为主,喜欢各种浆果、植物女敕叶、竹笋和苔藓等等。它们也爱吃蜂蜜,还有各种昆虫、蛙、鱼以及腐肉。它们偶尔也会闯入农庄捕食家畜,不过这种行为自然会招致人类记恨,并使得它们因此惨遭屠戮。
黑熊多数时候在夜间出行,白天则躲在树洞或岩洞中休息。到了秋天它们更少在白天外出。别看体形笨重,但它们都是游泳和爬树的好手。它们也能长时间依靠后腿站立,并利用前爪攻击对手或者获得食物。
并非所有的黑熊在冬季到来之时都会全程冬眠,尤其那些居住在亚种南部炎热地带的黑熊。有些地区的黑熊整个冬季都会躲在洞中睡觉,而另外一些只在冬季气候最恶劣的那几天冬眠。
需要冬眠的黑熊会在夏季季末开始四处狂吃,以便储存足够的脂肪。冬眠期间它们新陈代谢的速度将降低一半,也不再排泄,而是把排泄物转化成蛋白质(要是人类也有这本事该多好)。它们的心跳也随之降低,从每分钟40~70次下降到每分钟8~12次。另外,它们的体温也下降到3~7c。
黑熊有各自的领地,它们的领地大小根据食物情况而各有不同,一般来说,食物来源越丰富,领地范围就越小。因此,黑熊的领地从6.4~9.7平方公里至16.4~36.5平方公里不等。
黑熊对人类的惧怕远远超过人类对它们的恐惧,因此黑熊一般都会远离人类。它们通常只有感到威胁或保护幼子的情况下才会袭击人类。当然,无缘无故(至少从人类的角度是这么认为的)袭击人类的事件也发生过。
据了解,这样的攻击事件大多发生在夏末,即交配季节前后,看来恋爱中的动物可能也和人类一样,十分的亢奋和狂热,看待周遭事务的眼光也会因此不同吧。
黑熊基本为独居动物,只有交配的时候才会雌雄相会,并可能在一起寻找食物。不同地区的黑熊交配季节也有所不同,生活在俄罗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份交配,而它们的爱情结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间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份才会考虑传宗接代,它们的宝宝则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后降生。
熊妈妈的孕期可能有6~7个月,并有受精卵延迟着床的现象,时间约有2个月。但对于延迟着床现象的发生机制人类还不十分了解。
黑熊妈妈每次能生下2~3个孩子。和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相比,刚出生的黑熊宝宝显得小得可怜,体重大概只有200~300克。这是因为黑熊妈妈在怀孕期间不再进食,而是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来为肚子里的宝宝提供养分。由于在母体内养分吸收不足,出生后的黑熊宝宝体型十分小。
不过,熊妈妈的母乳蕴含极为丰富的脂肪和养分,足以将它们先前缺失的部分补充回来,也正因为如此,熊妈妈不用象其他食肉动物那样需要给孩子频繁哺乳。熊宝宝出生一周后才能睁眼,断女乃则最少需要3个月。孩子们通常会和妈妈一起生活2~3年才会独闯天下,性成熟则是3~4岁的年纪。
由于熊妈妈一般每2~3年生一次宝宝,因此有的熊妈妈可能同时和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野外的黑熊,如果没被人类以及其他天敌杀害,也没被逮去活熊取胆的话,最长寿命约有25年。圈养状况下最高记录则为33年。如果是在残忍无道的熊场,它们寿命则要短不少,而且生命里的每时每刻都在被痛苦折磨……
在朝鲜人“发明”活熊取胆术以前,获取熊胆只能依靠捕杀野生黑熊来获得。根据中科院动物所相关数据库中的资料显示,我国黑熊的野生种群估计要达到12,000~18,000头,最高估计也不过2万头。
而1979~1984年间出口日本的熊胆就需要猎杀4.7万只黑熊,这还不包括国内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朝鲜人的“活熊取胆”术发明后,这种“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狂热追捧,尤其是黑熊主要的分布国——我国。一时间大批野生黑熊,特别是幼仔被人类捕获(要获得幼仔恐怕还得杀死熊妈妈),这些不幸的动物又有许多死于引流手术感染或饲养不当,而侥幸幸存下来的则被迫在活着的时候受尽痛苦折磨,并在痛苦中逐渐耗尽生命,直到最终悲惨死去……
由于黑熊并不难繁殖,因此那种同样的悲惨遭遇又在这些不幸动物的后代身上不断重演,也就是说,在熊场出生的熊宝宝,自出生一始就注定了要在精神和**的双重痛苦中渡完并不漫长的一生。
美洲黑熊体型硕大,四肢粗短。它们的体长约120~200cm,公熊可能比母熊大很多。美洲黑熊的体色有很多种,东北部的美洲黑熊颜色偏深,以黑色为多;生活在西北部的颜色则偏浅,毛色有棕色、浅棕、金色;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岸的黑熊甚至有女乃白色的个体,被称为“白灵熊”;阿拉斯加的美洲黑熊则有蓝灰色体毛的成员,因此也被人称为“冰河熊”。
美洲黑熊有时前胸还会长有白色的胸斑。它们的口鼻长而宽,毛色稍浅。耳朵颇小,毛发浓密,圆圆的,长在头部比较低的位置,靠近两侧。美洲黑熊每只脚掌都长有5只不能收回的尖利爪钩,这些尖利的爪钩在撕碎食物、攀爬和挖掘方面大有帮助。当然,有谁要是被它们用前爪扫一下也是够受的。它们的前爪拍击的力量足以杀死一头成年鹿。美洲黑熊的嗅觉极其灵敏,相比之下,它们的视觉和听力就要逊色不少了。
美洲黑熊由于毛色和体型多样,目前被分为16个亚种。这些亚种当中最为独特的当数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熊雨林的白色黑熊——白灵熊。本站将另外单独介绍——白灵熊(ursusamericanuskermodei)。另外,亚种当中的东德克萨斯黑熊(u.a.luteolus)由于数量稀少,于1992年被正式列入联邦濒危物种保护名单,等级为“受危”;佛罗里达黑熊(u.a.floridanus)也因为数量堪忧(数量估计有1,500~2,500只)而受到佛罗里达州法律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