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第六章 商业帝国 第八三节 明朝回国

作者 : 清宵好梦

回到龙城,这里是王动的大本营,貌似王动唯一完全放手的地方,很奇怪噢。

夷洲那里都是王动的亲信,来自潇湘记和三湘商行的老底子,如今加上他老丈人刘煮安的操持,基本不用担心什么。苏门达剌国女王是王动老婆,这个者米兰到了大明朝一次之后,彻底的被汤汤大国的气势所折服,加上王动的一点个人魅力,基本也不需要操心什么。苏门达剌与大明朝的文化差距是小事,关键是那里的经济和军事落差,这迫使这个国家不得不聚到商会旗帜下发展经济,不得不按着王动的安排发展军事。

至于龙城,那是个门面,根基还在世家,当然也离不开王动的扶持和控制。在造船、制铁、纺织、军械、陶瓷、泥灰等多个行业,王动为首的商会占了大股分,这就象是一个大型的跨国混联企业,龙城宣慰司使衙门只是服务于这个巨型企业。这个衙门里大多数官员都来自各地的中华商会,他们自然尽心尽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不需要王动担心什么。而且龙城还有王动手上最重要的三支武装之一,龙城的军队丘彦诚可是调不动的。

龙城安着大明朝给的编制设宣慰使一人,从三品级别,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了丘彦诚,同知一人,正四品,李清,字秀斌;副使一人,从四品,梁佐,字珂凡;佥事一人,正五品,吴恪,字守业。做个说明,龙城宣慰司的这些官员,只要有点品级的几乎都是被世家分了的。丘彦诚不提大家很熟悉了。李清这人是三佛齐国也就是旧港老世家的代表。梁佐不多说了,资格比施进卿还老的梁家,吴恪是吴诚地叔叔,这几位算是龙城的高级官员。

古星辰到了龙城之后,就被派去给丘彦诚当跟班,龙城这个大摊子。丘彦诚最称职,而另几位,除了梁佐以外。都是商人出身,对于怎么做官并不清楚。好在龙城的政事也不多,加上旧港算是西洋唯一一个唐人政权,照着学样也就行。事实上,龙城这里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建设,把作坊弄好。把人管好就行。而这些,这帮世家子弟基本胜任,没啥大问题。

古星辰到这之后也发现到了龙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此前他在夷洲做过夷北县长,在他手上,夷北从一片空地发展成为十万户的县城,煤场、钢铁和淘金三大支柱产业。而且在夷北,番人与汉人相处地和谐,这些都被管峻和刘煮安看在了眼里,所以当王动提出要调些人手去龙城时,他便成了首选。

古星辰到了龙城短短几天便发现龙城与夷洲最大的不同,龙城除了少量的水稻瓷器以外,所从事地生产都是两头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贸易占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没办法。龙城太小,地少人少。空间没有夷洲那么大,这也就决定了只能走这条路。同样的,古星辰也发现了,在龙城宣慰司衙门外还有一个中华总商会总会,这个总会代行了很多衙门的职能。商会太超然,不过目前与宣慰司衙门配合的很好。还有一个特别的便是总部设在龙牙门龙城军部,这个军部龙城宣慰司根本管不到。宣慰司本身地兵科主事只是负责提要求做后勤,而且调兵布防平时作训全然与兵科无关,如果不是兵科还对这些在龙城布防地军爷有点考核权,整个兵科就是一个花架子。兵科也不能说没用,至少它还管了负责治安的捕头和一支最壮观的武装力量三百人的龙城仪卫。

古星辰的到来,也带来了更多夷洲改制的细节信息,本来王动调人过来就是要看一下,夷州那套改良后地政府体系搬到龙城后,会有多大的冲突,还要做多大的改动。新部门的设制不只是改名称,换人员,关键是要把龙城宣慰司衙门真正改造成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换句话说,在龙城这个相对独立影响不大的地方,王动要把他那套政治和经济体制的东西拿出来试试。龙城如果这行的通,至少证明明面上得到了认可。这样,多年以后,真要是和大明朝翻脸,他的机构不需要经历什么阵痛就能马上进入角色。

王动还没独裁到要自己做国王,象大明朝永乐地那样一位君王,但他也知道,自己虽然已经改变一些人地观念,真要玩什么民主之类的东西,还是太超前了。他这只蝴蝶能起多大地浪,他还不知。至少解缙没死,郑和下西洋的步伐加大了,永乐比以前更有钱了,交趾国也就是越南没那么容易反了。呵呵,而且在王动手上,日本算是完了。

古星辰会做了个报告上来,而另一面,丘彦诚会带着他手下的几位官员,跟着周满一起回大明朝,去朝贡。另外就是到夷洲去看看,等丘彦诚从夷州一回,整个龙城的政改就开始了,那时,夷州过来的以古星辰为首的这批官吏也熟悉了龙城的情况,做起事情来也顺当。

三月,龙牙门的新兵经过三个月的集训之后,两个营派往了爪哇,两个营派去了苏门达腊,三个营派去了多拉克。与些同时,另外又有五千人进驻了龙牙门,这五千全是安南人。交趾境内四处的烽火,造成了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大量的被引到了夷洲,这次过来的五千人不是从交趾过来,全都是从夷洲过来的。夷洲那边的兵营里同时也在大量练兵,不过那里训练出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兵源。山东白莲教闹事后,又往夷州转移了两万多人,而贵州湖广因为永乐帝大肆采办建北京城的木料引发了民变,夷州方面马上想办法弄人,加上河南山西虫灾和旱灾,又造成了些流民。这些都被夷州很好的利用了起来,夷州的人口已经膨胀到了百万户,军队已经有了六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迫切的需要发动几次战争了。

三月周满大人动身前往真腊国。这是他西洋之行的最后一站,不过他到真腊国并不会停留很长时间。因为战事,他本来都不想去趟这混水了,但真腊国在上次也表示了提供一个地方给大明朝修个城堡,这又迫使周满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要敲个印回来。

考虑到吕则成等一批龙城的军校在真腊。丘诚不得不又带上他老婆同行,他老婆并不是以龙城宣慰司使夫人名义到访,而是代表旧港。这样,龙城派人去真腊帮忙师出有名。前年暹罗入侵真腊地时候,郑和可以带头谴责的,而且当时就弄出了一个多国联盟支持真腊。反正这会仗还在打,吕则成等人再次去真腊可以视作是聪明继续存在的标志。西洋诸国还是爱和平反对战争的。

真腊国早早就在等周满了,让周满意外的是。虽然这会真腊的国都还没迁回吴哥。但在接待周满一行时所表现出奢华令人吃惊。一来富贵真腊一说真地不假,二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就是失望,若不是年前龙城人帮忙,眼看着暹罗人又要打进来了。这两年仗打的龙城知道的清清楚楚,真腊真地是伤筋动骨了。但这话要让周满来说,他一定以为,真腊国没动到根本。

周满拿到想要的东西之后,马上走人,把一大堆细节问题交给了跟着丘彦诚过来的商人去处理。船到占城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了。到了占城周满才知,张浩去龙城了,这下周大人在占城的时间又减短了些。离了占城,周满没有按着原定的路线去琼州。而是紧贴着大明朝地海岸线。从广东到福建,在长乐修整了一下。才往北去,一直到六月,周满才回到京城。

周满人走地慢了,西洋的形势大明朝官府知道知道的也就慢了。周满照实回答了他下西洋的所见,至于所闻,他没多写一个字。除了他周满以外,还会有人递报告上去。他只要做到真实就行了,至于皇上能从这些折子里得出什么结论,那是皇上的事情,他算是交了差了。

这趟差事做的不错,几个据点都跑到了,锡兰山、爪哇和真腊三个点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次西洋之行,还有一个极好地附产品,西洋诸多唐人支持大明朝皇上的御驾亲征,特别征集了两百万石粮食,其中的五十万石是捐献。这可开了商人这么大规模捐献的先例,加之前面对王国忠已经有过封赏了,算是有了先例。弄的永乐不得不又庭议了一下,这五十万石要给个什么样的糖吃。

当然期间种种,周满也不完全把功劳抓在手上,对于王动的全程陪同和王动商会在诸多据点建设中的表现也是大写特写。永乐不笨,朝贡贸易说来说去,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贸易,有时掺点水,但也是半官方性质地。大明朝官府可是绝对没有给西洋诸多遗民弃民好处地,他们肯捐糖,无非就是彼此之间的生意做地好。这个生意是谁在主事的呢,楚王每回到这种时候就跳的凶了。

以至于郑和要求楚王一起跟着下西洋,这才把楚王的嘴堵上。西洋小国慕上国天颜,若王室屈尊下驾,德化四方,必定能使得番夷来朝。打死楚王也不干,江上行船还马马虎虎,洞庭湖上他也玩过,只那个湖他就已经受不了了,更别出西洋之类的。

倒是丘彦诚在金陵没老实呆着,把个四夷馆当成是他龙城的驻京办,整天宴请大明朝的官员们,而且请客的地点不是大家熟知的潇湘记,这让很多嗅觉特别敏锐的人在家算计不已。

郑和大人出使西洋以来,潇湘记的大名因为王动也传的很远,加上又是京城第一酒楼,在些请客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对于住在四夷馆的人来说,潇湘记是他们的定点宴请聚餐点。丘彦诚在没当上龙城宣慰司使的时候,就跟着王动混了,对于京城里的这些东西哪里会不清楚。总之,丘彦诚的举动,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与丘彦诚相反的是,跟着王国忠船队过来进贡的泥国使臣倒是吃住扎根在了赵大娘那里,这弄的赵大娘也很奇怪。象这种突然跑来的客户总是与王动会有点关系,不过她怎么打听也没打听出什么东西。王国忠对他的手下以及泥国的使臣都下了禁口令,王动与玛丽沙公主的婚事,绝对不可外露,好在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也不多。

林强这次也跟着一起过来金陵城,他是第一回到大明朝,泥国的使臣平素也就跟着他,他在这金陵城里也是两眼黑。他到金陵来看看三湘商行旗下的几个大产业,一是家具,二是泥灰场,三是建筑,杨刚已经许下了林家在泥国的产业发展,龙城那边的人力物力前阶段要支持多拉克岛的发展,所以他过来大明朝,看看金陵总行这边的情况。

大明朝的富庶自然不用多说,林强感受的还是这里的文化。再怎么说,他们这些世家往前推个百十年,大多都是穷苦人家,所以底蕴不足。在金陵城里,单单看那城墙,就已经让他感觉到作为一个唐人汉人的自豪。

让林强最吃惊的是王动此人在西洋的明眼人心中地位比大明朝皇帝还重,可到了京城,他突然发现,王动最叫的响的身份还是个商人。一个官商,并不是大明朝的权相,也不是兵马大元帅,只是一个商人。官职也是有,只是个管着军械制作的小吏。

郑和这位光耀西洋的大明朝使臣,在京城里居然那么的不起眼,一抓一大把。这会也算是体会到了,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回永乐时代最新章节 | 重回永乐时代全文阅读 | 重回永乐时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