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中玉领着六千新军,好不容易汇合郑芝豹的水师,准备在辽东半岛北端登陆,然后掐住辽东半岛最狭窄的地段,以实施吴三桂关门打狗的计划。不料汇合之后,郑芝豹递给严中玉一纸来自南京的军机处最新“鸽令”,郑芝豹微笑着说:
“严副师长,这是南京来的最新军令,先请看看这个再说吧!”
严中玉打开军机处“鸽令”一看,鸽令如下:
“令严中玉率所部六千人增援猴石山阵地,听王夫之师长指挥,执行防御作战。原计划取消。”
严中玉心说王夫之什么时候升师长了,刚好比自己这个副师长大一级。这军机处的军令把一场构思宏大的围歼战说取消就取消了,转而改为防御作战,自己本来还想立一大功,这一来只怕要泡汤了。严中玉心中抱着疑问,其实严中玉对于执行这个围歼计划也是心中忐忑,毕竟自己没有指挥过这样的大战,而且从义州清军的顽抗程度来看,围歼战必将是凶险异常,自己甚至作出了战死沙场的准备。不过,也正因为经历了义州之战,心气正高呢,对于计划的改变,严中玉还是颇有微词:
“军机处的人就喜欢插手指挥,这个计划也太保守了一点吧!光是防御,能把鞑子灭掉吗?”
郑芝豹这边只是烧了清军的主要战船,他可不以为立了什么大功,至于猴石山之战可谓乏善可陈,说是进展不利那也是恰如其分,所以对于东线攻下义州很是羡慕。心说打下了义州,口气就是不一样啊,郑芝豹勉强笑笑,明显不肯附和严中玉的话,只是说道:
“严副师长,这份命令,说不定是皇上的意思,皇上的指挥,一向是英明的,严副师长执行这份命令,绝不会错。再说严副师长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虽然取了义州,我听说了也折损了不少新军兄弟。鞑子野蛮,不可依常理推度,来这里增援的朝鲜新军可是吃了大亏了,那个朴达志,严副师长是知道的,一上去,就被鞑子干掉了一半还多的手下,镇辽王拟定的围歼计划,当然是大手笔,不过依我看,鞑子还是挺能打的,稳妥一点也是好的。”
郑芝豹本身勇猛,勇气可嘉,谋略方面则差强人意,不过自己打仗有勇无谋,却不妨碍说一说别人。总算郑芝豹对于吴三桂还有三分恭敬,话说得圆滑,话里的意思却是明明白白。严中玉对于吴三桂的指挥,那也是月复诽不已,杜濬和严中玉对于吴三桂纠缠于猴石山,那是相当有看法的。现在听郑芝豹这么一说,严中玉这个学院派和海盗出身的郑芝豹一霎时也有了共同语言,对于义州之战,严中玉发表起了自己的看法:
“说起攻取义州,清军的确是勇悍无比,五千清军,其中三千是正宗鞑子,其他两千人是朝鲜人。三千鞑子,全部战死,竟然没有一个投降!投降的全是清军中的朝鲜人。一开始,镇辽王还是老一套攻城办法,云梯蚁附攻城,我军伤亡严重,这才换了打法。杀进城中之后,清军竟然负隅顽抗,又跟我们打起了巷战,要不是清军的手雷和霰弹枪弹药不足,我军又使用了燃烧弹,我军的伤亡说不定还要大得多。”
当日巷战,遇上鞑子拼力死守的房舍,被鞑子利用手雷和霰弹枪交叉攻击,给进攻的明军和朝鲜军士兵带来了很大伤亡,最后不得不用上了燃烧弹,一枚燃烧弹打过去,在烟火的攻击下,里面的清军即算不被烧死,也因为缺氧而昏厥,最后也是难逃一死。不过明军携带的燃烧弹有限,巷战不可能全靠燃烧弹,故而在清军的拼死抵抗下,明军和朝鲜军的伤亡直线上升。清军当中的朝鲜人一看燃烧弹攻击的惨象,这压根就没法打啊,这些人本就是贪生怕死欺软怕硬之辈,当然不会当鞑子的陪葬,马上就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投降!
严中玉想起义州城中惨烈的巷战,至今还是心有余悸。
郑芝豹闻言,连忙送上高帽:
“严副师长对于新式火器的战法,那一定比镇辽王懂得多。呵呵!不管怎样,攻取义州,杀鞑子杀了个干净,这等大功,我大明几十年都不曾有过了,郑某恭喜严副师长,功在社稷啊!”
严中玉听了,虽然一听就是恭维之词,却也听得很是舒服,当下投桃报李:
“攻取义州,大功自然是镇辽王的,严某不敢居功。倒是郑大人,一把火烧了清军水师,使得我军牢牢掌握了制海权,而掌握了制海权,辽东沿海皆在我攻击范围,使得我军从此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这等大功,恐怕比攻取义州还要更胜一筹。皇上可是特别看重制海权的,严某要恭喜郑大人,进攻辽东的首功还得记在郑大人头上,他日论功行赏,郑大人这首功定然是跑不了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两人一番礼尚往来,即便出身不同,此时也颇有几分意气相投了。说到攻取义州,怎么说吴三桂也是头功,而焚烧清军战船,直接立功者则是童枚山。但是不妨碍严中玉和郑芝豹意婬一番,至少两个人都参乎了一把。说郑芝豹指挥了这场摧毁清军水师的作战亦无不可,而严中玉建议大炮直射轰破城门,说是破城首功也不为过。
两人自认有功,更有一点,两人对吴三桂的指挥也有看法,如此一来,两人差一点就把对方视为了知己。
不过两人的觉悟还真不一般,在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后,倒也很快冷静下来,想象有朝一日也如大唐豪杰做凌烟阁的功臣是一回事,眼前的仗还得打。郑芝豹笑道:
“严副师长虽然居功至伟,不过末将记得皇上常常说的‘从零开始’,不能躺在功劳簿上,郑某预祝严副师长再立新功。”
“严某不才,愿与郑大人共勉,从零开始,再立新功!”
******
清军战船被烧,只能在岸上干瞪眼,看着明军的船队在海上逍遥,只见明军船队从老铁山绕过,然后进入渤海。
二月二十八日下午,船队到达西岸登陆场,严中玉六千兵马随即开始登陆,三十艘大船和护航的船队一起,浩浩荡荡,在海岸边排开,那阵势也煞是惊人。
猴石山上,西村拓夫和川田幸矢举着望远镜,在观摩着明军的登陆。川田幸矢放下望远镜,说道:
“明军这一次来援,怕是至少有五千人吧。等他们登陆完毕,那就是收网的时候了。西村君简直就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样,算无遗策。你看,一万明军乖乖地自投罗网,西村君的智慧,实在是令人佩服!”
吹捧艺术是世界性的文化传承,日本的武士也是熟谙此道的,川田幸矢的这番话自然让西村拓夫格外受用。不过西村拓夫通过这两天的试探,发现山下的明军战术素养很不一般,单兵作战能力更是令人吃惊。当然,最令人吃惊的是,山下的明军几天来从来就没有中断挖掘堑壕。这让西村拓夫感觉到有些不妙。所以西村拓夫闻言,高兴了一下,又摇摇头,说道:
“川田君,这些明军,可不能小看啊。你看看山下明军挖的堑壕,再看看半山腰他们挖掘的坑道,要进攻明军又谈何容易!切不可轻敌啊,川田君!”
明军的阵地上,经过几天的挖掘,已经是纵横交错的堑壕,这还不算,明军还在继续挖掘,堑壕铁丝网,一点不落,完全就是一战的防御模式。至于半山腰的坑道,西村拓夫在网上看过《上甘岭》,韩战中的中**队将坑道战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如今,这半山腰上挖出的坑道,虽然不如韩战中中**队挖出的坑道那么抗打击,不过对付这种坑道可没有美军航空炸弹、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连炮弹都不足,清军比起美军来,连叫花子都不如。嘿嘿!不过反正清军悍不畏死,说不得只有凭借手雷和白刃战与明军血拼了。当然,关于一战和《上甘岭》什么的,也没有办法与川田明说。
川田并没有把堑壕战当回事,这时候他的武士的狂劲上来了,傲然道:
“如今猴石山上,挖掘的坑道和堑壕互相连通,纵横交错,子母相连,哼哼!明军休想攻上山来。而山下的清军,也同样在大挖堑壕,依我看,清军的堑壕也挖得很好,前后挖了六道堑壕,明军要进攻清军,那是找死。等明军汇合一起,清军只要拿下明军的登陆场,明军没有了援军和补给,军心自乱,那时明军回天无力,只有引颈待戮。”
西村苦笑一声,这川田所说固然有理,曾经自己就是这么谋划的。不过眼看山脚下明军和清军比赛着挖土方,挖出的土方甚至堪与n多台挖掘机挖出的土方媲美了,他妈的,照这么挖下去,即使有二战美军那么多投射不完的弹药恐怕也不好使啊。西村指了指西边明军的登陆场,说道:
“川田君,你不妨仔细看看,明军将登陆场修成了什么样子!到处都是犬牙交错的堑壕,又围上了一层一层的铁丝网,清军再是不怕死,要夺下明军的滩头阵地,清军的伤亡代价恐怕也难以承受。”
川田满脑子武士思维,日本武士倒真是把中国“不成功便成仁、杀身以成仁”这些口头誓言当了真,所以根本就不在乎清军死多少人。川田脑子一根筋,说道:
“打仗,就是要死人的,清军不能怕死,只要不怕死就能赢。我们大日本武士,上了战场,便抱着必死的决心。赢了,就是把敌人杀死在自己的刀下。输了,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就得死在自己的刀下。”
川田说得够狠!西村拓夫虽然也是迷恋武士道的,不过对于剖月复自杀那一套还是有点望而却步。所以,对于川田幸矢这样纯粹的武士,西村不能不带有几分崇敬。
事实上,从这几日的交战中,清军发起狠来,也是勇不可当,倒要看看在接下来的明清血战中,清军凭着那股充满野性的悍勇,能不能压到明军。可以想象,就算清军最终灭了明军,那一重重的铁丝网堑壕,谁知道会埋葬多少清军。当然,管他呢!清军和明军,最好一直死缠烂打下去,最好像一战一样,双方几万十几万地倒在堑壕战中。这样,大日本就可以从中得利,说不定还可以兵不血刃,像后世那样轻易地取了东北。
苦无良策,堡垒,一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