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就职东北军事委员会副主任之后,对东北军改革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两个月滑了过去,部队的改革却一波三折。
军阀军阀,军队就是军阀的命根子,东北军内部山头林立,派系复杂,想要打破派系界限将东北军糅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肖林不得不接连做出妥协,将改革的力度和节奏放缓。为了维持局面稳定,各省都独立成军,部队重新分编,以精锐主力组成集团军,其他转为保安部队。
一个省一个军,又回到了几年前的老路上,换汤不换药,热河、绥远等省都是自成体系,高层的控制力很差。
不过在传统的黑吉辽东三省境内,张学良的控制能力较强,还是取得一定的突破。万福麟被架空,拿下黑龙江,取得张作相的支持,成功在吉林推行军改,辽宁是张学良的大本营,自然不在话下,再加上肖林和高维岳的支持,军改一步步地向前艰难推进。
到了八月间,东北军改终在名义上胜利完成,主力部队编为七个军,再加上十五个旅的保安部队,以及海军、空军和战车部队,东北军俨然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成为一支更接近现代理念的部队。
随着这次军改,元老派的影响力下降,士官派受到打压,张学良和肖林的威望进一步上升,东北军逐步从两年前北伐战争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肖林和张学良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两个人这一段的配合还算默契,把以往的隔阂放在了一边。
这天晚间时分,张学良府邸餐厅之中,少帅摆下家宴与夫人于凤至等人宴请肖林。
本来只是一桌寻常的家宴,因为肖林的参加又显得有些不寻常,虽然这一段时间和张学良还算融洽。但是这种亲密的私人关系已经好久没有出现。
陪着于凤至聊些女人孩子,又和赵四小姐扯上两句新体诗,酒桌上的气氛轻松愉快。
“肖林兄弟慢用。我们姊妹先告退了。”
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吃的简单,陪了一会就回内宅去了,只剩下肖林和张学良两人。一起来到了花厅。
叫佣人倒上茶水,张学良敲出香烟分给肖林一颗,然后说道:“肖林兄,绥远土改是怎么回事?最近总有人来沈阳闹腾,要不是我压着,早就满城风雨喽。”
说着话,张学良递给肖林一份厚厚的材料,内容是针对土改的告状信,字字泪,声声血。六月飞雪,不共戴天。
肖林拿起看了看,在心中暗暗记下了赵传世的名字,表面上确实一副漫不在乎的样子,将那份材料地在手中随意拍了拍:“绥远那个地方汉公知道。穷山恶水出刁民,有些人为了一点私利煽风点火上串下跳的,不用理会。”
“嗯,农事关乎根本,你关注一下,不要真的搞乱了。很麻烦的。”
张学良一半是旁敲侧击,一半是好意提醒,对那个告状的地主并不在意,随即转开话题:“东北军委会在南京军政部缺一名代表,这个位置很重要,将来发展的机会也很大,我有意推荐邵得彪,肖林兄以为如何?”
二次北伐胜利后,南京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已经撤销(抗战的时候再次恢复),所有军事事务由行政院下属的军政部、参谋部和训练总监部等共同分担。
到军政部担任东北军委会的代表,表面风光,却无实权,是一份优厚的闲差。翦其羽翼,逐步削弱,也是权力斗争中常见的手段。
“邵副军长为二十三军重要领导,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一力主持,实在走不开,请汉公见谅。”肖林拒绝得也很干脆,脸上也淡淡的毫无表情。
张学良也没有坚持,再次转题问道:“现在关内战事正酣,肖林兄一向眼光敏锐,能够点评一二,看看谁会打赢这一仗?”
“自然是中央军。”肖林回答得毫不犹豫,只要别来挖我的墙角,一切都好说。
“为什么?”张学良的眼珠转来转去,心中似乎有什么想法。
“主要有三个原因。”仗着了解历史走向,肖林开始装神弄鬼,先写结果,后做证明:“南京政府为国家正统,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之流形同造反,已经失去了大义,此为其一。”
抢占大义,才能师出有名,阎、冯、李为了争权夺势发动战争,还没开战就落在下风。
“嗯,还有其二其三呢?”
“其二,反蒋联军虽然兵力众多,却分成几部互不配合,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一旦战事胶着,必然分崩离析。”
在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动不动就是联系了多少盟友,发出了几路大军,但是这种临时拼凑的联军毫无韧性,一般都会被敌人各个击破,很少最后取得胜利。
“第三,汉公坐拥三十万虎狼之师,岂能长期容忍中原百姓陷于战火,只要东北军提兵进关,这一场大战的胜负也就定了。”肖林的声音微微提高,话中也隐有劝说之意。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中国贸易出口大幅增加,偏偏几大军阀忙于互相征战,肖林对此非常抵制。偏偏反蒋联军和中央军势均力敌,几个月都难分胜负,能结束这场无谓内战的只有一个人,少帅张学良。
“入关?早了吧,总得分个胜负再说,万一把东北军陷进去,国家就再没有一块安宁之地了。”
张学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肖林却在心中暗暗鄙视,明明是想坐看中央军和反蒋联军两败俱伤,在少帅嘴里却变得如此高尚。
“汉公,我刚才说过,中央军必胜,现在入关最为主动,收益也最大,如果等到胜败已分再做反应,也剩不了多少残羹冷炙。”肖林很不客气地戳破了张学良,大家这么熟,装什么装?
张学良沉默了片刻,喃喃说道:“我再想想,再想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