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彝连山异灵备战志(中)十六(二)
如果说被谷布峰派往彝连山出战的兵都是怂毛蛋次,那也不确实;要不,那跟谷布峰掌管宇星系合众国多多多多少少年的工作作风是不相吻合的,且与他的为人处世不符合。
谷布峰在派兵遣将发往彝连山之前曾对他的高级将领们做过一番训示,意图在于通过他的那些将领们把他的出征彝连山的战略意义解释清楚,使他的那些被派往彝连山参战的兵勇们不得有所懈怠或者有违抗军令止步不前的情事发生。谷布峰借助中国古代的兵书《握奇经》做了一次长篇累牍的讲话和解说,——
“地球上先进的中国古人从战地、战势、战情出发,精要地握奇八字,即八阵、四正、四奇、握奇。持兵、结阵、急斗,缓斗、止斗、以及行、走、退、背等都很有兵计,也很有用兵之机,不可不察。要记住古代的中国人用兵布阵的三十二字法!这就是,‘治兵以信,求圣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可握则握,可施则施。千变万化,敌莫能知’。再就是要注意观察敌情敌阵,善于用兵。在这方面,古代的中国人很有总结,譬如他们说,‘动则为奇,静则为陈。陈者阵列,战则不尽。分苦均劳,佚轮辄定。有兵前守,后队勿进’。从这些经典用兵之法看,地球上的古老的中国人是很有智慧很有谋略的。他们在用兵方面,先放眼大概念,再细化到小概念,然后再从小概念到大概念,从大概念到小概念这么纷繁错综的综合概念里发现点、线、面、体等一系列有利于自己作战取胜的最佳要诀,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最广大的指挥员朋友们要有研究作战取胜的兴趣!当然,每一场战争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希望朋友们能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彝连山地势高拔,地形复杂,地理环境险象丛生。所以我建议各位弟兄一定要对阵、风、云、龙、鸟、蛇、虎、奇、合、游、金、鼗、麾、兵这十四个字所包含的深意有所明悟。对这十四个字里边包括的寓意要运用到实战中去,保护好自己,切实地打击敌人,并把彝连山拿下,夺回贼匪长期盘踞肆虐异界百姓的地盘,达到从此解放宇星系合众国的最大目的!
“好!现在我依据地球上古老的中国人对阵、风、云、龙等十四个字发明发现的深意再进行一次原句照抄照搬的解释。阵,就是地阵,包括阵形、阵势等。中国人是这么说的,‘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生四角,冲轴相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疆。独立不可,配之于阳。’这就是说阵的存在并不孤立,其必然要跟其他构件相联系,已达到保护自己并打击敌人的最佳效果。所以‘阵’是作战所借助的一个决不可忽视的硬件。
“那么,这个‘阵’作为一种作战的硬件,硬到怎样的一种角度呢?我可以打个比方告诉诸位,这个‘阵’作为一种作战硬件简直像诸位麾下全服武装起来之后从头到脚涉及到的每一件武器。当然,更确切地说,这个‘阵’,恰恰像被武装起来的战士们的一切防护用品,其中也包括服装与服饰。
“‘风’是什么?‘风’就是简简单单的无形无影的来无踪去无影的风吗?在我看来,绝不是那么一会事。中国人是这么说‘风’的,‘风无正形,附之于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动,万物惊焉;蛇能围绕,三军惧焉。’由此而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风’是个大概念,譬如,社会的街谈巷议、高层指示、百姓的参与与否等等。
“必须明白的一件事是,有时候百姓秘密参与到战争中去,那威力简直比普通导火索的劲力都十足。譬如,‘线人’。一个‘线人’简直能抵大军百万。须知,‘线人’多是知道底细的人,万万不可忽视!再就是‘舌头’,这个角色也很重要,虽然也很不起眼儿。
“所以对‘风’的理解,也可以说是‘风声’。本来是秘密的,结果风声走漏,那就没有不败之理。总结我们之前失败的经验教训,我总觉得跟这个‘风’很有关系。也就是我们的计划和行动,我不明白,在实施前被泄露出去的很大可能。
“我说的可能不是一种瞎咋呼,而是有实际证据的。不过目前还不十分确凿。一旦证据确凿,宇星系合众国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宽容!
“古代的中国人是这么说‘风’的。‘云附于地,则知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击,云能晦冥。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这样看起来,中国人说‘云’颇具云的表面性,其实把‘云’解释透,我认为‘云’在于揭示战阵之形。云有影,来去自如,时聚时散,这就是把作战时自然形成的那种见机出击、见机避退、见机聚散的情形形象地反映出来了。这就涉及到具体的战地的战术上来。不要一味里合击,也不要所谓地有计划地分散出击,要注意时刻改变行动方案。
“当然,‘云’反映的还有行军、撤退等相关问题,以及进攻的主动性、避实击虚的进退结合的主动性等等。
“总之,‘云阵’很重要。古代中国的围魏救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都包含着云阵术的情势。中国后来战场上的什么‘围城打援’,
其实还是云阵术的反映!
“我对中国古人所说的‘龙阵’理解是,它其实就是一种伏击战,也是一种包围战。遇到‘龙阵’之后,如果自己的器不足以改变战场的不利形势,那大多是十有九死。剩下的那个还活着的,也是被人家缴了械,成了人家的俘虏。所以不管怎么说,要千千万万避开敌人的‘龙阵’。不过真的是进入了敌人的‘龙阵’,那就积极缴械,只要敌人不杀,那就潜伏到敌人的心脏,为迎接后来的胜利做铺路石。我想,诸位阁下手下的勇士一定是忠诚于玉皇大帝府的。只要是忠诚玉皇大帝府者,一定会在敌人的心脏里做出一系列有利于玉皇大帝府及其玉皇大帝府的天兵天将的积极性的战斗!
“古中国人是这么形容龙阵的!‘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手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陈形亦然,象名其龙。’
“地球上古老的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他们很早就发现了鸟类的进攻特点与人类的战争之间存在着某种相通的关系。譬如,他们说的‘翔鸟’!‘鸷鸟击搏,必先翱翔。势凌霄汉,飞禽伏藏。审而下之,下必有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因此可见,这里的这个‘翔鸟’就不是什么战略问题,也不是什么布阵问题,这是一个最具典型的战术问题。
“那么,‘翔鸟’反映出的战术是什么呢?说白了,这就叫做奇袭。
“在战争中,往往通过奇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并通过奇袭去扭转战争中不利的局势,将胜利的天平往我们这边倾斜。兼于彝连山的地理情况,我建议各位将军在发兵彝连山的时候,要注意巧妙地运用奇袭术,即‘翔鸟’术。
“请各位注意!‘翔鸟’术也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战术。运用‘翔鸟’术,要挑选精兵强将,并在作战中与其他战术密切配合,加以发挥利用以达精妙和极致。
“‘蛇’是一种阵型。对蛇形阵,要有统揽全局的目光,要把这种作战的阵形摆在地图上观察,就能一目了然。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战区里,不容易发现这种阵形存在的格调,但是一旦把他们摆出的这种阵形浓缩到地图上,就能发现。所以,各位弟兄,不要忽视地图,更不要看不懂战图啊!
“中国的古人是这么说蛇形阵的!‘风为蛇蟠,蛇吞天真。势欲围绕,性能屈伸。四季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因。’
“‘四季之中,与虎为邻’。这反映出了蛇形阵的威猛性。
“‘后变常山,首尾相因’。这反映了蛇形阵一般存在的地理形势,即以山为依托,借山寓隐,从而彰显其隐藏后内在的实力。
“在彝连山里摆蛇形阵是摆得开的,因为庞大的彝连山山区相当于宇星系合众国近一般的疆域。
“不过彝连山地大人少,敌人要摆蛇形阵不大可能。
“因为摆蛇形阵的目的在于以静制动,系属保守型的作战策略,而不在于主动出击。就此而言,假如敌人真的摆出了蛇形阵,那就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悄悄地、一节一节地将敌人的蛇形吞食了!
“我们欢迎彝连山摆出蛇形阵给我们展示!
“虎被地球上的人类成为走兽之王。虎阵,实际上是虎翼阵。对虎翼阵,古中国人是这么说的!‘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化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我认为,要使战地成就虎翼之势,那必然是两军存在对垒之情,要不,单方面成就虎翼之势就不合算。成就虎翼,大概得是大兵团作战,要不,杀鸡焉用牛刀?
“所谓‘奇兵’,古代的中国人是这么说的!‘古之奇兵,兵在陈内。今人奇兵,兵在陈外。兵体无形,形露必溃。审而为之,百战不昧。’
“就此而言,奇兵不是战略问题,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战术问题,而就是站在战地前沿上的你们!我的各位先生、将军、大人们的指挥作战的方式方法问题。
“什么是‘奇兵’?说白了,也就是在常人看来明明不可以做的事,在你那儿却做了,而且被你做得很成功,那这就叫做‘奇’。在用兵上,也就是,敌人认为你不可能就此而出战,并且认为你就此出战必败,但是你却逆着敌人的思路坚决地出战了,结果你出战赢了。那你用的就是无可挑剔的‘奇兵’!
“同仁们,出奇兵是要冒风险的。因为出奇兵都存在着不生就死的最大可能。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被逼到只存在一线希望的地步,慎出奇兵。
“当然,战无常形。也就是说,战争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具体到的每一个小的战斗都不存在具体的什么规律性。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战情灵活应对,不可拘泥用事而贻误战机。
“每每战机的贻误就是对不起自己,就可能注定自己伤亡系数的加大。那是非常非常之坏事的!
“大主意搞不定拿不准的,切记!迅速给我发函。
“中国古人说的‘合二为一离而为八’是什么意思呢?他们是这么说的,‘合而为一,平川如城。散而为八,逐地之形。混混沌沌,如环无穷。纷纷纭纭,莫知所终。合则天居两端,地居其中。散则一阴一阳,两两相冲。勿为事先,动而辄从。’
“就中国古人以那样简单的文字去说明战事中的‘合’与‘离’,所见到的只是‘合’或者‘离’所表现出的形势,以及因此发生的效果和产生的意义,其他方面的东西似乎不存在。
“注意!我说的是‘似乎’,而不是说‘没有’。
“‘合’跟‘离’是相对的。那么,中国古人为什么要这两种对立的运动形式摆在一起看问题呢?所以这就是战事中完全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情形。
“所谓‘合’,简单地说,那就不是孤军作战。所谓‘离’,简单地说,根据战事发展变化的情势而散。‘合’、‘离’相济,达到能屈能伸游刃有余的境地,达到聚散自如而不仅仅拘泥于形式的境地,因此达到歼灭敌人保护自我的最佳效果,那么‘合’、‘离’置于一处,正好能把问题反映清楚!
“‘合’与‘离’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各路人马相互支援是应该的但要根据战情的需要,各路人马分头作战是必须的但是根据战情并不是刻意的。
“因此‘合’与‘离’既包含有战略的成分,还包含有具体的战术性。‘合’是‘离’的必然需要,‘离’是‘合’的必然要求,二者具有相互铺垫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存在主次的转化关系问题而不存在谁就是主谁就是次这样的孤立性的问题。不过总体上说,‘合’所占据的位置关系要相对顶尖一些。
“因为有‘合’,才不见一盘散沙或者乌合之众。因为有‘合’,我们这个宇星系合众国才不至于四分五裂。因为有‘合’,玉皇大帝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有‘合’,我们才有实力去进军彝连山剿匪。因为有‘合’,我们才有消灭贼匪的信心、力量和决心。因为有‘合’,我们才有面对困难而无所畏惧的必胜的信念!
“中国古人说的‘游军’是什么意思呢?概括而言,‘游军’就是机动性部队。一般而言,这种机动性部队是作战中的集团军大部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当然,也有其他特别类型的情况出现。譬如,在中国的战争史曾经出现过什么‘游击队’、‘民兵’等,他们都并不在大部队之列,但是他们却实际上实实在在地充当着打击敌人的强有力的‘游军’这个角色。
“‘游击队’和‘民兵’在中国战争史上出现的时期,也是地球上的中国人的志气表现最旺的时期,拿小米加步枪去对付人家的洋枪洋炮,那,相当牛X得很!
“所以,各位,请万万不要忽视‘游军’的存在以及‘游军’存在的意义!在进军彝连山的过程中,要更加防范敌人‘游军’的出没。
“朋友们,我估计,彝连山上的贼匪很有可能就会利用‘游军’来破坏我们的进攻,来刺探我们的情报,来协助他们的主力部队捣毁我们的后备给养及破坏我们的战地医院等。
“所以我建议,进军彝连山要形成合力之势,做到过后一遍净。必须执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实话告诉你们,我也不愿意实行‘三光政策’,但是匪贼不死我们就得流血,这就不怪我们不仁道!
“再者,我建议,我们在进攻彝连山的时候要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逐渐缩小匪贼的控制地盘,从而达到使匪贼跳崖自死的境地!
“好!书归正传。地球上的中国古人是这样反映‘游军’在战争中的形势、地位及其作用的!他们说,‘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
“中国古人说‘游军’,文字了了,但是以‘动’伴‘静’说却反映出了‘游军’存在的重要性,具有普遍性的积极意义。请各位注意加以领会和理解!
“我提到的‘金’,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金革’。
“‘金革’,也即指挥军队进与退的具有代表性和形象意义的工具。譬如我们的幡旗,譬如我们的号角,这都是有代表性并具有指挥作用的工具。我们的幡旗指到哪里,我们的军队就打到哪里。我们的号角声可以发出激越的、忧郁的、长的、短的等声音,借此声音,我们的战士可以知道进退。
“所以,中国古人提到的‘金革’跟我们现在的幡旗、号角的意义是一样的。中国古人说,‘金有五,革有五。退则听金,进则听鼓。鼓以增气,金以抑怒。握其机关,战不失度’。
“指挥的统一,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指挥权在哪里呢?就在在座的诸位手里。假如你指挥不当,战事失利,那你牺牲在战场上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你们要千万不可忽视自己的指挥权的存在和指挥的重要意义!
“‘鼗鼓’。‘红尘战深,白刃相临。胜负未决,人怀惧心。乍奔乍背,或纵或擒。行伍交错,整在鼗音’。‘麾角’。‘麾法有五,光目条流。角音有五,初警末收。麾者指挥,角者警觉。临机变化,慎勿交错’。
“我认为,‘鼗鼓’和‘麾角’都是军中起发号施令与指挥作用的具体东西,跟‘金革’的作用与意义相仿,只不过它们三者使用的时间、场景,以及它们彼此作为代表施令物需要产生的效应有具体区别罢了。对这三者,我不再一一分解,因为它们已经不再适合我们。它们仅存在于古代的中国个别军队那里,而且对当时中国的所有军队都不产生普遍的影响性,也许当时中国的极个别军队仅仅以打口哨所产生的音效就能起到积极的指挥施令作用。
“如果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研究‘鼗鼓’、‘麾角’、‘金革’方面,那我们简直就像在研究马尾巴的功能!
“‘兵体’就是总的用兵之法。
“总的用兵方法是什么呢?也即‘上兵伐谋,有下用师’。这样的兵法意识跟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提出的‘谋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武在其‘谋功’里以列举的方法明确地说明了用‘谋’的重要意义和积极效果。孙武是这么说的,‘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孙武就兵法讲得好不好呢?很好。但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谋功所能济事的,还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盘踞在彝连山上的匪首冥顽如石,对玉皇大帝府的说降油盐不进。所以,玉皇大帝府不得不举我们的天兵天将去剿灭他!
“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努力,将彝连山上的贼匪彻底干净地予以剿灭!
“我预祝大家得胜而返,凯旋而归!”…………
下接“第三章彝连山异灵备战志(中)十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