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永 第一卷 第六章 贼寇来袭

作者 : 清慢

天色灰蒙蒙的,细密的小雨从天空中滴落,大雾将整个汝南城都笼罩在了其中。

新春伊始,第一滴春雨到来,让今年的百姓均松了一口气。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雨降下后,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丰年了。

汝南郡城中,经过千年黄巾一闹,百姓十去七八,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但也只恢复了十之三四。

此时已是黄昏,大街上,行人稀少。一辆马车颤颤悠悠地行入了城门。

“陆鸣啊,就在前面的醉仙居停下来吧,时候也不早了,我们就在外面吃吧!”马车路过一家酒楼时,董永的声音从马车中传来出来。

自从傅老爷选择董永提出的第二策后,董永开始忙碌起来了。从赎买土地到城北开耕,都是他亲手操办。本来这些事情应该是傅小姐操办的,但自从傅老爷那老头儿提及将女儿嫁给自己的事情后,傅小姐就没再出现过。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

董永下了车子,进了醉仙居,抖了抖肩上细雨珠子。

门口的小二见当先一人锦袍玉带,穿着华丽,顿时知道对方身份不低,急忙迎了过来,陪着笑脸说道:“二位客官你们是来用饭的吧?快快里面请,里面请!”

“嗯。”董永轻轻应了一声,随那小二走到的阁楼之上。

此时酒楼中也没有多少客人,稀稀两两坐了四桌客人。一桌是一位中年文士,此人身穿一身青衣,神色颇为疲惫,面前一壶浊酒,三个小菜。一桌是一位老者,六七十岁年纪,面容清癯,旁边跟了一个蒙面少女,他们不远处的一桌是四位彪形大汉,虽然吃着饭菜,却时刻警惕地望着四周,瞧那模样和架势,似乎是那老者和少女家中护卫。令一桌则是一位彪形大汉,面前一大盘牛肉和一坛酒。那大汉也不理其他人,正在埋头苦吃。

陆鸣道:“小二,把你酒楼中最好的酒菜端上来。”

董永摆了摆手,道:“不必了,随便吃点清淡的吧!来福,你也坐吧!”

“是,表少爷。”陆鸣点点头,他跟最这位忽然冒出来的表少爷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知道对方的性子比较随和,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傅老爷决心要将女儿嫁给董永,自然要帮董永弄一个体面的身份,便认了董永为侄儿。

“主仆同桌,成何体统!”那老者年岁已高,食量不多,吃了些许清淡的饭菜后,就停箸不食。见陆鸣坐下后,忍不住摇了摇头。

董永眉毛一挑,道:“敢问老先生,主仆为何不能同桌而食?”

“竖子无知。”那老者一愣,似乎没有料到董永会出言反驳。

“老先生或许看不起他们。但前年春季,就是老先生口中的这些奴仆贱民,将偌大社稷,搅得一塌糊涂,岌岌可危。”董永淡淡的道。

那老者撇撇嘴,道:“黄巾蚁贼,跳梁小丑而已,何足道哉。此时还不是一样被朝廷扑灭。”

“真的吗?”董永淡淡一笑:“别的地方不谈,就在汝南城北面两百余里的山林中,有七万贼寇。而汝南城中,仅仅只有两千兵士。太守大人正为此急的团团转。招募了三千乡勇。但新募之兵,又岂能上阵。除此之外,各路诸侯,拥兵不肯散去,口中虽然不说,但其心昭然若揭。老先生还以为黄巾蚁贼,真的是跳梁小丑吗?”

那老者本有些不以为意,但越听越是心惊,肃容问道:“小子唤作何名?”

“你我不过是路人,相逢又何必相识。这名字不说也罢。”董永随口应付一句,恰巧小二送来饭菜,便为自己斟了一杯清酒,先喝了一口。这清酒度数不高,仅仅在七八度左右,入口和饮料差不多。但那时的人,也就爱喝这般清酒。烈酒是后来北方少数民主统治中国后,才渐渐流行起来的。这也算是时尚的变迁了。就比如说现代二十世纪流行的歌曲,八零后和九零后却未必喜欢一样。

他不愿说出名字,但那老者却又不愿放过他,口气中倒多了几分慎重,问道:“年轻人,你对当今天下,如何看待?”

董永看了这老者一眼,他本想直接说,汉朝也没有几年天下就亡了,但转念一想,自己如此诽谤朝廷,这老者就算不会说出去,但这酒楼中,可不止老者一人,万一被官府的人听去,给自己定一个大大的罪过就糟糕了,眼珠一转,道:“我怎么看,很重要么?如果你想听什么话,便问那位先生吧,他似乎有话要说。”

中年文士见那位老者看过来,微微一笑,道:“我之言,老先生未必肯相信。不说也罢!”

“畅所欲言便可。”

“大厦将倾!”

“啪!”老者气得胡须直颤,豁然站起,昏花的老眼忽然暴睁,一拍桌子,指着那中年文士,怒道:“竖子,竖子,竟敢说这种大逆不道之话。若是十年之前,我必将你下狱问罪。”

中年文士丝毫不为所动,淡淡一笑,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先生饱读诗书,难道不知此言?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二世而亡。这位小兄弟只怕心中也有此念,只是不愿说出此事,让我来说罢了。”

老者默然许久,重新坐回了小榻上,轻叹一声后,问道:“可有解救之法?”

中年文士道:“正如这位小兄弟所言,如今各诸侯不愿交割兵权,拥兵自重。其野心早已然被黄巾贼寇挑起。想要平息他们的野心,岂是安抚能够做到的。哼!其实,若前年朱儁将军肯听我一言,天下现在早已乱了。”

董永专心吃菜,听两人言语,三言两语,就道出天下大势,虽说具体的说不出来,但亦让董永心惊不已。稍一犹豫后,调出了两人的简单数据。因为到了三国,想起玩过的三国游戏里面的数值,他也就将晶片界面设置了一个简易的数据组。

姓名,不明;勇武:15;智谋:230;内政:150;道德值:200;诚信值:150。

嗯,这么高的道德值,应该是什么当代大儒之类的,还是清正廉洁那一类。不过这智谋数值很高啊,傅老爷子和自己才50多,傅小姐高一些,也才80多。

二百三的智谋,他会是谁呢?

这么大的年纪,汝南又靠近荆襄之地……难道是那位自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

念头刚一闪出,又摇了摇头:不像。这老家伙看着一副快要入土的模样,跟司马徽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的老神仙的模样差多了。

哦,对了,好像孔明隐居的地方还有一个汝南的叫孟什么的,刘备去拜访他的时候,也是七老八十的,不知是不是他?

再看那中年文士。勇武:24;智谋124;内政:93;道德值:113;诚信值:43。他的数据虽然比董永自己要高,但也只算是平平,董永一时倒也猜不出对方是谁。

汝南北面百里之地就是颍川,而颍川在三国时期,出了名的盛产才子之地,与襄阳一南一北呼应,郭嘉、荀彧、荀攸、戏志才等等,这些人都是从颍川书院中走出。这人倒有可能是从那里而来。

再看那大汉,勇武:160;智谋30;内政:20;道德值:120,;诚信值:80。

嗯,终于找到个比老子没脑子的人了。不错,不错,如果有机会的话,倒可以好好结交一下。

就在他思索之时,一骑飞骑绝尘而去。

老者指着那骑兵,问道:“兀那小子,你可能猜出他所为何事?”

“还用得着猜吗?那里都燃起烽火了,自然是贼寇来了。”董永撇撇嘴,一指远处城墙,扭头对陆鸣道:“我们赶紧回去吧!”

董永从未见过真正的烽火,但在电视上也看到过不少,也知道烽火点燃后意味着什么。受到后世教育的影响,董永对于黄巾起义的感官虽然很不错,但关键问题是,现在他的阶级立场已经改变了。

他已经从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蜕化成了腐朽的、堕落的、无可救药的资产阶级,嗯,或者说是是万恶的地主阶级更确切一些。

董永丝毫不怀疑,此时此刻,黄巾士兵若见到,肯定会冲上来将自己大卸八块。所以,还是赶快逃回傅老爷家中,逃命要紧。

“是,是!”陆鸣见到烽火后,心中亦是惊骇不已,急忙站起身,唤来小二,付了银钱。两人就要离开时,那老者忽然道:“且慢,小子,我看你颇有才华,可愿跟我到太守府中一行?”

“小子这点小聪明,当不得真。太守府中,人才济济,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老先生,告辞了!”董永站起身,抱了抱拳,与陆鸣一起,迅速离开。

虽然他已然料定贼寇必定会来袭,但却不想是在这春雨之日,这可不是打仗的好天气。迅速赶回傅府后,直接找到了傅老爷子。

傅老爷正在吩咐人收拾行李,见到董永后,便道:“贤侄,你回来得正好。刚刚接到前方战报。贼寇今日中午,趁机攻取了安阳县。大军随时可能攻袭郡城。我们赶紧离开此地吧!”

董永问道:“可是那伏牛山中贼寇?”

傅老爷摇头道:“不是。是飞燕贼子。有一万三千多人,且多是骑军。虽然不善攻城,但难保他们不会联系伏牛山中贼寇,那时汝南城可就很难守住了。就在刚才,陈太守派人来找我,商议守城之事。”

董永听得心惊,一万三千多人的骑军,再加上伏牛山那里,怎么都能拉到三四万人,郡城内只有两千守军,二十比一的比例,这仗哪能打得赢。除非曹操、诸葛亮他们在这。

正欲让傅老爷赶快离开时,忽然转念一想,对了,那还有个智力两百三的老头去了太守府呢,也不知道这人是谁。这么高的智力,守城对付那些黄巾,应该不是太难。

那到底是走,还是留呢?

董永沉吟片刻后,一咬牙,问道:“老爷子可曾派人打探过其他几家的意向?是愿意留在此处助陈太守守城,还是离开?”

傅老爷道:“还未曾打探过。不过汝南城中除了孟氏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士族世家安身此地了。城内只有一些富商。但商人逐利,想来他们应该也是要离开了。这汝南城多半守不住了。我们还是速速离开。”

“那陈太守那,老爷子准备怎么回复?”董永问道。

傅老爷道:“这事容易。我派人令二三十个家将去助陈太守就是。”

董永摇头道:“老爷子,请听我一言。商人逐利,但若避开朝廷,无论如何,赚的都是小利。如果傅老爷此事不助陈太守的话,日后只怕很难在汝南立足了。”

傅老爷闻言一愣,疑惑地望着董永,不明白他的意思:“那贤侄的意思是?”

董永问道:“老爷子家中可出多少家将?”

“家中还有家将八百,丁奴三千。不过丁奴有大半不在城中。贤侄的意思是,我们帮助陈太守守城?”

董永想了想,这半月来,用田地换取,已经吸纳了五千多流民,除去老弱病残之人,能聚集起的人数,应该在两千人左右,便道:“老爷子,田庄那应该可以聚两千人左右,这些人稍作训练,帮忙守城应该不成问题。老爷子如果相信我的话,可以交付我五十家将,我带这些人去见陈太守。若能守住城池,陈太守感念傅老爷相助之情,必定会有所回报。老爷子可带人往汉中、益州去避难。等我处理完此处田地,自会带家财赶往益州,与老爷子相会。”

“既然贤侄有此心,我傅家便常驻汝南了。”傅老爷稍作犹豫后,肯定地道:“我便交予贤侄一千丁奴和五百家将。”

董永愣了下,劝道:“老爷子,汝南城如今极为危险,还是速速离开此地为好。”

傅老爷道:“无事。我去年命人在地下挖了一个密道,躲藏数百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董永最新章节 | 三国董永全文阅读 | 三国董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