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最初古热西都并不想这么做的,但见西海乌龙杀死了羌王乌比能,他顿时血往上涌了起来
他古热西都跟随乌比能东征西战、出生入死多年,多少次救乌比能于水深火热之中,又多少次鞍前马后的跑前跑后,更有多少次不分昼夜的打理着宫廷内外的事务
其实这么多年下来,没有人比他古热西都再熟悉宫内宫外的事务了,虽然古热西都身为一武将,说的具体些就是一西羌的“管家”,但他这么多年所积累的经验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对于西羌这个国度的生存之道,除了乌比能就是他古热西都了
说着多干吗?说这么多的废话何用?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澄清一点那就是古热西都并不是出于自己的野心才要兵变的,那么又是什么让他做下如此背上千古骂名的事呢?
不是别的就是他胸怀西羌,出于西羌的前途考虑才让他做了如此的决定,在他看来如果乌比能被杀死,西羌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担当羌王的角色了,当然除了他。如果他不发动兵变的话,那么西羌定会四分五裂开来,但那时祖宗经营了几百年的基业就将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
就是杨秋、秦易这样的汉人也一同入主了西羌并担当要职,他更加不能看到汉人做的西羌的天下,这就更加决定了他要在西羌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当然他发动兵变之后未必就风平浪静、万事大吉,但凭着他的能力以及在西羌多年的影响力,会很快收拾这残局,让事业蒸蒸日上,进而雄霸四方
要说古热西都有野心的话也是出于公心,他要做的是带领整个西羌走上更加辉煌的明天。因为他一直觉得乌比能随着年龄的增加各方面的事情都显得力不从心了,而他古热西都年轻气盛又有经验,如果执掌西羌定会创下一番伟业,古热西都曾经一直这样想着
话又说回来古热西都为什么安排那么多的自己的心月复在护卫军呢?其实这就是个官场的通病了:在官场一个人的位子坐久了尤其是高层的,自然而然的党羽也就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具有普遍规律的潜规则,在用人的艺术上都喜欢安排自己比较信任的人担当重任,随着日积月累,这个高官在位的时间越长,他手下的党羽也就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体制下,又放在军队里,如果摊上个拥兵自重的领导,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古热西都担当护卫军统领、大内总管这一职务已经10余年了,自然而然的他手下的幕僚也就多了起来
所以当得知乌比能没有死以后,古热西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的那帮手下护卫军旧日同僚,怎么不倒戈在他那边呢?古热西都仗着年轻气盛利用这次兵变的机会将乌比能换掉,同时铲除异己杨秋等人,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他想的没错,命运也给了他这次机会,只是一切没有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杨秋、秦易将他的这个美梦彻底的掀翻了
古热西都的背叛虽然是一个悲剧,但却让乌比能着实的伤了心,这个跟随自己鞍前马后多年的视为己出的爱将在最关键的时刻居然背叛了自己,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一次多亏了杨秋和秦易这两员西凉来的猛将,拼死相助,要不自己早成了刀下之鬼了,如今俩人都已身负重伤,待他们伤好,在考虑分封进爵的事吧!
当下自己身边没了大将,杨秋、秦易两员汉人猛将也已身负重伤,如此国家危难之际,身边不能没有良将,尤其是需要羌族首领担当的良将,至于杨秋和秦易虽然为自己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毕竟是汉人,觉不能委以重任,古热西都就是一个例子,羌人如此,汉人就更加难以让人相信了
如今自己身边已乏良将可用,好在比较幸运的是杨秋和秦易都已身负重伤,当务之急是赶紧召回外面的护国大将军巴图,这把图一直在西羌西方镇守着,针对的是西域各国,但数年来西域各国几经战事,纷纷衰落下去,根本无力东进了
所以将巴图撤回来对于西羌的西部边防影响不大,他的这个位置可以寻求一个一般的将领可以代替,西羌现在最吃紧的还是东部也就是汉人,来自东方的威胁要远远的大于西部,所以将巴图撤回来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巴图生性耿直,已过不惑之年,家中历四代臣子辅佐西羌多年,可谓是出身良将世家,而且武艺超群,力大之极,武力不在古热西都之下,虽然古热西都一直号称是西羌第一勇士。
想到这里,乌比能连夜捎信给巴图,五百里急报奔向巴图
与此同时乌比能开始考虑杨秋和秦易的问题
杨秋和秦易身为汉将,勇猛之极,虽然眼下归顺了自己,也只是权宜之计,这两个人都是有野心的人,如两只猛虎,留在身边迟早生变,而且皆为汉人,不能不防,眼下召回了巴图,西部空缺出了位置,乌比能思虑再三,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什么妙计呢?就是召回巴图,让杨秋和秦易其中一人去镇守西方,代替巴图的位置,将杨秋和秦易分而治之,这样一来巴图的位置不但有了合适的人选,几员大将的权力也得到了制约,分散了他们的力量,这些人也就没有了称王称霸的实力
至于该叫谁去接替巴图的位置呢?杨秋沙场宿将通晓带兵之道,而且武艺也很超群,前番就是因为手握重兵,造成了拥兵自重最后得以谋反,前车之鉴,如果这次再要发兵与他,他是不是将要重蹈覆辙呢?
再说那个秦易,有万夫不当之勇,无人能敌,乃是一员悍将,但作为一个年轻人还是缺乏军事斗争的经验,根本不懂得权术方面的东西,所以如果让他去镇守西部应该不会造成用兵自重的局面
但转过来又想,这杨秋虽然深谙带兵之道,但却是西凉人,对于西域的事情不是十分的通晓,当然对于西域也就不存在什么关系网链之类的,西域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地域
而这个秦易就不一样了,他出生在西域,本是西域的人氏,通晓西域的情况,而且据说还担当过乌孙国的大将军,自己的家乡在楼兰,对于西域是有感情的,如果让他镇守西都,情况也许会变得复杂的多
但转过来再想,西羌要在自己的手里达到辉煌,就必须挥师东进,即使夺得不了中原,也要荡平西凉,扩大自己的领土,要征战就要有良将才行,杨秋深谙兵法、秦易武功盖世,两个人都各有千秋,皆是作战的好手,只可惜二人身为汉人,自己怎么也不能同时重用啊
乌比能左思右想,在二人中到底该留下哪个辅佐自己东征西凉呢?
杨秋深谙兵法,熟悉带兵知道,在战场上尤其是两军作战方面都是行家里手,而且他这么多年呆着西凉,熟悉那里的地理环境,哪里能够埋兵布阵,哪里可以设伏,哪里可以火攻这些他都应该通晓的狠,而且对于西羌的各个城池的特点也十分的熟悉,如果启用他的话攻打西凉自然轻松的多了
秦易呢?此人虽然年轻但身手不凡,战场上几乎没有对手,可以说无论在西域、西凉、还是西羌几乎没有遭遇过对手,简直是个无敌英雄了,两军对阵,大将先行,尤其是两军阵前,大将间分出胜负,几乎就决定了整个战役的输赢了,但从这一点来讲秦易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两个人孰轻孰重?乌比能怎么想,怎么琢磨都是欲罢不能,人才如此可贵,自己却必须割舍一方,如同心头上割肉啊!但这个决定必须要下,如果自己心慈手软的话,那将来西羌的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杨秋、秦易两个人的优劣点都已经琢磨的差不多了,如果但要在他二人之间下个决定还真的挺难的,既然在他们二人中难以分出,就要考虑考虑西凉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