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队每次出征之前,都要检阅部队,这时候部队就要把自己的装备晒出来,如果其中有遗漏残缺,那么就要受到处罚,因此蒙古军队的战斗状态,经常是保持完好的。
反观欧洲军队,不用说军略、战术远远不如蒙古军队,就连这些细节的军备、侦察、补充等等,也是远远不如蒙古军队。
欧洲的陆军,主力是重骑兵部队。重骑兵一般是各级封建领主,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配合必然是不行的,平时各自在自己的封地里,虽然每年有各级领主组织的下属骑士的比武大会训练单兵格斗能力并选拔优秀,但是这样的职业军队,其战场上的适合能力,却反而不如蒙古军队的平时民战时兵的非职业军队。
陆军里人数最多的就是步兵,但是欧洲的步兵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和农奴,不但训练低下,而且很多人负担不起武器的费用,在作战时只能拿着根木棍就上战场。虽然到十字军东征的时候,由于与中东阿拉伯的作战,使欧洲人明白到步骑协同要比单独使用骑兵优越很多,但是出于欧洲的传统背景,专业的步兵职业军人还是没能发展起来,职业军人们——各级封建领主大小骑士,都更愿意骑着马而不是靠双腿跑步。只有在北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等地,才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兵是职业步兵。因为雇佣兵没那么多钱去买马。至于海军,蒙古入侵时的欧洲海军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威尼斯、热那亚和拜占庭帝国、阿拉贡王国和阿拉伯人有点点海军在小打小闹,欧洲军队的兴起,还要等蒙古人撤走后再过200年。
说到重骑兵,中重骑兵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兵种。欧洲人是笨了些,但是不能用欧洲人的笨来当作标准。每次看到网上有人在分析什么重骑兵打不过轻骑兵,什么轻骑兵使用弓箭是重骑兵的克星时就想笑。重骑兵无非就是重装铠甲,欧洲人笨到骑兵不会用弓箭,可谁规定重装骑兵就不能使用弓箭?看到某些网上文章大言不惭地把骑兵分成配备弓箭的轻骑兵和不配备弓箭的重骑兵来对比出洋洋洒洒一大篇,就不禁想问,重骑兵配备弓箭难道要上军事法庭?难道要处死刑?谁规定重骑兵不能使用轻骑兵所使用的弓箭?相等距离下互相对射,是轻骑兵伤得重些还是重骑兵?如果重骑兵这么没用,还会在历史上出现么。欧洲的骑士们笨,但是别拿笨后果来当结论嘛。好了说回我们的主题。
欧洲军队使用的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十字弓,一种是长弓。十字弓在公元前的中国曾经流行过。而长弓却是当时刚发明的,其射程可以远达360多米,是十字弓的两倍。在他出现之后,便迅速取代十字弓。不过长弓的真正成名,要等蒙古撤兵的几十年后,才开始在英国装备起来。欧洲军队的其他武器跟罗马军团和中世纪早期并没有不同,战斧,长矛,骑士枪,盾牌,长剑。新增加的是欧洲戟,欧洲戟是在长矛的基础上加个斧头,使长矛既可以刺,也可以砍,加大步兵的作战能力,不过当时注重步兵的,只有被北意大利城市雇佣的瑞士戟兵。防具补充一下,欧洲步兵没有防具,装备不起,而骑兵多数是用锁子甲,锁子甲重而防护能力并不特别好,因此也有部分贵族在外面再裹片甲,里面再衬皮甲,一个装备绝对完善的骑兵,可以满身插满箭而不受伤,不过,他也别想骑马冲锋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里盔甲的这些成就,使得原先作为军人标准装备的盾牌,开始慢慢退化和退出战场,盾牌的面积开始缩小,步兵的大方盾变成了小圆盾,而骑兵更是干脆变成了带花纹的三角盾,并且完全成为了一种装饰品而不是防具。盾徽、家徽、纹章学、贵族制度,也就相应的建立或成熟起来了。
中世纪欧洲的战略,除了拜占庭帝国之外,全部可以忽略。拜占庭上承罗马希腊,中间又根据与阿拉伯人多年的战斗经验而修改,从军事理论到军事著作,一直到兵力动员、战区划分、作战时机、作战方式等都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相比之下,中西欧就毫无战略可言了,不但没有任何军事理论的提出,没有任何军事著作的出现,甚至连如何协同作战的模式都没有。西欧的骑士制度决定了这些骑士平时是不可能在一起训练的,因此他们只会单打独挑,只是在战争的时候才临时集结起来一起去打仗,完全就是一群散兵游勇。所以欧洲中世纪唯一可以算得上是军略的东西,就是制定了他们的动员集结方法,如何保障后方军队的人员的征集,兵力的集结,往前线的机动,当然也就要求边境要有一定的要塞地域,能够应付别人的入侵,给后方集结兵力取得时间,这点是因历史不同而产生的军事思想的不同于我们东方的地方。在当时的生产力规模下,这套方式完全是没有什么大作用,但是放到拿破仑时代之后,以及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就确实是国家动员的标准了。
欧洲的另一个特色——城堡,也造成了欧洲军队在蒙古军队前面的失败。欧洲的城堡通常并不大,然而十分坚固,耸立到现在而不倒塌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欧洲的军队是作战时临时征召,一般时间不能超过几个星期,因为会有农忙时间,而且每个领主也得回去自己封地处理各种大小事务。而雇佣兵的花费非常大。这样就使得欧洲的封建主们打仗时,除非有极大的耐心和财力人力,已及坚决的决心去攻占某座城堡,否则便只能在围攻一段时间之后撤军。因此,欧洲的领主们在面临外敌时更喜欢先待在城堡里来消耗敌人,等敌人不得不退兵时才发起攻击,所以这段时间虽然欧洲的大小战争不少,真正的野战却很少,而蒙古人恰恰是野战的高手。蒙古人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决心来围困一座城堡直到它被攻破或投降,欧洲人出战不能取胜,困守也最终在物资耗尽后归于失败,在蒙古人面前是处处受制。
1236年蒙古军越过乌拉尔山,灭保加尔汗国,1237年进入东北罗斯,先后攻占梁赞、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特维尔、莫斯科等城.
1239年蒙古军南下,1240年涂炭基辅,1241年又灭掉加利奇一沃伦公国,然后转战波兰、捷克、匈牙利,1242年退回南俄草原.
蒙古比北俄罗斯偏南,但更冷,蒙古小马的耐寒能力也不是俄罗斯马匹可以相比的。而大迂回作战是蒙古人的看家本事。如果对比后世的德军与法军,蒙军的策略太老练了。
首先蒙军对俄罗斯地理气候的情报非常熟悉,他们在进入俄罗斯前,主要通过商人与小规模战斗了解俄罗斯,并把当时正在中国指挥作战的熟悉东欧情况的老将速不台调来作为总指挥。
蒙军在俄罗斯近四年时间,发动两次战争,每次战争后都到南俄与喀山休整一年的时间,这是彻底的休整。令人奇怪的是蒙军越打越多,因为在休整期间,大量的南俄与喀山地区的人们进入蒙军。
蒙军进入俄罗斯是12万骑。征服俄罗斯后,蒙军主力部队贵由部与蒙哥部因为窝阔台的命令而返回蒙古本部,但由俄罗斯最后进入东欧的蒙军竟有15万骑之多.
窝阔台这时候招回大军自有他的用意,对拖雷动手的日子来了.
对于惯于征战的蒙人来说。用几年时间来打仗。是很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看着身边的战利品。每个战士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知道自己回到草原又将接受众人的和羡慕。
世界上有比带着大战利品回家还快乐的事情吗?
这些蒙古战士一致认为是没有。同样的。快乐的他们也没发现身为他们最高统帅的窝阔台大汗已经很久没有在他们面前现过。但那顶被几十头壮健战马拉着金顶大帐。一直在跟随着队前进。所以没有人怀疑他们的大汗出问题。以为他只是不想出来而已。
虽然这些战士-很遗憾。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相比于知道窝阔台奄一息的消息。这种掩饰反到是种迫切的必要。
天色还未黑。金大帐内就传命令:原的扎营三天!
对个有些突兀的命令。千夫长。百夫长们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忠执行了军令。只少数万夫长面色忧虑的聚集到金顶大帐外。询问着什么。其中就有拖|。当看到一脸忧的耶律楚材帐里面出来。拖雷第一个上前。低声问道:“中书大人。大汗病情如何-”
耶楚材面色极为沉重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大汗让你们进去。也许是想叮嘱最后的遗言吧!”说完又叹了口气。还别有深意的看了拖雷一眼。
拖雷听的惊。顾的其他。径直登上金顶大帐而其他高层将领也跟着走了进去。耶律楚材看看四周。现大帐周围都是老营中的宿卫。外围就是怯薛军。顿时放下心来。转身走进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