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韩氏遥助
虽然汝阳城在这场大雨中算是躲过了灭顶之灾,但是新蔡、遂平却是遭了灾,不过好在粮食已经成熟收割完毕,就是晾晒上出了点问题,但绝非致命。不过王景范从韩慕雪的来信中得知,京师开封又再一次的被泡在水中,大雨突袭京师开封所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就连欧阳修家中也是下泡上漏被弄得焦头烂额。想想一个正是圣眷正隆的翰林学士家中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平头百姓的家,一时间京师开封城中一片惨象。
王景范虽然不知道京师开封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从韩慕雪的信中也是可想一二的,庆幸的是他所购置的宅第受灾并不严重,这也是他当初就已经顾忌到了开封到了夏季多半会被水淹的结果。自从购置下来之后便一直整修不停,虽然还是免不了泡在水中的结局,但至少主要的建筑都是无恙的,更没有漏雨的情况。
即便自己家中所遭受的损失并不严重,王景范还是立刻回信让韩慕雪陪同丈母娘搬到白沙书院的宅院去,至于岳丈韩缜和三伯韩绛官职在身住在城外不方便便由得去了——京师被泡在水中,各种污物死猫死狗漂浮在往日繁华的大街上,加上天气这么炎热,搞不好便是一场瘟疫,家中虽已早备下各种药物,但这瘟疫一起可不管你富贵贫贱,出了意外可是不妙。
王景范写好信之后也没有指望那官府的邮驿,而是派专人立刻骑马日夜兼程前往开封去送信。将信件送出之后,便立刻拜访知州孙瑜。通判厅充当了一把滥施刑罚、蛮狠不讲理的通判之后,知州孙瑜也不知是如何想的,没有半点动静,似乎他认为出现这种事情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正应证了当初他对身边人所嘱咐的那样莫要怠慢通判大人之语,那些那他的话当耳旁风的吏员在通判厅中死里逃生之后都是唏嘘不已。
不过有一点让王景范颇为玩味的是,自己在蔡州所作所为似乎在京师开封的韩绛兄弟都是了如指掌,当初赴任之时岳丈兄弟两人曾言自己到了蔡州之后,自然会有人暗中协助他,只是王景范没问他们也没说。而随着韩慕雪的信件一同到来的便是三伯韩绛的信,信中倒是非常高调的评价了他的作为,并且还笑谈他与王珪真是师生缘分——当初王珪中进士时恰好二十三岁,授官之时为通判扬州,结果扬州上下官员也都认为王珪是孩子怠慢他,结果王珪抓住一个机会将一名军校依军法治罪,这与王景范通判厅立威异曲同工。
王景范也并非是迂腐之人,他与韩氏联姻虽并不是图那岳丈家的权势,但也不会舍近求远,只是自己要做的兴修农田水利的事情并非是一蹴而就。自己心中也只是有个大致的想法,要回岳丈这封信还需要细细思量之后才可动笔,否则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太过月兑离实际,一来给岳丈造成麻烦,二来也会让人笑话自己不通实务。
在得到通禀之后,孙瑜依旧在中厅台阶上等候,直到王景范走进院落的时候他才步下台阶向前走了两步——这似乎也是两人之间一种相互的默契,王景范从不身穿官服去拜会孙瑜,而孙瑜也只是按照长者对后辈的态度来接待他。毕竟按照太祖皇帝当初设置通判的初衷,通判和知州便是一对天然的敌人,两者的权利绝大多数都是重合的,只是通判偏重财权,知州偏重治权。自通判这个职位诞生以来,只要两者官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通判和知州能够和平相处的例子极为难得,相互打小报告的例子比比皆是。王景范也是遵从了这个要点,只是在到任的第一天身穿官服前往知州府拜会过一次孙瑜,后面便是没有再穿官服去过知州府一次,要去也是因为公事而去。
“见复,朝廷的公函老夫也看过了,不止是蔡州遭受水灾,临近的襄州、唐州、邓州、随州都有溃堤之事,远处的金州等地的消息可能还要过几天才能传来……大水之后必有大疫,遂平倒是好说一些,新蔡虽未筑城但县城亦是被水淹的很严重,官私房舍塌毁大半,若是日后十来天都是如此炎热,那瘟疫一起便是一场无妄之灾……不知见复有何良策?”孙瑜在厅中听完王景范的来意之后,叹气说道。
王景范苦笑的答道:“在下也只是想到了这种可能,但是有何解决之法却无半分良策,也只能是先从外地采购药材,提前安排好大夫,一旦有疫情断然将病患隔绝在一处……”
孙瑜也无奈的说道:“这些虽是老成之言,然现在抢先下手也好过事到临头慌乱,明日老夫便与见复联合签押行文予各县……”
“大人,这段日子在下在这河堤上也待了不少时间,这汝河水患一来固然是堤防年久失修,一来也是因为河中泥沙堆积淤塞河道所致……在下以为每年一到夏天便准备沙袋巩固河堤也不是常法,几年下来所耗也未必比那重修河堤少多少,二来只有千日捉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王景范试探的说道。
孙瑜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睛中射出莫名的目光说道:“见复,老夫亦是认为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只是老夫年近七十对这堤防水利之事已是有心无力,若是见复有心,老夫自是鼎力相助……”
看了看孙瑜那没有表情的脸庞,王景范心中暗骂一句:“老狐狸!”不过这水利之事最是麻烦,就像开封府包拯借着大水疏通惠民河河道将那些中官势族的亭台水榭拆了个一干二净是一般的——开封府的惠民河有中官势族的亭台水榭,而蔡州汝河与鸿河水两岸亦是有地方土豪的田地,并非说这些田地都是土豪侵占,但他们从中作梗是少不了的。
“多谢大人,有大人这句话在下就放心多了……”王景范心中虽然将孙瑜家中的女性问候了一遍,但是还是要笑脸感谢——没有对面这个老头的允许,他这个通判除了在自己政务范围内有自主权之外,什么都干不了,而属于自己的地盘恐怕也只有向皇帝打小报告,这是他不屑为之的,况且孙瑜也有向朝廷告状的权力,知通不和虽是常事,但若闹得满城风雨那就只能说明两人实在都不是混官场的料。
孙瑜笑容满面拱手说道:“见复能够有心为这蔡州百姓造福,老夫自当是鼎力相助,老夫年华垂暮却据此郡守之位实在是惭愧的很……”
“大人宝刀未老,家岳曾多次言及大人刚正不阿、善提携后进之举,能与大人同地为官实在是在下之幸……”
“既然见复要兴修水利,可是有何办法?”一番客套之后孙瑜倒是主动回到了这个话题。
王景范摆手说道:“在下来蔡州尚不满两个月,行止不过这汝阳一地,又安敢谈及兴修水利之章程?不过在下倒是将汝河与鸿河水相关的过往文牍都读过一遍,也请教过一些河工,大致有个粗略的想法……”
“哦,这也实属不易了,毕竟时间尚短,见复还要忙于公务,前段时间汝河水患若非见复一直奔走,恐这汝阳城又要陷入危境……见复有何想法暂且说来。”
“汝河与鸿河水皆是泥沙多,且这蔡州也有不少碱地,是以在下打算兴修堤防水利之时同时淤田……只是说起来容易在下却苦无处寻那精通治水之人,大人久居蔡州想必可以给予在下一些指点……”
孙瑜听后点头笑着说道:“淤田确实是治理蔡州水患的良法,老夫亦曾听精通治水之人如此言语过……”
“哦?”王景范站起身来问道:“若是能够寻得善于治水之人,那此事亦当可成了一半,还请大人告知在下何处去寻那贤者……”
“水无壑,找绍冉!”孙瑜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王景范皱着眉头略微思量了一番问道:“大人所言的‘绍冉’可是褒信的卢绍冉卢子明?在下来蔡州的时间尚短却也从人口中听过这褒信卢子明的大名,只是想要有心寻访一来无那时机,二来却是听人说卢子明自从四年前为父守丧之后便已离开褒信,说是去了两浙一带了……”
“正是褒信的卢绍冉卢子明,其实老夫当年也曾想要治理这汝河,这卢子明在蔡州小有名气,除了学识不错之外,便是这治水之能,前几任知州也曾去请过他的,都对他颇有赞许……这卢子明并非是去了两浙,而是受友人之邀去了南京应天府……”孙瑜笑着说道。
“南京应天府?”王景范脑海中翻腾了一番问道:“可是与家岳有关?”韩缜在南京应天府为官的时间不短,看那孙瑜面色颇为异样,王景范便从孙瑜的话中听出了一丝味道。
孙瑜点头笑道:“自从见复前来拜访老夫之时,老夫便已想到见复必然会要兴修水利的,便给令岳修书一封请他代为寻人,几日前令岳来信告之卢子明的下落,眼下若是见复需要的话,便可将其招来……”
王景范听后拱手说道:“大人真是费心了……”
“费心不费心先放到一边,能够造福一方百姓也不枉为官一任,只是这水利之举实为‘艰难’二字不足以道尽。在这蔡州从庆历七年吴育开始便有心兴修水利,这淤田之法便是当时提出来的,吴育之后柳植、柳檀、钱明逸乃至当今集贤相富弼都在这蔡州任过知州,十年当中估计这几人也都曾有过此此想法,只是各有因由未能实施。至于老夫见复也看见了,不过是行将就木的老朽而已,见复有此心老夫自然是责无旁贷,只是一切要妥为谋划……”孙瑜叮嘱道。
王景范一辑到地慨然说道:“前路纵有千难万险景范亦是要走一遭,兴修水利乃是为蔡州三十万百姓生计,有大人在景范心中已安……在下认为此事亦须缜密谋划,淤田乃是以在夏季为佳,在下打算先在今年将卢绍冉请回蔡州以剩余月份进行详细勘察先治汝河,汝河见效后再图鸿河水……”
孙瑜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此乃老成之举,徐徐图之以见其效,老夫放心了……这汝河水患已经到了极为险要的境地,想来你我二人各发一封函文至转运使大人,料想应是可以获准。如若汝河淤田成效显著,则相机再发治鸿河水亦是不迟……”
“大人且慢,在下想来这治汝河之时行函转运使亦当缓行,当下应借汝河、鸿河水大患之际清查蔡州大户侵田之数,核实田亩好为治河做铺垫之举,亦是防止蔡州本地大族阻碍治河……”王景范说道:“这治河淤田不仅仅是兴修河道堤防,更可以使土地肥美更宜耕种,只是引浑淤灌工程浩大,要凿渠引来浑水,要围荒修堤以便放淤……这工程未完之际任用民力甚大,颇易招致民怨,而放淤之后田土大辟沃壤高产,若消息被大族知之,则那原本无主的荒地就会被其侵夺,更易被其煽动愚民以抗之,则官府办事前者受其累,后者受其烦。”
孙瑜点点头,这些他也都明白,也看得出来王景范想要用这淤田所得借以整治鸿河水之用——淤田前期非常麻烦,后期则是收益巨大,若非如此史上也无郑国渠了。原本是不适宜耕种甚至是不能耕种的荒地,在经过淤灌之后立时成为肥美的沃土,蔡州百姓必会向往。若是这些淤田为本地大户所有,那自然是大户在淤田前后豪赚一笔,受累的活都是官府承担收益都是据为己有;若是不为大户所有,则可以预见蔡州本地的田土价格会因此而下降,原本租种大户土地的佃农更会借此月兑身来租种官府的淤田,这是大户最不愿意看到的。
正因为如此这淤田之事若是不妥当处理,恐怕消息一旦放出,蔡州沿河大户必然会闻风而动,多田不成便会千方百计的去阻挠。官府亦是不甘成果被人夺食,若是此时不厘清田土则收益几近于无,官府从上面的转运使到下面的吏员乃至承接工程的厢军役民更无动力可言,甚至提出此事的主官也会打消兴修水利的念头——他孙瑜已经年近七十,自己又无科举正途出身,显然就算继续为官也是换个其他的州府继续做知州或知府,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是绝对不会满意的!
孙瑜虽然是答应下来先做准备工作,到了秋季一切准备就绪之时在行函转运使。不过孙瑜显然是将王景范小看了,王景范所图谋的不止是这兴修水利劝进农桑的政绩,更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做事没有钱财的支撑是绝对不行的。
淤田效益极大,王景范自己就经营了两个田庄虽不是淤田但对田地价格多少有些概念——原本一钱不值的荒地经过淤灌之后,按照土地的肥力不等最好的淤田甚至能够价值两贯一亩,就算是最次等的淤田也至少有两三百文一亩的价格。面对如此厚利,王景范自然不会将其让给本地大户所吞食,有了淤田这笔收益,以后想要铺路架桥、兴学减除杂税,他也好有这个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