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古代清朝,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九。
此时此地,人分种族高低、也分三六九等。眼下,广大平民百姓的温饱还成问题,既没有实现基本的健康卫生知识普及,也不可能有全民医疗保障福利体系,更不要提在某些地方持续进行的区域内战,这就是真实的现状。
而康熙皇帝心中的讶异,也只是针对仅供皇室御用的太医院和御药房,正在实行的医药分开监管机制。不要把皇帝想像的太万能了,他根本没有能力、也毫无办法去划时代解决全民免费看病、按需**的美好愿望。
宫廷医疗药品分开监管,这究竟是为了防范什么呢?难道也是担心太医索贿红包、背地暗箱操作、药品采购回扣吗?即使把药品采购和库存管理划分到内务府辖下,难道就能够杜绝采购交易当中收受贿赂、瞒价虚报、以次充好的行为吗?管天管地,也管不住人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或许唯一可行的办法,也就只有因势利导吧。加强生药采购过程中公开透明的力度,并辅以得当的监督措施和价格审计机制……。
话说回来,内务府“皇家御用采购处”这块特等级牛肉,搁在谁的眼前都足以引起垂涎,不拿叉子叉上一块很说不过去。后来那些“太子”党、“阿哥”党夺嫡争储的时候,谁能在内务府里多捞些银子,谁就有雄厚的资本拉拢更多的群臣党附。有钱一切好办,这金钱恒通的论调,似乎古今皆可适用。
对于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康熙目前也无暇去仔细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他不是超人、也不是神仙,只能走一步且看一步。目前当务之急,先要解决天花恶性传染的难题。
康熙皇帝当面询问众医官:“尔等可有知晓牛痘的?”
众医官皆面面相觑,竟是无人应答。
康熙皇帝着急了,接着又问道:“可有人知晓,何处饲养女乃牛的?”
众医官又是一片静默。人家想:这女乃牛的问题恐怕同骡马有关系,您得找兵马司询问吧?
半晌,终于有一个老家在口外的医官出列奏答,说外蒙古有一种黄牛,产乳量极高。
康熙一听来精神了,问他:“你叫什么甚么名字?上前来回话。”
这医官赶忙近前行礼跪奏道:“启禀皇上,微臣是太医院医士刘戍吉。”
康熙点点头:“刘戍吉,你可知道,那黄牛身上可有生过一种痘疮的?”
霎时间,底下所有的太医都着慌了!他们乍一听见皇帝亲口提起了痘疮二字,顿时唏嘘一片,难道宫中又传进了痘疹不成?皇帝倒是不用担心,人家脸上还有出过花留下的小麻子呢。大阿哥和皇太子也在前几年陆续出过痘疹了呀,最近没听说其他哪个小阿哥、小皇女有染恙的啊。
刘戍吉摇了摇头,表情一脸茫然地回答:“回皇上,微臣不知。”
康熙皇帝长叹一口气,心道:昨天朕还志得意满地以为,自己是个伟大的救世主呢。
谁料想,到了今日,就连女乃牛都不晓得有没有呢,这疫苗上哪儿找去啊?
康熙便说:“刘戍吉,朕命你会同治疗痘诊的相关太医,即刻启程赶赴口外,去寻访一种女乃牛。饲养这种女乃牛的人,躯体之上或许恰好正感染着牛痘。这种牛痘也会使人体产生疮胞,然而患者的病症反应极其轻微,依然很健康。”
“倘若在上手臂背面,就是此处”说着,皇帝将手指直接点在自己的右手臂上,并问太医们:“医书上,此处位置最贴切的说法是甚么?”
太医院院使大人连忙回答:“回皇上,是消烁、清冷渊两个**位上下交连之处。”
康熙点点头,继续认真讲解道:
“嗯,就在这里。用洁净的小刀割破皮肤,略微见血,将养牛之人体表感染的牛痘疮脓,涂抹一点在这里。那么此人也会感染上牛痘。其病灶轻微,或有发热症状,然而三两日即可痊愈。一旦痊愈之后,此人终生便不会再得痘诊。”
众医官听后一片哗然,再也顾不得君前失仪,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有些太医认为,如果皇帝讲述之事乃是真的,那么养牛之人所患的牛痘痘疮,很可能也是痘诊的一种分支类型。另有些太医经验颇多,是晓得民间施种人痘过程的。既然使用危险的人痘可以预先防疫,或许接种这种轻微的牛痘,说不定也会产生效用。
太医院院使大人最为老成持重,恭恭敬敬向皇帝问询:
“皇上,请问这个种痘方子,可是您在哪一本医书之中读到的吗?”
康熙皇帝眼睛一亮:
“对的,朕就是从一本西洋医书里看到的这个种痘方法。然后朕又翻阅了古代医书,医札记载上说,在民间也曾有接种人痘的尝试,其实种牛痘的方法,比种人痘要更加安全、可靠。”
太医院院使连连点头称是,他原本还想请示皇帝,把这本讲述种牛痘的书籍,借阅过来仔细参详一番。结果听皇帝说是一本西洋书,便只好作罢,反正西洋文字他也看不懂。
又有太医问询皇帝,为何要把牛痘接种在手臂上侧的位置?
康熙自己想当然地认为,手臂上方毛细血管距离心脏较近,血液流通迅速,能带动疫苗流转的体表循环也许会比较快。可是康熙又不能用这样的词汇来解释,他思索了半天才回答:
“那本西洋书中,并没有把原理讲解地十分详细。朕以为是否和经络脉象有些关联?”
康熙皇帝心里正在偷笑,他刚才想起了《天龙八部》里,段誉学习大理天龙寺一阳指的时候,手臂上的经脉**位就跳了跳,然而皇帝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一条经络的名称究竟是什么了。他只得放弃了显摆自己学问的机会。
然而众位博学多才的太医大人们,经过深入浅出、细致周详地群体探讨,就给了皇帝一个貌似合情合理、听上去头头是道的《标准答案》——
这西洋学中所谓的接种牛痘之法,其原理应该是从我中原学过去的“以毒攻毒”的医理。
痘诊乃是由胎毒引起的,而要避免得痘诊,必须把深藏在体内的胎毒引出来。倘若在消烁、清冷渊两个**位种上牛痘,轻微的痘毒就可以通过皮毛、血脉、肌肉、筋络直接传入人体,深藏在人体内的胎毒,就会自然随之引出体外。因此,接种过牛痘之人,自然也就不会再得痘诊了。
至于接种牛痘的位置,乃是因为人体身上的两臂,是手少阳三焦经必经之地。三焦者,是人身上最为关要之府,如同天地之中的三元,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通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
皇帝听得是目瞪口呆。
以毒攻毒?难道这就是古代人理解的细胞免疫学吗?
你们也实在是太聪明咯。
[[[::::://./201011/21/]]]
附图里是一只奇怪肥牛的心声——
这头牛不是鲁迅先生养的牛,它是小太子养的牛。
鲁迅家的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光明牛女乃……
小太子的牛,吃的是票票、鼓励、支持,才能挤出方块字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