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6日。星期三。
“歪不歪,天地良知,”张沛反驳道,一幅无辜的样子,“你们应该像我们的大才子陈剑男那样,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大大方方的,人家俩人整的就十分的近乎,是不是。”
这一下子反而将王叶菲整的有点羞涩了,低眉含笑。
“言归正传吧,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有幸向十三学员队‘四季风’的文艺骨干们学习,办一个刊物是领导们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广大学员们所期望的,更是我们大家所努力的,所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提高,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与新鲜,办出我们自己兵味十足的风韵,这样我们才能让领导满意,让广大学员队学员满意,从而我们自己也满意。”我啜了一口茶水,又说道:“希望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在交流中提高水平,为我们共同的希望与梦想而努力。”我感觉我说得有板有眼,十分的真诚。
王叶菲接话道:“我们是来向十二学员队学习来的,你们办的刊物是学院的标杆,在所有学员队里应该是一流的,是最好的,所以你们有好的经验,有好的思想,我们要向你们学习,你们可不要有所保留哟。”王叶菲说的很诚恳,也很真挚。
大家都为我们的真诚坦白而鼓掌。
整个座谈的气氛就十分的活跃了,大家开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就一些热点问题还经常争执不休,比如刊物的内容问题,也就是稿源质量问题,大家都对多加强相互交流作为一个行重要途径,多交流才能不断开拓思路,开阔眼界;比如版面装帧问题,大家也都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看法,我觉得非常的适用,非常的一语中的,整个现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还要有效果,大家都觉得收获菲浅。
整个座谈持续了两多个小时,大家都言犹未尽,意兴未尽,相约下次多增加这种形式的座谈,内容可以更加开放,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场地可以更加不拘一格,可在操场边,可以三五个人,可以就某个单个的问题进行探讨。
这些想法首先得到了我们学员队这帮人的热烈欢迎,人家十三学员队的女生们就含蓄多了,含首而语罢了,结果是大家欢欣鼓舞,感觉中是非常的向往,或者感觉中座谈内容本身已经不十分重要了,大家相约畅谈无所谓的内容已经是根本了,仅是在一起便好了,仿佛座谈就是一个桥梁,就是一个纽带而已了。
其实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在之后,我们座谈的队伍是不断的扩大的,而且人员是走马灯似的,是不停的在变化的,大家对这种热情是超乎想象力的,一段时间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后来当然是十分的明了。
座谈中我和王叶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焦点人物,除了本身所讨论的内容之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旁敲侧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