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临产

作者 : 活着活着就老了

秋收,对所有的农民来说,都是最忙碌的时节。因为刚实行“大包干”不久,村民的劳动热情更是空前的高涨。大家都起早贪黑的辛苦劳作着,像一头头不知疲倦的牛一样。有的怕耽误干活的时间,连午饭都在地里解决了。虽然有点“风餐露宿”的艰辛,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半天劳碌,即使喝凉水吃凉玉米面饼子都会感觉格外香甜。

庄户人的命硬身体也不娇贵,迎着冷风,吃着冷饭喝着冷水,也没人会闹胃疼或肠胃炎这些娇贵的毛病。每天东方一发白,便赶紧起来忙活了。男人喂着牲畜,女人做饭,给孩子穿衣服,中午即使匆匆回家吃饭的,也是吃完饭赶紧返回地里,直到日头西落,才赶着牛车晃晃荡荡的回家。匆匆吃完晚饭,大人孩子的便坐在院子里包玉米皮儿,一直到孩子实在太困了,大人实在太累了,这一天的劳作随着大人孩子钻入被窝中发出满意的鼾声才宣告结束。

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人会比农民对这首诗的意境体会的更深了。每当看到自己的汗水如雨般滴落,农民们便无比羡慕那些城里的人,可以免受这风吹日晒、腰酸腿痛的辛苦,可以衣着光鲜、悠闲自在的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读着报纸掐着钟点便轻轻松松过了一天。“吃商品粮”、“端铁饭碗”、“坐办公室”对于这些衣裳破旧、脸色黑紫每天像马牛一样靠繁重的体力劳动来维持拮据生活的农民来说,那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会带着无比崇敬和羡慕的眼神去看这些“公家人。”

其实,农民有农民的辛苦,工人有工人的无奈,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而已。农民羡慕着城镇人的光鲜,城镇人又何尝不羡慕着农民的悠闲时光?尤其在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速的今天,城里人面对更多生存压力的时候,就更加向往起农村人的悠闲生活,却看不到农民的辛苦和农村物质、精神条件的相对匮乏。生存的艰辛并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和身份的不同就有减弱的趋势。所以有首歌的歌词是这样写得:活着就得受罪,活着就得劳累,活着就得互相折磨,活着就是不对……

即使活着如此的不容易,人们还是不遗余力的世世代代的繁衍着,把一个个关于生存的难题丢给了下一代。

1983年,国家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按照政策,农村户口有一个男孩或是双女孩家庭就不能再生育了。但不管国家怎样三令五申,乡里管计划生育的“小分队”多么的执法如山,村干部对那些超生的人们怎样的围追堵截,依旧不能阻止人们生孩子的热情。尤其对那些没有男孩的家庭,没有儿子,便会被人笑称“绝户”,是老少几辈人行为不端,道德品质不好才得到的断子绝孙的报应。不只是名声不好听,没有儿子,将来地里的重活谁干?自己辛苦积攒的家业等自己驾鹤西游后归谁?自己的香火又如何传承?

也许正是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传统意识的不容置疑,才造就了直到今天为止,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一直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郭素英的这第三个孩子便是计划外生育,要不是正赶上秋收时节,早就像其他超生的妇女一样跑到娘家或亲戚家躲着去了。

秋收时节,大家都知道连乡干部都得回家务农,所以才可以放心大胆的腆着大肚子下地干活。但除了下地的时候,谁也不敢在人前招摇过市。因为村里就有不止一个怀孕七八月的孕妇被乡里的“小分队”连夜捉去,强行做了引产手术的先例。这样的先例总是像一把高悬在头上随时都会劈下来的刀一样,让怀孕的郭素英胆战心惊,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直到秋收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郭素英才到了临产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节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阅读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