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刘文国

作者 : 活着活着就老了

是不是在男女之间,真的存在一场情感战役,谁先表白谁就输了,谁更在乎谁就输了?因为主动而变成了被动?

此刻,在远方的一个城市里,正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刘文国,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生存的压力已逼迫他不敢再多去想这些儿女情长。

离家一年多了,当初离家出走的初衷现在看起来更像一个笑话。一年前的刘文国,因在感情上受挫,万念俱灰,也许是影视剧看多了,浪漫主义情怀在这个男孩的心中疯狂的滋长到巅峰,以致背井离乡,一心只想斩断情丝,忘却俗尘,从此一心向佛,青灯古佛为伴,在诵经声或木鱼的敲打中了却残生……

可还没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双手合十,跪在少林寺方丈的身前,虔诚的求之剃度,以诚意获得入门为徒的资格,只在少林寺外逡巡了几日,原先的想法便彻底破灭了。

少林寺岂再是几百年前的少林寺?入寺为僧又岂是想象中的只需六根清净、斩断情丝?在康熙皇帝御题的“少林寺”这三个大字的黑色匾额前,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已然成了旅游胜地,哪还是那想象中的深山古刹?

还没进庙门,便听闻少林寺并非闲杂人等随意入门为僧,能入庙门的要么是佛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要么就是武术奇才。而自己,一个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混上的农村人,莫说对晦涩的佛学知识,即使连普通的汉字都不识几个。习武?也早过了那个岁数,就算自己肯学,谁肯教啊?

初次出远门的小伙子,本性就内向腼腆,听到这些再也厚不起脸皮却求什么方丈,他知道,即使自己心诚的感天动地,也是枉然。

颓丧,颓丧,坐在小旅馆的单人床上,不想跟任何人交谈,只是一个人陷入无尽的颓丧……

带来的盘缠钱本就少的可怜,怎耐得住这样的每日游逛?没几日,刘文国便意识到这样漫无目的的游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便想着先打个零工试试,然后再从长计议。

可一没文凭二没技术,学了几年的模具,在这里似乎也一时无用武之地。审视自己,刘文国除了一身的力气,似乎什么优势都没有。

但在几个建筑工地转悠了好几天,腼腆内向的刘文国都张不开口去推销自己。勉强鼓足勇气问过一家,可人家只招经验丰富的大工,并不缺小工。可马上就要山穷水尽了,生存的压力促使刘文国现在唯一的理想就是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再苦再累都行,只要给钱,不,哪怕只是管吃管住……

终于,当刘文国在市里游逛时,在路边发现了一个洗车铺前立着“招工”的牌子,便鼓足勇气走了过去。

洗车铺老板一听刘文国的口音便知是外地人,再看刘文国那腼腆拘束的样子,一看就知他是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生瓜蛋子,便故意压低薪水。刘文国既不懂行情又急于找地方工作,哪里懂得讨价还价的那一套,便满心欢喜的应允了。当听闻老板答应可以让他住在四处透风的活动房子里的时候,刘文国更是欢欣鼓舞。他哪里知道,老板这是让他昼夜守在这里,雇佣他这个廉价劳动力。

第一份工作,刘文国做的很卖力,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也让他变得更加黝黑和壮实。

可每当夜晚,他一人躺在没有一丝人气的活动房子里,听着外面过往车辆刺耳的轰鸣声,心里就一阵阵发慌,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自己就这样离家出走,父母应该都会急坏的吧?父亲他不担心,从小他便跟父亲冷漠疏远,只是身体一直欠佳的母亲可好?

此时的刘文国早已失去了对母亲乱点鸳鸯谱的恨意,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歉疚和惦念。他知道,他的出走将在整个家庭甚至整个村掀起轩然大波,可又有多少人是真心在乎他的死活?也许只有自己一直心存怨愤的父母吧?

张云霞?只两个月的时间,当刘文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逼迫到想死的时候,张云霞,这个名字,非但不能带给他任何温暖,反而,让他感到无比的讽刺。为了她,他抛弃了至亲至近的父母,远离了生他养他的土地。没有她,自己的生活应该还是一片坦途,有个不错的活计,还能帮帮父母。再过两年,娶妻生子,有自己的房子和几亩地,凭自己的一身力气和多年做模具的经验,家境一定错不了。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闲时打打纸牌喝喝酒,美滋滋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像所有的农民一样……

可现在,自己惶惶如一条丧家之犬,想家的痛在外的苦,一并而来。而自己却无颜回去见父母,没有任何成绩,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这一米八的个子将来怕是要永远低人一等了,永远成为别人的笑柄了……

而这一切,只因自己的一时意气,只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只为了所谓的爱情,爱情,算个屁呀……

当刘文国想到这点,竟然一下子豁然开朗,尤其是看到那些有钱人开着豪车不可一世的样子,刘文国便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儿!然后好好孝敬父母,也让张云霞看看,我刘文国是最棒的……

可生活并不是影视剧也不是传奇故事,那些青蛙变王子,穷鬼变巨富的事,并不会轻而易举的降临在每一个踌躇满志的失意者身上。即使有传奇,也不会是一朝一夕之间便能完成的,没有量的积累,怎么会有质的飞跃?

为了自己的梦想,刘文国一年多辗转了很多城市,因为好高骛远总想找到一夜暴富的捷径,但除了多受了几次骗,多增长了一些社会阅历,他还是穷光蛋一个。

摔打的多了,便也学乖了,只得脚踏实地,从最擅长的做起,最擅长的是什么?就是吃苦耐劳。

于是,到建筑工地找最累的活干,每天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但即使在做着最劳累最让人看不起的工作,刘文国却一直坚定着自己的梦想:总有一天,自己要出人头地,然后荣归故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节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阅读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