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咱家有钱了

作者 : 北海苍梧

在全村人刚刚淡薄了江家老大会开汽车的消息不久,小小的山村又爆出了一颗新星——江家老二,就是那个小名叫平平,人长得也平平常常的小子,居然要去省里上学了。

平静的小山村沸腾了,你看人家江家,俩小子一个比他娘的一个强,人家啥命啊!

明眼人开始冷静了,不能去给江家大小子提亲了,二平上学一走,家里哪还有钱给老大结婚啊!

目光长远的人开始思考了,这闯关东来的江家怕是要在这个小小的的地方扎下坚实的根根了。

长舌们就开始东家走、西家串的开始传播各方面来的谣言了。比如江上行那是武曲星转世,江上平是文曲星转世,“一家俩星宿,文武双状元”;比如人家是顶着风雨来关东,那是猛龙过江风雷动;比如善有善报——江家救了狐仙的两个儿子,人家就反过来报答他,他家俩儿子一夜就脑清目明,干啥啥行了。无稽之谈,越传越玄,嗨,还真他娘的有人信?!

八方风雨汇集于江家上下,本应平静的风暴核心——江家却不平静。

真正缠绕江老头的问题还是钱。“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去卖命呀,有人为你去坐牢……有人为你哈哈笑,东奔又西跑,点头又哈腰……”那天在公社的大街上听的这歌不知不觉浮了上来,反而更闹心。原本一脸笑容的江老头想到这里愁肠百转,也想不出个辙。

一狠心,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一个营生——放山,也就是三五个人带点吃的,进入深山老林,躲开炎热的太阳,顶着蚊虫叮咬,冒着遇到狼、蛇等危险去挖棒槌。棒槌者,山参也,山里人的宝,那些个穿着红红肚兜的人参女圭女圭的故事可是一辈辈的流传着,经久不衰啊!可是上山也没有合适的人手啊。成手吧,到有那么几个,可都不爱吃那个苦了,再说自己家缺钱,关人家啥事啊。

还有,五年前,前屯的梁大刚跟人家放山,不光啥也没弄着,还被蛇咬了腿,拄个拐回来的,谢天谢地,那不是毒蛇,要是眼镜蛇,三十郎当岁的小命就交代了。

唉,有啥门路呢?

当江老头的想法刚刚产生又要破灭的时候,家里来了个客人。谁啊?胡师傅——江上行的师傅。

那天,江老头衡量了一溜十三遭去放山的人手,迟迟决定不下,带着夕阳到家门口的时候,就看见院子里的板凳上坐着老胡,一边模着满下巴的胡茬子,一边东看看院墙,西看看墙角。

“二平要上学,牤子跟我说了,我先拿来三百块钱用着。”老胡一边说话一边把一沓十元大票递给江大哥。

“胡师傅,我咋能用你的钱?”江老爸看到钱眼里一热,心里也是一热,却也心知肚明,咱跟人家啥关系?再说咱儿子跟人家学车,咱都一分没花啊,连盒烟都没给他师父买过。

“咋,我的钱不是钱?我的钱不能花?”

“不,不……”(大约江老头也想在此处省略十万字,可是却一个也没有凑出吧)

“还有个事啊,老哥,俺家大刚,我儿子想在你家待个十天半拉月的,跟着你,还有二平干点啥,你看行不?”

“行,那有啥不行的?”说完就后悔了,人家城里人,在咱家能待惯吗。

“那明天就让他来,”老胡抬腿就往外走,回头又说了一句,“他姐也要来~”

“噗通”一声,江老头坐到了地上,连未来的亲家也忘了去送一送。一颗烟着完了,直到烫了手,才回过味来。“他娘……”

早上,江上行扒拉了一口饭刚要走,他妈递给他二十元钱。“今天,你师傅的姑娘、儿子都要到咱家来,你买块肉中午捎过来。”

“啥?”老大一抬头,竟然已经比妈妈高出一脑袋了,“他家人不吃肉!”大脑袋上的嘴一裂,走了。

“妈的,嘴一咧跟瓢似地,还美呢?”老两口一下子明白了,人家姑娘是不是要来看看咱家啊,咱家有钱吗?

记得去年前趟街的刘大壮家,新媳妇第一次上门,那是借了半个屯子啊,东家油,西家面,南家肉,北家蛋,还借了刚结婚不长时间的李大红的新郎服(中山装),结果捂了一身汗。

“妈,一会我去买肉吧。对了,咱家有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