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54章 误入歧途(五)

作者 : 北海苍梧

原来今天早上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就在大街上划拉一圈刀疤脸了,说是有前科的刀疤脸又犯事了,并把哥四个弄进派出所一顿训话,看实在问不出啥才放了出来。

江上行紧忙找了一辆车偷模回家,胡晓丽看着江上行衣服上的口子,头上的纱布,急得忘了骂他,只顾着抱着孩子哭,等哭够了,想骂人的时候,江上行早走了——出去躲风头,看来是矿上报了案。

几天之后,风声渐小,江上行才回来,一心朴实的投入到修车工作中,日常一句话也没有了,期间范家哥俩前来问候,也只是点了点头。在有一次和小个子师兄喝酒时说出了回来后的真相。

原来刚一进家门,就看见媳妇抱着孩子堵着门口,默默地流着眼泪,孩子的脸上黑乎乎的,左一块右一块的灰,想来都是胡晓丽的眼泪。孩子瘦了、媳妇瘦了,平常干净利落的院子也好几天没收拾了。

晚上还没吃饭,老胡就来了,把江上行一通大骂,骂声中酒气熏天,看来是在家喝了多日闷酒了。

刚骂完,跑了十几里山路的江老爸就到了,人没进门,骂声先进门,看了看孙子,和亲家打个招呼就模起一根烧火棍,哭着要打死这孽子:有家有业不好好干、有妻有儿不知道爱护。

最后还是老胡抢下了烧火棍,和亲家互相搀扶着,说起了李大伯的那句话:这江老大,干活是把好手,自己干啊,得个好人看着。

“亲家,是我不好,生个败家儿子让你操心了。”

“亲家,是我不好,不单没把李大哥的话放在心上,更没有看好这孩子。”

最后两个老亲家互相说劝着走了,江富贵不放心家里的鸡、家里的牛、更不放心家里一直惦记儿子的老伴。

入夜,哭够了的胡晓丽拍睡了儿子,带着哭腔说明了善后工作——老胡听说一切后,找到了住在县里的李大伯,李大伯又找到从县教育局刚调到公安局当副局长的侄子,他简单说明了江上行只是“酗酒伤人”,遮掩了黑社会性质、暴力讨债等不为人知的事情,最后交了两千元社会秩序治安管理罚金才算了事。

今后的日子里,江上行脑袋里想的最多的是娇妻幼子、老父老母,忘不了的是妻儿的哭泣和父亲的责骂。

至于县里马罗吕方面,受伤了也没人过问,干脆不去搭理,最后还是刀疤脸撒谎说江上行脑袋受伤,间歇性神志不清才算正式退了“黑籍”。

还是乡下人好啊,乡下人实在,不争钱不争名,不会利用人,更没有那些尔虞我诈,就连起个外号都带着草根味:“小牤子”是乡下人多么亲切的称呼啊!

江上行伤人被派出所找上门这个坏消息很快就过去了,又传来了江上平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家二百多里的本县另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

当江上平按照规定时间到县教育局人事科报到时,在二楼的台阶上见到了陆雨薇,陆雨薇等了他两天了。

“昨天召开了毕业生与各学校校长见面会,有早走好关系的就直接分到了自己选择的单位;有现走关系的或者见面的,也都被相关学校选择了;咱们班这一批只有你没选择单位了。”陆雨薇看上去有些憔悴。

“你想去哪个学校?和我在一起好吗?”看江上平一言不发,陆雨薇又问了一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