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231章 集资(一)

作者 : 北海苍梧

学校要上新项目了——成立微机室,建设电教室,这是春风送来的一个好消息,大家都很振奋,特别江上平,因为他见识过,其实大多数老师都已经见识过,不过这个娇惯物可是只许远观不可亵玩的。

不久,全校大会提到了这件事情,说是要由教代会讨论才能通过,并简要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大致流程。

上面在开会讲上项目,下面也在开会讲上项目。

话说在某乡镇,财政所长、派出所长、林业站站长、学校校长四个人打麻将,应该是挺大的吧。

不一会,财政所长输空了兜,起身离开前说等一会就回来。果真到乡财政所的保险箱里抓了一把就回来接着打。

可是,林业站站长也会输尽了钱,骑上摩托车,趁着夜色查了几家灶坑就心满意足地回到了麻桌前继续奋战。

谁也没想到,这时候派出所所长没钱了,也说让大家等一会就打电话来辆车接走了。片刻就回来了,说是去抓了两个赌局、没收、罚款后就吸了一支烟继续了。

最后,校长没钱了,两手一掏兜,不玩了。“等我上个项目,过六个月咱再干!”

这当然是一个滑稽的老人在给年轻人轻声地说着笑话,几个人听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最后一句足以让他们会心地笑了。

很快大会开完开小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大家举手通过了校长的集资协议,说明利息按照英航的利率来算,括弧,按年记,不足半年者舍,超过半年者,这几个月就按照活期储蓄利率来算。

具体情景据传说是MINZHU会议一召开,各位代表正襟坐好,校长提议,大家举手——就这么简单。不过我没有看见,只好用据说。

于是再一次召开大会,把小会议决策的精神传达给大家,就宣布了散会。散会声中、大家往出走之前特别强调了一点:集资下限是五千元,上不封顶。

这是星期五放学后的活动了,大家议论纷纷地往家走——今天因为这件大事学校同意了提前下班;说明是星期一早晨开始正式集资,截止到星期一下午三点前必须结束——三点半农村信用社就封帐了,不能耽误把这笔钱存进银行。

江上平回到家先是很激动地跟徐丹汇报了学校将要上马电化教学的好消息,把电化教学的精彩、好处大肆宣扬了一番,最后蒙住徐丹的还是四个字“科学技术”,徐丹也跟着激动的够呛,并承诺为了让江上平适应学校的步伐、学习并练习课件制作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可能的话来年就买一台由江上平专用。

江上平话锋一转,轻轻道出了最后的一句:学校决定集资,下限五千,周一交齐。

徐丹一愣,一挺胸抬头,又放低了架势,摇摇头,最后长出了一口气。

“你计划集多少?”

“咱家有多少?”江上平没答反问。

“只有四千!”

“你兜里有多少?”

“哎我说你审犯人呢你?就四百。”虽然很生气,但是徐丹还是回答了他。

“我兜里有一百,咱再借五百就行了。”

“借五百?这半个月全家不吃不喝了?我告诉你,你扎不扎脖我不管,俺娘俩是还得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今天才九号,开资最快也得二十六号。”

“行行行,”江上平一连声的说着,“你娘俩顿顿吃辣椒喝香油,行不?”

“你才吃辣椒喝香油呢,就不怕俺们坏肚子。”徐丹瞪了他一眼不再生气,结婚前看着挺老实巴交的一个人,你说结婚后咋就学会油嘴滑舌了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跟这样人还真生不起气,要不然早就人头打出狗脑子来了。

“明天早上你去拦车跟你大哥借?”听徐丹口气里好像有一丁点商量口吻。

“你回家看看呗,咱也很久没回去了。”

“少拐弯抹角的,你就是让我回家借钱!”徐丹早就料到了这一步,“我不去!”

“你不去谁去,我说小姑女乃女乃,你借钱我打欠条还不行吗?”

看了看徐丹的脸色,这个事情基本妥了。原本以为家里钱够呢,江上平都恨不得集资一万元,好让电教室快一点建成,不过他忘记了家里刚刚花掉了一笔钱。

第二天不到九点,想不到的是江母来了,挎着一篮子鸡蛋,围的还是当年江上平给买的那条蓝围巾。

尽管老妈说是吃过了饭,但是到得这样早,不是起大早去的县里就是头一天住到了县里;没有坐大哥的车,只能说明没赶上,那就一定是走了一段路。

徐丹二话没说就去煮挂面、打荷包蛋。

老太太一把抱起孙女,说什么也舍不得今天再让孙女去幼儿园了——本来幼儿园是星期天才休息的。小孙女也扑在女乃女乃的怀里不愿离开,这一老一少亲热得很,本来很坚持的江上平也只好作罢。

“女乃女乃想孙女了,就来看看。想女乃女乃没?”

“想了。”

“哪想?”

“这想!”江瑛一边拍着肚子一边女乃声女乃气的说,逗得全家人都笑了。

于是江瑛陪着女乃女乃又吃了一顿。

中午买了一点菜,可是江上平两口子还是吃的没滋美味。

尽管下午有车去河沿村,可是这样徐丹也不能回娘家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