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入三中校门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们的学校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做课间操。
做课间操在别人那里不算什么优良的传统,但是在我们学校,是一个从来都未曾有丝毫松懈的伟大工程,是需要传承下来的。它有一个很霸气的称号,号称苏北第一操。
为了这个荣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历届校长、历届老师挖空心思,把所有不耽误学生学习的时间都利用上了。所以,只要一到下午课外活动课的时间,三中就会响起广播体操的声音。
说到做操,入场的队列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你要在气势上压倒人。
当年的三中,只有一栋教学楼,不到两千名学生。在进操场前,每个班级都会在教学楼前面或者后面划定的区域集合,各自组成方阵。当运动员进行曲响起的时候,每个方阵就由一个嗓门洪亮的男生,扯着青筋,喊着一二一,一二三四,进场了。
操场,并不像现在的操场,有塑胶跑道啥的,当时可是纯土地。为了让每个班级、每个人不跑错点,学校的领导们可是下了番苦功夫。他们在均等的距离点了一个小小的点后,让同学们回家制作能标记的东西,有一年,我们每个人都带了一个小小的木桩子;有一年,我们都带了一个个楔着啤酒盖的钉子;有一年,我们都被告知要买两块钱一个的白色瓷器(两头都是圆圆的那种)……也不知道,我们熟悉的这片操场,究竟埋了多少可以用作标记的东西。用句煽情点话,我们熟悉的这片操场,不知道埋了多少我们青春的记忆。
进操场的时候,同学们要保证左右的人跑步是平齐的,还要默数着脚底的标记,当跑到自己所在的位置时,全部立定。
曾经,有幸站在四楼,我们教学楼的最高处往下俯视,俯视整齐划一的同学们进场做操的情形,被深深震撼了。
铿锵有力的呐喊声和步调一致的跑步走,扬起了一片尘土,沸腾了观看者的热情。可是,外来的观看者们,他们怎会想到,为了这震人心魄的一幕,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少汗水。
每次训练的时候,教导处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个个如狼似虎,一人拿着一个竹竿,站在方阵两边高起的路牙石上,只要看到有人眼神稍微飘远了,便用力砸上一竿子,让他赶紧回过神来。
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学校。因为学校在不经意之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论做什么事情,在我们风光之前,要默默很长很长时间,这是我们亲身经历活生生的事实。
对于做操,我们学校的要求和别的学校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单单要做整齐,还要有力,必须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这没有做表面文章的习惯,也一直得以传承,直到我高中毕业那年,还是这样,不过现在是不是这样,我是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