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后,我们考试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充裕。于是,老师会告诉我们,当考试进行到多少分钟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什么位置;当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多少时间的时候,我们应该检查试卷;如果时间不够的话,我们应该放掉那些题,做哪些题。
于是,有一样工具,我们是必须带进考场的,那就是手表。
刚开始的时候,电子表已经渐渐流行开来,我们都是人手一块电子表进去的。不过由于电子表的功能逐渐进化,升级版本后的电子表有了计算的功能,它便进入了禁物的行列。
但是,我们得有计时的工具啊,我便瞅准了老爸老妈的上海牌手表。说来,上海牌手表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在七八十年代,那绝对是名牌产品,谁家能有上一对上海牌手表,那是倍儿面子的事情。所以才有了70年代结婚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
在再三央求后,我从老妈那里取得了她的那块女式上海牌手表。从此,我就有了个坏习惯,如果所上的课不是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我就会看好多次手表。反而到了考试的时候,有块手表会比较踏实,即使时间非常充裕,我也会把它带在身边,放到考试课桌的右上角,做完试卷后瞄上一小眼,哦,原来我还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检查试卷。
说实话,一个初中生,整天带着块在七八十年代都价值好几十块钱的手表,挺扎眼的。用句不恰当的话说,财已外露。
我当时的想法是,都是我的同学,怕什么。
没多久,我便为我的单纯付出了代价。
也就从那以后没多久,我的性格起了变化,我开始笃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除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对待其他人,我都会持三分的戒心。
那是上完早晨第一节课后的一天,我去了趟厕所。回来后,习惯性的掏手表,却发现手表已不在我原来的地方。上课铃声响后,我失魂落魄的坐在课桌上,手脚都不是地方。老师看出了我状态不对,便问我怎么了。我还没有张嘴回答,我当时的同桌便告诉老师,我的手表掉了,是我在上厕所的路上掉了的。而且他绘声绘色的讲,他老远的看到我从一丛低矮的冬青上跳过来,估计就是那个时候掉的。
老师一听,让我赶紧去冬青那里找,结果,一无所获。
后来,我仔细回想了下,我课间找手表的时候,他就坐在我的旁边,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我们的厕所在教学楼、综合楼的后面,而冬青,在一出厕所的正前方,一下课,我是第一个冲进厕所的,进去出来的路上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他怎么能看到我从冬青上跳过去呢?而我从厕所出来跳冬青这个习惯他是知道的。当老师问我魂不守舍的时候,他居然那么迫不及待的准备撇清。种种种种疑问在我脑海里走了一圈后,我开始怀疑是不是他下的手,不过,苦于没有证据,我只能猜测。
手表的功能在当时有两个,一个用于看时间,一个用于显示身份。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手机的出现,手腕上还带着表的人渐渐少了,而当因为种种原因再次进入考场后,我还是有些不习惯没有手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