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80后 记忆六十四: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作者 : 三少龙一

突然就有那么一天,“翠花,上酸菜”响遍了大街小巷。

第一次听《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是在高中同学聚会上,当他们热火朝天的谈论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一脸的茫然,我知道,我落伍了。

于是,在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赶紧跑到网吧,去听听这首在他们口中津津乐道的歌曲。

一听,果然和以前听过的歌曲不一样。

而和以前最大的不一样是,它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的。

网络,是一个创造平民英雄的舞台,雪村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没有人宣传,没有人推广,那时更谈不上炒作,他几乎是一夜成名。他用朴实的语言讲了一个朴实的故事,不过语言却相当的诙谐,语调特别的清爽简单,和以往的一切形式都不同。

雪村,应该算得上是国内网络歌手始祖级的人物了。

从那以后,网络歌手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最初的网络歌手,大都是80后吧。80后的人创作平实无华的歌曲,没有多少铿锵,没有多少伟大的意义,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很多都是大实话,但是能引起80后的共鸣,于是,他们红了。

他们叫网络歌手,网络明星,草根明星。

他们的歌,不光80后爱听,随着80后那种不自主的推广,很多人也都喜欢上了这些琅琅上口,听一遍就能记住歌词的歌曲。

一个现象也就由此诞生了。

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都是一首一首排着序来的。只要有一首歌开始红,那大街小巷的店铺就会放,一放就是大半年的时间,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几乎不会换歌,进行循环播放,直到你再也不想听这首歌,听觉已经彻底疲劳了,另一首歌便会顺势而起,彻底占据前首歌的地位。

从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开始,庞龙的《两只蝴蝶》,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唐磊的《丁香花》,东来东往的《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香香的《猪之歌》,郑·源的《一万个理由》,郝雨的《大学生自习室》,张栋梁的《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誓言的《求佛》,胡杨林的《香水有毒》,王蓉的《我不是黄蓉》,徐誉滕的《等一分钟》,欧得洋的《孤独北半球》,马郁的《如果我的下辈子我还记得你》……

这些歌曲,音像店的老板会放、开店做其他生意的老板会跟着放,网吧的网管会放、手机的彩铃手机铃声会放,总之,只要一首歌红起来了,他们就会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直到你听到吐了为止。

有的人,我感觉属于有些为所谓卫道而卫道的“卫道士”们,他们开始出现在各种场合,指责这些歌曲都是垃圾,没有一点营养,听这些歌曲的人欣赏水平极其低下等等。

不过,很多人都对这些人卖力的责骂嗤之以鼻,只要好听,是雅是俗何必那么苛求呢?他们所作的歌曲虽然被称为“口水歌”,却是那样的随意随性,而随意和随性,正是当时的80后最追求的性格。

网络歌手的出现,让80后一批渴望自由发挥创作,自由释放的年轻音乐人通过网络走红。我们很多人在很长时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80后网络歌手为歌坛制造了空前的自由和激情,对作为主流媒体的电台、电视台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以前,想成名,是需要包装、需要电视台、电台的种种谋划和推广。但是80后,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告诉这个世界,只要你有才华,你的才华能引起时代的共鸣,你能为大众所接受,你就能站在万千目光注目的焦点下。

80后网络歌手的成名经历都有些类似,自己创作的歌曲,拿到音乐制作公司后,拿给别的歌手唱,歌手根本不屑一顾,最后,公司会安慰的跟80后的歌手们说,“要不?你们自己唱?”80后的人都有股驴脾气,自己唱就自己唱。这些大公司不给他们搭建平台,幸好的是这个时代有网络,他们把自己在简陋的设备下录制的歌曲往网络上一放,结果,红了。

他们突破了一种屏障。俗话说出名要趁早,他们的出名不需要那么多的团队,只要一个人就行,只要插在电脑机箱上的那根网线可以把他们的创作传递出去,等着人家品评就行。

这不是那么几个音乐制作人、评论家说了算的时代,他们的生活,他们已经可以做主了。

除了以上,几乎大多数在网络音乐流行最初的网络歌手们,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专业的学习背景,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在频繁的创作中寻找着突破。他们的歌词贴近人们的生活,朴实无华,旋律简单上口,尤其是副歌部分,总是能让人找到一些旧旋律的影子。有人说,他们制作出来的音乐听上去十分粗糙,但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能唤起共鸣的词作却刚好符合了大多数网民的需要,即上网是为了消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的名字叫80后最新章节 | 我的名字叫80后全文阅读 | 我的名字叫80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