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80后 记忆六十七:越看人数越少的春晚

作者 : 三少龙一

春晚成为年夜饭的一道大餐,是80年代。

大多数人家开始拥有电视机,是90年代。

等我们懂事儿,记事儿开始,我们就开始看春晚了。

所以,我们是看着春晚长大的。

小时候记得,年味儿很浓。等到一进腊月,便伸长了脖子盼着过年,因为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我们就能吃上无数平时只敢想,不敢买的好吃的,可以尽情的玩儿,可以看春晚。

小时候的春晚,很多歌手当晚唱的歌,大年初一便能红遍大街小巷,无数音像店都比拼着放歌。像《我的中国心》,《冬天里的一把火》,《纤夫的爱》,《相约98》,《常回家看看》等等。只要歌曲稍微精良制作,一上春晚就能火,火到不行。

后来似乎渐渐的就不行了,娱乐综艺节目多了起来,传播途径多了起来,能独立作曲作词的歌手多了起来,各种旋律都丰满了起来。能上春晚的歌曲,不是那些说一上必红的,而是能应景的,映衬着圆满团圆的歌曲,似乎是那种阳春白雪的多了,推动时代潮流的少了。

小时候的春晚,舞蹈很少。即使是有舞蹈,也是歌伴舞;即使是歌伴舞,也就是一个歌手后面三五个舞蹈演员,像付笛生《众人划桨开大船》那首歌动用的舞蹈演员,在之前,是罕见的多。关键问题,那些小朋友整齐划一的动作,稚女敕的嗓音和充满朝气活力的面孔,让当时的气氛一下子沸腾到了顶点。总之,大家是不怎么太看舞蹈的。

过了两年,发现也不对劲儿了。似乎导演们以为,人们喜欢看排场,喜欢看一二百人长袖善舞一般一起在一个大舞台上“群魔乱舞”,穿着鲜艳无比的衣服,在上面使劲的蹦跶。我感觉,这是相当幼稚的想法,我估计他们在设计节目前全部是凭空臆断的,并没有经过市场调研,他们“浪漫”的像发动鸦片战争前那些可爱的英国人,“数亿中国人的衬衫下摆,若都能引导他们在设计时增加一英寸,那么我们全国的纺织厂就能忙活上几十年!”。导演们是不是觉得,舞蹈演员们上的越多,衣服穿得越鲜亮,跳得越欢实,老百姓就会觉得越幸福,觉得节目好看呢。

我是没有这样高的欣赏水平,我还是喜欢听听歌曲相声,看看小品,不喜欢那一浪接一浪的人海战术,我身边的人喜欢看这样舞蹈的人也少之又少。

1999年,赵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一举奠定了他在春晚的小品之王地位,2000年的《钟点工》、2001年的《卖拐》、2002年的《卖车》、2003年的《心病》……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有了一个很明确的盼头,看赵本上的小品。很多人又会开始指指点点,说这道那的,但是你不能否认的是,在那几年,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喜欢看赵本上的小品的。不过,很多人却没有察觉,此后那一年又一年的春晚,出了赵本上的小品,罕有几个精彩的节目,让人能够一直兴趣勃勃的等下去。于是,进入了这样一个轮回,看一年春晚,骂一年春晚,骂一年春晚,盼一年春晚。即使有这样一个轮回,也是正常的,但是CCTV的统计数据这个时候又会出来恶心人一下,他们看不见网络上那铺天盖地的指责声,愣是弄出了春晚满意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的统计数据来,让人尤为反感。

时间走到2009年,赵本山和小沈阳的《不差钱》再一次引起了轰动,那是他多年来首次没有和范伟、宋丹丹、高秀敏(唉,辞世的早了)、何庆魁合作,他成功了。但是此后,2010年和2011年,赵本山的小品便彻底下了道,2010年拿寡妇说事儿,2011年同桌的你之间充斥着,春晚在赵本山小品艺术日暮西山后,终于也让我们失去了信心。

可以说,我们80后是看着春晚从辉煌走向没落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的名字叫80后最新章节 | 我的名字叫80后全文阅读 | 我的名字叫80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