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梁洼村位于雁北地区阳高县,村东有一片坐北朝南的荒地,那是田九爷祖上坟地,是绝好的、千年难得的坟地,当出一、二达官显贵之人。” 田九爷是十里八乡的名人,也是有名的风匣匠(也就是古代用的风箱),谁家有成家立户的、有娶媳聘女的,一定要请田九爷做上一个结实、美观、实用的风匣,自从他学会这门手艺七十多年以来,他不知道给乡亲们做了多少风匣,没有一个需要返工的,没有一个需要维修的,而是伴随着他们走完了人生。 人们还送了他一名句话“田九爷的风匣——一管二”,夸得是田九爷的风匣的好处,夸的区别与别人风匣的不同之处。每当听到这名话,总是笑得合不拢嘴,“风匣是件大家当,得用心做,才能用一辈子”。 后来,电线通了、吹风机进入进入农家,人们不再使用木制的风匣了,把旧时的风匣放进了仓房,甚至用斧子劈开当柴烧了。“造孽呀,这么好的家当就毁损了”,“风匣是有灵性的呀,它陪伴了那么长时间,就毁了!” 再后来,农村的经济发展了,乡亲们相继搬进新盖的大瓦房,吹风机、液化气、天然气全部进入厨房,风匣也慢慢地在农村绝迹了。 在教育后辈年轻人时,他会围绕风匣讲出一套很深的很深的哲理。闲时逗乐,他会讲许多关于风匣的歇后语和成语。 就是这样,风匣在九爷的生活和生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风匣成了他说话的引子、常年的伴侣、心灵的寄托,也是他唯一的“亲人”。99岁那年,九爷用那台跟随了五十多年风匣,以此为材料为自己做一个棺材,风匣做棺材——气死人,他要颠覆的是陈旧的世俗,挑战的是造假的风气, 风匣匠的归宿就是风匣,将一个哲理——从那儿来就到那儿去,也就是物资不灭定律写入了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