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 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一百零三章 造势

作者 : 大虚无痕

第一百零三章造势

得到了游小明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胡晨阳也是迅速行动,而随着他的行动,省、市、县三级都动起来了,中间的过程虽然复杂,但可以说,大“盘子”已经定下来了:赣源省争取到了一个核电站项目,而这个项目,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放在德修县。

当然,即使核电站项目最终落到了德修县,从设计规划到破土动工,恐怕还得几年。

但这个国家级的大项目,确实是在胡晨阳手里启动了,他所起的作用,省里、市里都清楚。

与此同时,胡晨阳另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动作,却是已经到位:德修县新引进了一个特大型钨矿南都钨矿,南都钨矿的实力,可以排进全国前五名。云岭镇人目睹了南都钨矿所拥有的各种大型设备就知道:云岭镇原来的那几个小钨矿,包括云岭钨矿,加起来也抵不上人家的一个脚趾头。

而云岭钨矿因为面对银行追债、补税、股东退股、矿难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真的是陷入了困境,加上韩锦祥的恶名,已经很难得到外部支持了,最终是撑不下去了,不得不进入了破产倒闭程序。

此时,有了南都钨矿,谁又会在意云岭钨矿的死活呢?

……

德修县反**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一些人甚至称胡晨阳为“反腐书记”,尽管如此,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突出政绩并没有在媒体上有过多披露。

经过一年多的“蓄势”,德修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却是明显加快了,尤其是大项目工程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时传来喜讯,带给市里甚至省里不少惊喜。

这时,德修县在加强基层党建、整顿干部队伍方面的一些作法,尤其是胡晨阳提出并坚决实施的“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也引起了省里的关注,前来德修县考察的领导,其级别已经到了省委常委一级。

考察之后,不少省委、省政府高层领导对胡晨阳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而到了这个时候,省、地一些新闻单位就好象是约好了似的,纷纷来到德修采访,省电视台甚至搞了一组系列报道《德修的变化》,多视角地反映了德修县经济提速、治安良好、诚信德修、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可喜变化,德修县年轻县委书记胡晨阳的名字和形象也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这些新闻单位,基本上都是市委宣传部出面邀请来的,市委领导的意图也很明确:就是要宣传德修,宣传胡晨阳。

不久后,新华社记者田恒信也来了德修县。

田恒信也算是胡晨阳的老朋友了,以前曾经在新华社赣源分社工作,曾经写过系列报道《赣源的脚步》,很有分量,不久后,就调到京城去了。

来德修县看一看,是田恒信早就答应过胡晨阳的事。当然,这个“看一看”,其实就是来采访、报道,是为胡晨阳造势。

“造势”,其实也有一个时机问题,早了、晚了,效果都不一样,现在的德修县,可谓“政通人和”,正是造势的极佳时机。

听了胡晨阳的介绍,田恒信也是为胡晨阳高兴,笑道:“晨阳,这次来德修,我准备搞二个东西。一个是正面的,给你老兄造造势;另一个是负面的,也就是好好剖析一下郑文学、钟建国这种领导干部群体**现象,争取上《新华内参》。”

《新华内参》,那可是省一级高层领导才有资格看到的内部刊物,经常有中央高层领导在上面批示,然后,下面便会雷厉风行。《新华内参》在上面褒了谁、贬了谁,对这个人的仕途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听说要上《内参》,胡晨阳却是有些忌讳:“恒信,内参就不要上了吧?”

田恒信微笑道:“你不用担心,即使是在这个负面的东西里,我也会适当地提到你,为你造势,当然,我会把握好分寸。”

胡晨阳还是有些疑虑:“恒信,你那个负面的东西,可要慎重,德修县出这么严重的**问题,俞书记脸上也不好看?”

田恒信嘿嘿一笑:“这个我会把握时机。”

“时机?”胡晨阳若有所思。

田恒信道:“俞泽民恐怕要动一动了。”

“哦”,胡晨阳倒是没有太惊诧,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犹豫了一下,田恒信还是说了:“据说,俞泽民有可能到齐鲁省当书记,基本上要进政治局。”

以田恒信的身份,是不大可能掌握这些绝密信息的,但是,田恒信一直与京城的“左派势力”有联系,消息应该是来自于他身后的一些人。

早在胡晨阳担任新峡县长时,就开始有一些人在关注伍家的这个外孙女婿。

田恒信曾经向胡晨阳介绍过这个“左派势力”的一些情况,至于田恒信是否加入了这个“左派势力”,他自己没说,胡晨阳也没问。

田恒信道:“晨阳,以前,我跟你介绍过有关左派的一些情况。”

胡晨阳点点头,没有作声。

田恒信道:“其实,现在很多问题大家都看到了:**盛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权贵经济迅速崛起,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基本丧失,社会价值观出了严重问题,而且还出现了信任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党,不相信政府……”

胡晨阳沉思着。

田恒信道:“党内,有相当一部分老同志很忧虑,他们认为:很多问题,根子还是出在我们党内,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他们其实就是混进**内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人的理想、修养和政治气节,或许,现在已经是积重难返了,但是,至少,老同志们不希望那些身上根本没有**人气味的家伙进入党的核心层,老同志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党的最高领导权还是要交到能让他们放心的人手里。”

胡晨阳当然知道,田恒信所说的“老同志”是哪些人。这是一些正统的老**人,都曾经身居高位,一言九鼎,如果伍成铸还在世,可能也在这些“老同志”当中。

胡晨阳看了田恒信一眼,道:“什么人才是他们放心的人呢?”

田恒信微笑道:“政治上可靠,比较清廉,能力也突出,意志坚定,尤其是在重大是非问题上立场坚定。希望多有一些这样的同志,而且每个年龄层上都要有,成梯队结构,六十岁左右的,就是北辰同志这一批人,他们现在已经走到前台了,接下来就是五十岁,四十岁、三十岁左右,都要有。五十岁左右的,比较好找,他们基本上已经锁定目标了;四十岁左右的,也基本上有一批重点考察对象了;三十左右的,相对难找一些,好在,他们也有一些关注对象了,而你,也是关注对象之一。”

让田恒信比较惊异的是,即使是听到这些,胡晨阳也并没有流露出惊喜交集的样子,如果不是迟钝,那就只能说是修为不浅了。

田恒信在心里有些感叹:“胡晨阳到底也是红色家族的一分子啊。”

胡晨阳微笑道:“我胡晨阳何德何能,能让他们关注?”

田恒信道:“你的情况,他们确实已经关注到了,其实,你在德修县搞‘平安新峡’、‘诚信新峡’时,他们就注意到了,一方面是你表现得确实很优秀,跟他们的标准很吻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你是伍家的外孙女婿,伍成铸虽然去世了,但他生前的威望,他不计个人得失,坚决维护**的政治态度,都是老同志们很佩服的。”

是,在那些老同志眼里,伍成铸比他们更有政治勇气,当初如果他们都如伍成铸那一般有勇气站出来表态,或许,今天的情况不会是这个样子。对于伍成铸的后人,只要不是太差、太烂,总是要扶一把的。

然而,这批老同志,他们所维护的正统的价值观,已经很难主导当今社会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被人贴上了“左派势力”的标签。

谁要是跟这个“左派势力”有了瓜葛,或许能获益,但最终能走多远,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也正是伍家的长辈们要胡晨阳远离京城的目的,乔光荣、伍延安这些人,他们更清楚内幕吧?

想了一下,胡晨阳很是诚恳地道:“恒信,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值高一些,会是一种动力,不过,目标太高了,也不踏实。老同志有他们的想法,可以理解,也许,他们能够推荐一些人,但是,也可能事与愿违,也可能,有些人会因为想得到他们的赏识,刻意讨好他们,刻意按他们的标准去塑造自己,而骨子里,仍然是你前面说的那种没有**员气味的人。”

田恒信笑道:“你说得对!哎呀,那些老家伙要知道你这么深刻,有思想,会更加高兴。”

“我算什么有思想?”胡晨阳道,“恒信,我们是朋友,兄弟,有些话,我也不瞒你,改革也好,改良也好,甚至‘修正主义’也好,社会总是在变的,总是要放弃一些看起来很美好、很崇高但却不切实际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基本上不会再出**了,甚至不会再出邓小平了,但是,我们这个时代,还是会出一些顺应潮流、顺应民心的政治领袖人物,而这些人,都是在社会实践中月兑颖而出的,不是什么人能够刻意培养的。”

胡晨阳的意思,其实已经婉转地表明了,他无意加入那个什么“左派势力”。

田恒信有些复杂地看了胡晨阳一眼,想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晨阳,这本书我也是刚刚看完,送你吧。”

……

不久以后,田恒信写的长篇通讯《德修的步伐》,在《新华通讯》上发表,随后又被《赣源日报》全文转载,这篇报道对德修县年轻的县委书记很是褒扬。

这篇报道,无疑比此前省报、省电视台的报道要更有分量。

毕竟是新华社记者,写出来的东西比省里的要高出一畴,这里不光是文笔问题,也有见识和气势问题。

而田恒信所说的“内参”稿,其实也已经完成,但却没有马上发表。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官僚最新章节 | 官僚全文阅读 | 官僚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