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 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六章 南水北调(上)

作者 : 大虚无痕

第二十六章南水北调(上)

胡晨阳在德修县当县委书记时,曾经积极争取上一个国家级大项目:白岭核电站,为了争取这个项目,还请乔树军的大舅舅、大舅妈出面,请陶老大发了话。

大舅舅还说:陶老大希望有机会见见伍家的这个外孙女婿。

这本来是一个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胡晨阳并没有主动去见陶老大。

胡晨阳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在郧城市见到了陶老大。

……

省里提前半个月就通知郧城市,陶承启同志可能要来郧城市看看,重点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丹江水库,请做好接待准备。

陶承启就是“陶老大”。陶老大是留苏回来的水电专家,当过水电部长,大半生都与水电有关,长江三峡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都是在陶老大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时作出的重大决策。现在,他退下来了,想要实地看看,也算是“水电情结”吧。

“南水北调”,顾名思义,就是将南方的水调往北方。是国家为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而决定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按国务院规划,南水北调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与鄂省有关的就是“中线”,准确地说,就是从郧城市下辖的均州市境内的丹江水库调水,向华北平原的中西部地区供水。按照规划,丹江水库之水,是经淮海进入豫省,穿越黄河,继续沿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穿越漳河,经冀省进入京城,主干渠全长1432公里。

南水北调的成本其实很高,有人测算,如果利用海水淡化,每吨水成本大约是3元,而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成本是10元,甚至有人加上“隐性成本”估算后是18元!

当然,海水淡化,说来简单,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句话:北方用水需求量太大,地域也宽广,想“淡化”也化不过来。

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社会意义上说,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染型社会,也促进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从经济意义上说,是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然,工程本身也扩大了内需,提振了国内。

国务院成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鄂省也成立了南水北调局。

南水北调工程,均州市的丹江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源头,对郧城市而言,南水北调工程可谓有利有弊。

不利影响包括:一,税源减少。其中对均州市影响最大,丹江水库不再是蓄水发电,而是蓄水西送,发电量急剧减少,发电收入自然也锐减,全市的财政税收受到严重影响;二,关停并转。由于汉水北调既要保证水量,更要保证水质,郧城市就此要关闭许多污染企业,更要拒批电镀、造纸等企业,整个城市在环境治理、矿产水电开发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可以说,是郧城人民为了向北方地区供水,牺牲了很多发展机会;三,库区淹没巨大,大坝加高后,郧城市将有150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被淹没,涉及14个城镇,一些公路、码头、桥梁、供电线路将被淹没,整个交通系统将被打乱,库区群众将面临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四,郧城市是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由于丹江大坝升高,库区内一些历史文物、景观将永远沉入汉江河底,这个损失难以估量……

当然,南水北调工程也为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丹江大坝加高后,汉江中下游综合防洪由20后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大大减轻汉江中下游防洪压力。

其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高要求,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郧城市重点发展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许多库区移民原来生活就较为贫困,有些甚至还相当贫困,现在得益于中线工程而移民,会得到妥善安置,会拥有新的创业环境和启动资金。

郧城市作为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承担了重要的使命,也增加了很多工作,包括移民工作。

京城领导来郧城要看什么?一是工程进度,二是移民安置。

所以,市委、市政府接到上级通知后,不敢大意,召开了专门会议,落实有关工作,具体到各个环节和细节。

这期间,胡晨阳和分管副市长江川还几次到均州市检查,有提前演练的意思。

……

均州市属省辖市,由郧城市代管。1959年,国家在此兴建了著名的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拥有“华夏水都”之称。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千米,来水90%源于汉江,10%来源于汉江支流——丹江。

均州市虽然是县级市,但又是省辖市,由郧城市代管,其地位有点类似于庐阳市代管的井冈山,均州市委书记刘仲年同时也是郧城市委常委,算是高配了。均州市长是位女同志,叫王彩荣,这几天,刘书记、王市长都陪着胡晨阳乘坐一条“向阳号”考察船在丹江水库转悠。

分管水利的副市长江川也陪同胡晨阳来了均州市,他对胡晨阳道:“胡市长,南水北调工程,中央、省里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我们郧城市主要就是做好服务工作。中央领导要来,反正也有省里的领导陪着,我们基本上就是跟着鼓鼓掌什么的,呵呵。”

胡晨阳道:“老江,你是老水利,心里踏实,我刚来,各方面情况都不熟悉,心里没底。”

江川是老水利,有关水利、水电方面的事,难不倒他。胡晨阳却不同,是市长,又新来不久,各方面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如何向上面来的领导汇报工作,必须得做足了功课。

丹江水库水质确实是好,到处碧波荡漾,似乎这里的天也特别地蓝,碧波与蓝天浑然一色,真让人心旷神怡。

水质好,与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均州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4.5%,这个比例,已经接近德修这个林业县了。

当胡晨阳用高倍望远镜察看丹江水库四周时,他注意到了一处地方,那几乎可以说是一处果山,呈赤红色,不但不见一株树木,就是杂草都很少,对比四周的苍翠,这块“果山”显得极为丑陋,也极不谐调。

“那里是怎么回事?”胡晨阳指着“果山”问道。

刘仲年心里一叹:“还是让他看到了。”

刘仲年道:“那个地方,都是些岩石,当地人叫‘火焰山’。”

进一步了解,胡晨阳得知“火焰山”是归石鼓镇管,这是座有名的石漠化荒山,到处是赤红色的岩石,在烈日的照射下,远远望去犹如火焰一般,当地老百姓形象地叫它“火焰山”。要在“火焰山”上植树造林,真的很难!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水库加高,库区的面积也会大大扩充,对水质会有一些影响,需要重新治理周边环境,其中就有这个“火焰山”,这是明确列入了规划的。“火焰山”如果不尽快完成绿化,不光是形象丑陋,以后不知会有多少泥石流入水库,影射水质。

按照国家规划,丹江水库的水必须达到一类水质。何谓“一类”,就是生水可以直接饮用。

胡晨阳道:“既然列入了规划,那就得执行啊。”

刘仲年道,市里早已经将“火焰山”植树造林的任务下达给了石鼓镇,但是,这个石鼓镇却是有点拖拉。

胡晨阳道:“走,去石鼓镇看看。”

到了石鼓镇,刘仲年立即召集镇党政班子开会,目地就一个:落实“火焰山”种树问题。

镇党委书记汇报说:任务是早就布置了,但是,落实不下去,没有哪个村愿意接下这个活,出高价都没用,没人肯干。

刘仲年有些发狠地说:“这件事再定不下来,你们书记、镇长都不要干了!”

镇书记苦笑道:“胡市长、刘书记,王县长,我也难办啊,村里人都说,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火焰山上能种出树来。”

刘仲年火了:“火焰山是死的,人是活的,就不能想出办法吗?”

镇书记不作声了,大伙面面相觑,不敢辩解,但也不敢拍胸脯。

气氛有点沉闷。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大个子男子站了起来,是乡里的武装部长郭志新,他道:“石头上要种树。也是可以种的,就是在石头上用炮钎整出一个个‘树窝’来,填上土,不过,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要不,让我带领全镇民兵去干吧!”

在岩石上强行钻凿孔眼,整出“树窝”,这个确实需要苦干,郭志新的“挺身而出”,让胡晨阳眼前一亮!

“很好!”胡晨阳道,“老刘,你想办法给他们配上一些机械设备。”

“好!”刘仲年心里也很高兴,“火焰山”的事总算落实了,否则,他这个市委书记在胡市长眼里就太无能了。

胡晨阳很是亲切地看了郭志新一眼,道:“郭志新同志,我相信你们能完成好这个任务,到时候,我为你们庆功!”

郭志新立正道:“请胡市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胡晨阳又看了镇书记一眼,道:“挑土上山的事,你负责组织群众完成,这个可以做到吧?”

“可以,可以。”镇书记连忙答应。

在回均州市的路上,胡晨阳道:“那个武装部长,等他完成任务后,要好好宣传,要重用他。”

刘仲年道:“哎,我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郭志新就带着全乡三千名名民兵上了火焰山,硬是在那些赤红色的岩石上钻凿孔眼,遇到太硬的,就用少量雷管、炸药炸出一个“树窝”。

郭志新发狠道:“从今天起,老子就跟火焰山干上了,大不了死在这!”

确实是有股狠劲!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官僚最新章节 | 官僚全文阅读 | 官僚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