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贾敏这里看着一双儿女,心里却是默默地思量着如何为黛玉请两个好的教养嬷嬷过来。
赵嬷嬷按着时辰端过来一只斗彩小茶盅,里头是煎好了的药。贾敏接过来,蹙了蹙眉,叹道:“每日里都要喝这些个药汤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赵嬷嬷劝道:“太太身子养好了,自然也就不必再喝了。”
黛玉从一旁过来,见那药汁黑紫,一股子极为浓郁的苦涩药味儿扑鼻而来,想来,便是十分的难以入口。
转头看看旁边的黄花梨木大理石面儿的圆桌上放着几色蜜饯,乖巧地端了一碟子蜜渍杏脯,“母亲,喝了药再吃这个,嘴里就不苦了。”
林珩从床上滚了几滚,也要过来。赵嬷嬷“嗨”了一声,赶紧过去,蹲下了身子亲自替他穿上了鞋子。豆蔻在一旁笑道:“嬷嬷抢了我的活儿了。”
赵嬷嬷瞪了她一眼,笑骂:“不过给哥儿穿了一回鞋,你就怕我抢了活儿?没眼力见儿的小蹄子,告诉你罢,下回啊,手脚快些”
赵嬷嬷乃是贾敏的乳母,贾敏出阁儿的时候,荣府的老太太怕她在夫家受了委屈,特意将赵嬷嬷一家子给她做了陪房,对贾敏,赵嬷嬷是忠心的很。黛玉身边的四个大丫头,林珩身边的四个大丫头,都是赵嬷嬷一手教出来的,与赵嬷嬷亲近的很。因此豆蔻听了这话也不生气,只笑嘻嘻地蹲下去快手拣起了另一只鞋子替林珩套上,又朝着赵嬷嬷眨了眨眼睛,伸手扶着赵嬷嬷起来。
赵嬷嬷张开手,对着林珩慈和笑道:“我的好哥儿诶,来,嬷嬷抱下来。可别再摔了,啊”
黛玉在一旁险些笑到打跌,林珩是三岁的皮囊,里边儿可是十八九的芯子了。这会子被人这么哄着,真真是太有意思了。
林珩心里翻了个白眼,扑进了赵嬷嬷怀里,感到赵嬷嬷抱着自己的手臂紧了紧,一只手搂着自己起来,另一只手却是扶住了自己的腰。
心里一动,知道这是赵嬷嬷怕自己闪了腰。此时林珩与赵嬷嬷挨着极近,看着她脸上遍布的皱纹,却是生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个老人,是真心的怕自己受了伤呢。
伸出两条细女敕的胳膊搂住了赵嬷嬷的脖子,林珩将小下巴搁在了老太太的肩膀上。
黛玉抿嘴笑着,拉了拉贾敏的袖子。贾敏拍拍女儿的手,道:“你瞧,珩儿跟赵嬷嬷很亲近。”
黛玉嘟嘴道:“我小时候也跟嬷嬷很亲近呐。”
赵嬷嬷笑得满脸菊花,将林珩放在了贾敏的卧榻上,一叠声道:“是呢是呢,姐儿跟哥儿都肯赏我脸呢。”
林珩拈起一颗蜜饯儿送到了贾敏的嘴边,道:“母亲,吃。”
女儿儿子都瞧着自己,贾敏也不再抱怨药苦,端起来一饮而尽,又张嘴噙了林珩递过来的蜜饯儿,温声笑道:“果然不苦了。”
说着便将林珩搂在怀里,好一阵摩挲。
黛玉看着她母子间一说一动,心里却在想着,按着红楼的剧情,贾敏乃是在幼子夭折后去世的,如今林珩尚且好好儿的,算是改变了剧情罢?只是不知道贾敏的命运,会不会也随着变了?
一时贾敏又想起来了方才的事情,问黛玉:“方才那兰姨娘说的可是真的?我远远地瞧着,也没听见到底说了什么。珩哥儿却是听了一遍就能记住了诗句?”
黛玉见她虽是问着,眼中却满是喜色。想来也是,哪个母亲都愿意自家的孩子好,最好是天下第一的聪明人。
林珩现在还小,倒也并不需要这样的虚名。须知道,树大才招风呢。
不过贾敏才吃了药,这两天身子看着比之前好了些,顺着些说也无妨,横竖屋子里就是几个心月复之人,也传不到外头去。
因此也就笑着说了。果然贾敏听了十分的欢喜,抚着林珩的头发叹道:“咱们林家书香门第,你父亲更是少时便有才名。先前珩儿出生之时我倒是想着,只要珩哥儿一辈子平安康泰,便是没有念书的天分,也无妨了。谁知道母亲的珩儿,是聪明的孩子呢。”
许是太过兴奋,说话间竟是咳嗽了两声。
站在她身后的微云忙过去替贾敏轻轻捶着后背,清月便端了一盏温茶过来,“太太,压一压罢?”
林珩忙从贾敏身边让开,贾敏笑了笑,结果茶来喝了几口,这才好了些。
黛玉与林珩互看了一眼,眼中都有些担心。
记得有考据说,黛玉之所以年少殒命,便与常年吃那人参养荣丸有关。真假不知,但是是药三分毒。贾敏身子不好固然需要治疗,只是平日里这药汤子灌着,反倒是正经饭吃不下去了,人又能好到哪里去?
黛玉心里暗自想着,若有机会倒是应该与母亲提一提,府里请上个擅作药膳来调理人的厨子就好了。
说话间外边儿日头已经高升,屋子里光线极亮。贾敏便问:“什么时辰了?”
微云走过去看了看外间儿挂着的自鸣钟,道:“快到午时了,太太,可传饭么?”
贾敏点点头,“老爷也就快进来了,传饭去罢。跟厨房说一声,天气大热了,别弄些油腻腻的东西来。”
微云答应了,自去厨房吩咐。
果然不多时外头便有小丫头叫道:“老爷回来了”
门帘掀起,林如海快步走了进来。自从林珩摔了,林如海忧心幼子,每日中午都要进来和贾敏等一同用饭,这段儿功夫,也是一家子人乐享天伦之际。
贾敏黛玉林珩都站了起来相迎。林如海笑着扶了贾敏在榻上坐下,自己便坐在了梨木卷扶手透背椅上。黛玉走上前去福身行礼,林珩也跟着有模有样地做着。林如海笑道:“好,好。”
“老爷,今儿啊,珩哥儿不但大好了,而且还能跟玉儿念上两句诗了呢”儿子聪明,贾敏笑着说道。
林如海一身官袍,月兑去了平日里的斯文,多了几分威严。虽是到了不惑之年,却是更平添了成熟儒雅之感。
虽然是自己的父亲,黛玉也不得不在心里暗自叫好,原著中能够生出黛玉这个绛珠仙子的,果然都不会是平庸的。
“哦?珩哥儿会念诗了?”林如海接过丫头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方才笑道,“来,念两句让父亲听一听。”
林珩大感无奈,什么时候才能不被这样当做小孩子逗弄啊?
只得上前女乃声女乃气地背了黛玉说过的那首,“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果然林如海听了惊喜非常,又问:“可知道是谁的诗?”
林珩刚要说是孟浩然,忽然听见黛玉在后边轻轻地嗽了嗽嗓子,登时明白过来——这个时候自己才三岁多,还未开蒙呢,可不能说的太多了。
歪歪小脑袋作势想了想,才说道:“姐姐说是孟浩然。”
林如海大感安慰,一儿一女都是聪慧的。拍了拍林珩的小肩膀以示赞赏,又转头对贾敏道:“夫人呐,先前咱们总说儿子还小,怕他身子骨娇女敕受不得,因此才一直放着。如今我瞧着,珩哥儿眼瞅着就奔四岁了,是不是也该延师开蒙了?”
贾敏自然不反对,欢喜道:“老爷说的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孩子开蒙都是在四五岁上。只是还得老爷费心,延请一位好的先生才是。”
“那是自然。”林如海手指敲着椅背,在脑中仔细思索着。
黛玉却是心中一凛,可别是把那贾雨村给请了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