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楼 最新章节 第十九章 一山二虎 (1)

作者 : 茅歌

背景资料:今日高校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政(治与)教(育)合一,导致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高度政治化、官僚化。国家掌握学校的政治与经济命脉,教育听命于政治权力。教育与学校便成了权力的附庸,教育和教育机构便失去了自主性与独立性。在今天的中国,所有的大学不过是一个寄生在党政官僚系统上的怪胎。所以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标准,当代的中国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只有人才培训所、螺丝钉锻造所。

引自:刘军宁文章

十九、一山二虎

本章重点提示:一个书记,一个院长。一个党委的一把手,一个向政一把手。两个叫驴,到底能不能栓在一个槽里喂养?直白说,不能硬栓在一起,又踢又咬。一山容不容得二虎?不能只能是你死我活。

院长王华立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有重要的问题向他汇报。他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电话,说是有“重要的问题”,口气有点神秘,让人感觉这事不小。打电话的人是学院基建设备处副处长鲁明亮教授,这也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直接向院长汇报工作。

王院长把他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两人面谈。

鲁明亮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对王院长说:赵一平组织的工程招标,其中有严重的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的嫌疑,招标工作暗箱操作。盛华公司的资质和实力,有弄虚作假的嫌疑。

王院长很吃惊地问他:你有证据吗?

鲁明亮说:赵一平和盛华公司的关系很深,他们已经开始在虚报工程造价,会有大的追加款项在后面。他们虚报材料价格,一块国产的大型玻璃,造价两千多块,他们换上了英文的商标之后,就成了外国产品了,报价就变成一万多了。更多的证据,要进行调查和了解之后。希望院长了解这个情况。

王院长说:你是基建设备处的副处长,工程的具体过程和工作细节,你应该是很清楚的吗?

鲁明亮说:这都是赵一平一人一手操作的,别人谁都沾不上边,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我想提醒院长,要注意他们的勾当。

王院长说:我要说话,就一定要有证据和事实。你可以侧面调查和了解一下,有什么情况你直接向我汇报。另外,这个问题在你没有搞清楚之前,先不要声张。

院长王华立听到这个消息,起了疑心。六个亿的工程,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黑洞呀想起来叫人不寒而栗。这个鲁明亮,和他过去的交往不深,他为什么要给我报告?他的动机是什么?是出于公心还是由于嫉妒、或者其他的个人私利而放出的一个谣言?作为院长,这些问题他不能不想到,什么都可能发生。人哪真是太复杂了

从这以后,在他的脑子里开始绷紧了一根弦,作为一院之长,他的肩上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不能松懈和失职。要学会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决不能被别人蒙在鼓里。

临走时,鲁明亮还说了一句话:他们的狐狸尾巴,慢慢就会露出来的。

基建设备处长赵一平,上交了一个报告。当这个要求工程追加款项的报告,放在院长王华立的桌面上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鲁明亮的话是真的了。工程的预算已经是经过论证和审核的了,工程刚刚进行不到一半,就开始要求追加工程款项,有点说不过去。而且追加的还不是一个小数目,三个亿王华立虽然不懂建筑工程的事情,但是又要追加这么多钱,那是完全违反常规的。看到这个报告的第一眼,在他心里已经给否决了,不能批

看来,鲁明亮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呀王院长感觉到,这个黑洞正在一步步地向他逼近,向他包围过来,他必须要面对了。

这时,鲁明亮又打了一个电话,他说:王院长,你看到赵一平的报告了吗?那个追加工程款项的报告,你一定不要批,这是他们的黥吞国家财产的权钱交易的一个阴谋,你要顶住,可一定要顶住啊

这就更加坚定了王华立的信心。坚决顶住

王华立顶住不批的事情,汇报到了马书金书记那里。马书金没有太着急,他认为院长一定会批的,要么是等待个三五天时间,要么是会向他汇报工作和征求意见之后,再批。赵一平把电话接二连三地打到马书记那里,要求立即解决。马书记胸有成竹地劝说他,要他耐心等待,报告一定会批复的,要给院长一个时间。

半个月过去了,报告的事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没有看到王院长任何的表示或反应。直到这时,马书记沉不住气了,打个电话给王院长,问道:王院长,基建设备处赵处长的那个报告,你看到了吗?

王院长说:我看到了。

你的意见如何?

工程的预算是审核过的,现在怎么会一下子追加这么多的钱?我没有批。

工程上的事情是比较复杂,赵处长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情况都在变化吗现在建筑材料都在涨价,工人的工资也在涨。这些都是实际情况呀

马书记,说实话,我不能批准这个报告,这是违犯程序和原则的大事。

哦……

马书记只得放下了电话,脸色也跟着阴沉了下来,问题有些复杂了。他没有想到,平时里俯首帖耳的王院长,这个时候却是态度强硬这是自王华立当院长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怎么回事?连我这个党委书记的话也不听吗?他感到心里很不舒服。

(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白楼最新章节 | 白楼全文阅读 | 白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