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刺刀 第一百零一章 中华日报和义和团

作者 : 沉迷

(求推荐,求收藏,给点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张推荐票都是我写作的动力,新人不容易啊。附:从一百章起,保证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断更。本书存稿现在已经超过50万字,各位可以放心。作品一直在写,存稿也会越写越多,不用担心太监。)

青岛造船厂一共有26个巨型干船坞,想要一下子全部开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干船坞要全部开动那得需要多少设备多少技术工人?第一批五千名学成回国的工厂学员是各个工厂的总人数,而不是一个造船厂的学员。

这五千人中只有一千二百名船厂学员,主要是德国汉堡造船厂也容纳不了太多的学徒进去,这一千二百人已经是汉堡造船厂能接收新人员的极限了,几乎每一份工作都是两个人一起做了。

其他三千八百名都是如钢铁厂,各种机床厂,各种机器厂的技术学员。故而在最大人力的使用基础上也只是启动了一半的干船坞制造商船。

为此王绍枫在不断派出大量的学员后也在青岛成立了一个技术学校,专门教习各种技术工人。同样,同批在青岛修建的学校还有青岛大学,青岛中学,和青岛小学。

中学小学都是由霍洛岛师范学校出来的学生当教师的,虽然数量上跟不上实际需求,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个老师至少要负责一百名左右的学生。

不过有国防军的大力支持,派出了大量的老兵辅助,也就相对轻松多了。目前对青岛本地学生们的学生们的教育都是半知识半军事的,大肆宣扬爱国主义,宣扬皇汉精神,宣扬华夏文明,宣扬国防军的宗旨,这样做是给学生们从小打下深深的民族烙印。

王绍枫可不想以后培养出许多的汉奸卖国贼,从小就以实质性的行动教育这些学生,长大后自然就要好的多。

同时为了避免以后统一全国了,整个国家的行政人员都是山东人,形成一个群体性的势力派别,王绍枫也没有把霍洛岛上的两所极其重要的学校搬到山东来。

而是从山东的士兵中选取有资质有能力的士兵去霍洛岛行政学校和师范学校学习,同时也加大从其他省份的移民中选入合适人选。

不这样做的话,以后可能会让其他二十几个省份的人对山东抱有敌视行为,毕竟到处都是山东兵,山东官,山东人都一统天下了,哪怕是在国防军里面,也不可避免的产生派系。

太祖爷有句话说的好,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王绍枫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山东人的势力影响,尽管他现在在山东,治下的军队工人都是山东人。

国防军体系内现在已经有了几个派系的苗头,现在并没有产生内斗,但是王绍枫也必须想办法把这种内斗的可能性尽可能的转向对外方向上。

主要来说就是以功劳论处,如以孤儿群体产生的极端派就是一个激进派,这些孤儿们因为以前流浪生活使得他们很少对一个地方产生归属感,而在国防军内生活后,可说是死忠的那种,对待所有可能威胁到国防军的力量是真正采取极端的手段,哪怕是自己人也是往死里整。

所以后来进入国防军的很多普通家庭子女,对于这些人很是担忧,从而不得不抱成团也形成了一个派系,就是稳健派,主张不要一切打倒。稳健派这样的主张被激进派说是软弱,对敌人妥协,不知道敌人是多么的险恶,这些敌人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否则这样妥协下去,中国也永远强大不起来,历朝历代就是因为太过妥协软弱无能而灭亡的。

激进派的主张在稳健派来说是太过极端,不能强加到一般人的身上,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大公无私的,否则这样的激进下去,恐怕全世界都要变成自己的敌人了,咱们不能也做不到跟全世界为敌,那样毁灭的是自己。

两个派系暂时就这样互相憋着劲,好在王绍枫通过内卫及时发现了苗头,为此召开了全党高层会议。

“你们的想法都正确,但也是都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你们都只看到了片面,实际上我们社民党,我们国防军,我们国家要强大起来,两者都不能缺一,很多人都知道这军舰是怎么开的是不?”

“军舰要想开的稳当又快速,而且又持久,那么应该举杯那些方面的条件?首先有动力,这就是我们社民党我们国防军我们国家奋斗的动力,相信都有。光有动力还不够,要找准方向去开,对不对?”

“不然难道把军舰往陆地上开吗?而我们社民党的党章就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然后需要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加速大家可以理解,减速呢?是必不可少的,我可以这样的说,稳健的思路就是减速,激进的思路就是加速,你们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这两种功能?”

“大海上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大海上是充满了危险,前方有礁石,怎么办?硬闯?那会对军舰造成损害,甚至会让军舰沉没,这时需要减速,掉转下方向,绕过这块礁石。如果速度太快,我们怎么来得及避开礁石呢?因为各种礁石都不是线路在水面上,有大有小。”

“大的,在水面上的,我们可以通过望远镜及早的发现并避开,那小的或者隐藏在水底下的呢?这时如果不减速,恐怕拥有再好的船长,再好的水手,再坚固的军舰,也会遭到因此遭受重大损伤甚至沉默。”

“所以我们需要稳健的作风来及时减速,这样才能有效的提供足够的时间去为我们这艘军舰实行机动动作。”

“当然过于稳健也不行,你老是担心着担心那的,一天也开不了十海里的路啊,其他国家每天都能开上几十海里甚至上百海里,那怎么行?永远也追不上别人。”

“所以说你们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把自己国家这艘庞大的军舰开的又快又稳又安全。”

“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是海上的礁石,而海上还有其他国家的军舰可能会阻拦我们,甚至会攻击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威胁,你们每个人都需要开动你们的脑筋去思考,去探索,我们国防军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各种各样风险带来的伤害,我们损失不起,国家也损失不起,民族的未来更损失不起。”

“国家是军舰,党章是方向,人民是军舰上的子民,工业和农业是军舰上的燃料,各种能源。政府是管理军舰的人手,国防军是军舰上的大炮,我们组成一个整体,如何把军舰开好,如何让军舰更快的开动,如何让军舰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更少,甚至如何让军舰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威胁时,我们需要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怎么做?”

“对此情况,我这里有一个方案,我们国防军即将成立一个宣传部,下属各种宣传机构,其中一个就是新闻署,负责管理报纸书刊等信息,而我们国防军也即将发布自己的第一份报纸---《中华日报》。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对未来的思考写成文章,向我们的报社投稿。大中华日报上,有两个专栏,专门刊登我们的各种思想,以及对未来的各种探讨。因为报纸版面有限,所以每期只挑选最具有说服力,最具有理念性的文章刊登。你们可以就此表达自己的意见,相信比互相争斗来的更好,也更不损伤我们国防军内兄弟姐妹般的和睦关爱之情。”

1899年7月3日,国防军发行了第一份报纸。这第一份报纸的出现可说是震惊了整个辖区的人,以前很多人对国防军的未来还是有点迷茫,党章上写的太过遥远,而很多人只看的到现在,现在如何走是最大的问题。而报纸上刊登的信息则是表明了国防军内部现在有两种思路,这两种思路都有很多人支持,但是关键的是,这上面的两种思路并不是党魁所想的,而是高层人员所想的。

很多人因此嗅出了一股味道,党魁这是打算两种都要,兼顾平衡。

同样报纸发行的是内部流通方式。暂时不对平民公开,不过就算如此也传播的很快,国防军的实力是一天比一天强大,国防军的数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多,国防军的地盘也是一天比一天广阔,而在南洋报社开办了分部,方便发行报纸以及公布政策。

前期的报纸都是有数量限制,一般只放在军营的阅览室中,严谨外借,要看可以进阅览室看,同样,在各个地方的军营里也同时展开了讨论以及思想政治学习。

各地的司令长官和政委们早在日报发行之前就接到命令去青岛开会,这件事很大,很重要,王绍枫不得不做好下面人的思想工作。

同样,因为各大工厂的工人也隶属于国防军,这些技术工人都是国防军优秀士兵转成技术工人的,而这些工厂也是隶属于国防军,都是国有企业。所以他们也有资格阅读以及谈论。

这样的话,不可避免的让那些德国专家等人知道了,德国人知道了以后,可说是极其重视这件事情。因为德国已经决定了和国防军的合作,并且德国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结盟的打算,而不仅仅是军事,经济互相合作。

而了解国防军的政策方向也就自然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德国的一个重要目标,国防军对以后如何安排,以及将要走什么样的路线,这些对德国方面来说还是一个迷。尽管他们有大量的人员参与,但是这参与也仅仅是经济上,技术上的。政策上的当然不可能,而德国方面一直就结盟的事情还在讨论也是因为不清楚国防军的政策方向,还有采取的体制。

这些才是真正的大事,经济上,军事上都很容易变革,但是体制上就极难了。没看现在的法兰西共和国就是最大的例子么?改来改去,搞的大家都不知道他们要想怎么样了。

在得知了报纸的情况后,阿尔弗雷德亲自上门要求订购一份大中华日报,他清楚,现在大中华日报不能对外发行的原因,还是隐蔽问题。对于国防军始终想把自己隐蔽起来,无论是阿尔弗雷德还是德国其他人,可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似乎他们已经隐蔽上瘾似得。实际上英国人也早发现了有这么一股神秘势力在山东,英国人又不傻,难道还真的相信那所谓的德国吞并山东的说法吗?数一数德国在山东有多少军队就知道了。同样其他国家也都一样,都认定了德国在扶植势力代言人。

关键是英国人有一个威海卫卡在了山东半岛上面,其他国家的人或许不敢进山东,英国人可是敢的,天老大地老二他英国人就是老三。无法进去胶州湾,从威海卫到青岛也是一样,自然这一路上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变化了。

当然限于协议,英国人也不能让其他国家的任何人从威海卫进入山东月复地,一句话,威海卫是英国人的,想怎么做,德国人管不到,但是威海卫之外呢?德国人的地盘,想进来?先申请再说,然后就打外交官司扯皮,这种扯皮别说扯上几个月,甚至几年也不稀奇,所以其他国家的势力暂时还无法联系上国防军,而同样,德国人也把同国防军看的非常重视,这关系到以后巨大的利益问题,自然在这方面很是卖力。

“党魁先生,我想为了加强德国与你们国防军的合作,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你们对未来的想法。”

“阿尔弗雷德,今天你来这是为了报纸吧?没问题,我会命人给你们开一个口子,但是暂时因为纸张油墨有限,印刷能力紧张,只能给你们一份,希望你不要介意。”王绍枫笑着说道。

两人认识久了也就熟络了。

阿尔弗雷德在听到对方话语中有个一份两字后,立刻明白了原因,马上点点头,笑着说道:“没问题,党魁先生,我们懂的,这份报纸我们会有专人接收并保管,这点您可以放心。”

“呵呵,阿尔弗雷德,有件事情需要你们德国出面一下,在我们国内。”

“请说,党魁先生,我们一定会尽力的。”

“好,阿尔弗雷德,你知道山东巡抚毓贤吧?”

一说起这个名字阿尔弗雷德就是满脸烦恼,毓贤极度排外他早有耳闻,也收到过很多情报。在毓贤的地盘里,西方人都受到了很大的排挤,各种敌视行为不断。

“党魁先生,你知道的,我们德国一直是和你们国防军打交道,进行合作的。清政府好像感觉到什么了,所以我们德国侨民在其他的地方都生活的很不顺利。”

“所以,阿尔弗雷德,我想为了避免这种满清政府的排外风波给你们德国侨民带来人身上的伤害,我建议,你动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些德国侨民迁移到青岛或者其他的沿海租界里去,甚至到南方的地方也行。北方在清政府的影响下,一旦发生排外,那后果……”王绍枫知道庚子事变就是因为华洋冲突造成的,他得想办法阻止,原先他的计划是抢在八国联军之前占据天津和北京。但是现在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只要八国联军发动,这些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对当地造成生灵涂炭,尤其是八国联军中日本和俄罗斯。而俄罗斯也正是在这次事变中占据了东三省,从而发生后世的日俄战争。

现在中国也即将是他的了,他当然不会希望国外军队再次踏入中国的土地上,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庚子事变的发生。而庚子事变是因为满清对外国人的仇视加上山东义和团的兴起联手引发的,满清仇视外国人这时不消说,又怕又敌视。

而山东义和团则是因为历史上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实在是搞的天怒人怨,强行让教民捐献土地接受德国人的保护,和教民欺压其他的无辜百姓,逼得太多的平民家破人亡。

而山东自古出响马,这句话实际上充满了血腥与仇恨。山东是孔子家乡,这里最重视礼仪教化了,可偏偏山东地少人多,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很多人无奈之下不得不走上了响马这条路子,当响马可是一辈子的骂名,连带家人子女也都抬不起头来。

不过现在因为国防军的关系,自从去年国防军占领日照以后,德国方面就意识到这x势力肯定会在山东发展,把山东变成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于这x势力的极端民族意识,德国已经领教过了一次,当然不会再想去尝试,而同时x势力当时巨大的订单也把他们砸晕了,相对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订单,那些传教士在山东强占的那点利益算什么?德国人又不傻,自然强行把那些传教士召回本土的召回来,转派他国的去他国。但是其他地方的传教士和侨民就没有什么动作了,走一步看一步。

而后来国防军在吕宋岛的战绩无不让他们抹了把冷汗,幸好当时没昏了头,去顾忌那些传教士的议论,不然惹火了这些人的话,估计用不了半个月,这些传教士估计都要死绝,而德国若是翻脸,那损失了大量的订单利益不说,派到山东的军队又能活下来几成?即使用军舰把山东的港口全部炸烂又有什么意义?徒自遭受国际舆论压力以及全中国对德国的仇恨。

而不动作的话,那德国又陷入了自己国家的舆论中,几百名传教士在山东集体死亡,事件可不小,政府要是真不有点作为的话,估计就要挨骂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血腥刺刀最新章节 | 血腥刺刀全文阅读 | 血腥刺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