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怪榜样没带好
我的名字叫梁冀。一听这名字,肯定很多人都很陌生。没办法,我就是个低调的人,跟赵高、董卓他们比起来差远啦!不过,若提起我另一个绰号,恐怕知道的人就多多了。什么绰号?跋扈将军是也!我很不喜欢这个绰号,所以,给我起绰号的这个人,很快就变成了死人,尽管他的身份是皇帝。
可能有人很奇怪,你到底是什么身份呀?怎么有这么大的能量?说实话,我这人屁本事没有,但家里就是有权;啥能力没有,但就是会弄权。
我家的权力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要从我爷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高爷爷说起。
我高爷爷叫梁统,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当新莽政权倒台的时候,西北地方推举窦融为河西大将军,我高爷爷为武威太守,拥兵保境。东汉王朝一建立,窦融和我高爷爷就归顺了刘秀。刘秀这人待人宽厚,善于笼络人心。他不仅把我高爷爷列入开国功臣,还封他为高山侯,任太中大夫。
刘秀自称“以柔治天下”,特别强调拉关系,尤其是跟功臣宿将拉关系。不像许多开国君主,江山刚一坐稳,就对功臣大开杀戒,还美其名曰“狡兔死,走狗烹”。刘秀拉关系的手段,说白了就是结儿女亲家。这样一来,整个东汉的皇后,就基本上不出窦融、邓禹、马援和我高爷爷梁统四家。
然而,刘秀失算了。你想一想,女儿当了皇后,老爸说话好不好使?外甥当了皇帝,舅舅说话管不管用?因此,久而久之,外婆家的势力就日益强大起来。特别赶上皇帝小,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会依靠谁呢?当然是娘家人。她们不是将实权委托给父亲,就是委托给哥哥。
这个政治窍门当然很快就被外戚掌握和利用了。他们先是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左右皇帝的废立;再在立新皇的时候,故意选择年龄小的,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左右朝政的权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当然咯,在外人看来是恶性循环)。所以,从汉章帝以下,所立皇帝最大的不超过十七岁,最小的不过百日。
我们梁家与皇室联姻,是从刘秀把女儿午阴公主嫁给我曾爷爷的大哥梁松开始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梁家女孩子同时取得了选配皇后的资格。
我曾爷爷叫梁竦,两个女儿都被选为章帝贵人,小贵人还生了个皇子。当时的皇后是窦氏,她一直不孕不育,就把我祖姑姑生的小皇子当自己儿子养活。我们梁家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窦家怕梁家因此得势,就大耍阴谋诡计,杀害了我曾爷爷和两个祖姑姑。
章帝死后,十岁的和帝即位,他就是我祖姑姑的儿子。窦太后临朝称制,把大权紧紧抓在自己手里。
为了扶植自己的哥哥窦宪,窦太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让窦宪出征北匈奴。窦宪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竟然消灭了北匈奴。回来后,他就被任命为大将军。从此,兄妹俩联起手来,为所欲为。朝廷上下,尽是窦氏的亲信和党羽。甚至当和帝在长安召见窦宪时,朝臣还在讨论,是不是要称窦宪为“万岁”呢!
窦宪还养了许多刺客,实行暗杀政策,专门谋害那些有宿怨私仇的人,持有不同政见的人,以及可能危害窦氏的人。窦宪的老爸窦勋以前犯了罪,被法官韩纡判处死刑。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经死了,窦宪竟然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老爸坟上祭奠。
当和帝逐渐长大,也越来越懂事时,窦宪居然企图谋杀和帝,取而代之。人小鬼大的和帝暗中得到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宦官郑众等人的帮助下,他下诏令窦宪来京辅政,把窦宪调回京城,趁机把窦氏集团一网打尽。
这时,我们梁家才告发窦家,说明真相。和帝方才得知,自己是梁家外孙。于是,他追尊生母为恭怀皇后,我爷爷、我老爸他们都升官封侯。
我刚懂事的时候,大人就给我讲窦太后、窦宪他们的故事,意在让我“牢记血泪仇”。然而,我所记住的,却是窦宪兄妹是如何玩弄权力。所以,后人在骂我之前,还是先骂窦宪吧,因为他才是我的前辈和老师。他唯一比我强的,就是打败过北匈奴,立过战功而已。
和帝死后,出生才一百多天的殇帝即位,朝政大权又落到他老妈邓太后手里。可怜这个婴儿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还没学会说话就病死了。
之后又是安帝即位,邓太后和他哥邓骘继续掌权。安帝26岁那年,郎中杜根上奏邓太后,说皇上已经成年,应该独立处理政务了。也就是说,太后你该颐养天年啦!结果,邓太后大怒,命令用布袋将杜根蒙头盖脸套起,然后乱棍打死,并抛尸城外。
应该说,邓氏兄弟还是不错的,一直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勤劳王事,包括大将军邓骘。弟弟邓康曾劝她不再干预政事,结果邓太后一怒之下,将邓康免官,并开除了族籍。
邓太后死后,安帝终于得以亲政。由于他早就不满受制于邓太后,所以就把这笔账算到邓氏兄弟头上。正好有人诬告邓氏兄弟阴谋废掉安帝,安帝就此将邓氏兄弟杀的杀,罢官的罢官。
安帝死后,阎皇后又想掌权。由于她自己没生儿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当皇帝,自己垂帘听政。可惜,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这时,宦官曹腾、孙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赶走了阎太后,拥立11岁的刘保为帝,即顺帝。
可以说,直到顺帝上台,梁家才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政治春天。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对我以后的所作所为有所理解了吧?我承认我梁冀专权,但我绝对不是始作蛹者,那些前辈都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我的。不管就跋扈来说,还是就专权来说,甚至就搞刺杀来说,不少方面我都不如窦宪。为什么后人把我列入十大奸臣之一,而窦宪什么事没有呢?难道就因为他曾立过功?
窦太后+大将军哥哥窦宪=专权,邓太后+大将军哥哥邓骘=专权,那么,梁太后+大将军哥哥梁冀=?答案自然也是专权咯!
二、我是权力产下的怪胎
顺帝即位后,马上封我老爸梁商为乘氏侯。长大一点,他又立我妹妹为皇后。不久,就授予我老爸大将军一职。
说起这个大将军,到底是个什么职务呢?且容我细细道来。
东汉中央政府模仿西汉,是一个双层的政权机构,即以皇帝为中心,形成内朝与外朝两大权力板块。其中,内朝由大将军、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等构成,外朝则由丞相以下直至六百石的官员构成。自古以来,跟君主越亲近的人,自然权力越大,因此,历来内朝高于外朝。内朝的宿卫,只要挂个尚书事的头衔,就可以参与朝政机密。这样一来,朝廷实权就掌握在内朝的大将军手中。
再具体一点,东汉太傅地位最高,属于上公;其次便是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大将军则在三公之下。大将军,大将军,顾名思义,必须有军功。和帝时,窦宪由于讨伐匈奴有功,拜为大将军,位置只在太傅之下,比三公高。安帝时,大将军邓骘因为打过西羌,所以地位与窦宪一样。我老爸梁商一生未上过战场,只因他的女儿是皇后,所以也援引前例,位居三公之上。
可能考虑到自己是沾女儿的光,才登上大将军之位吧,我老爸一直比较低调,一点也不专横跋扈。他特别礼贤下士,优容社会名流如李固、周举等人。不过,只有我清楚,我老爸是老狐狸一个,他大做好人好事,一是为梁家赢得声望,二是为梁家培植力量,三是为我接班铺平道路。
现在,该说说我自己了。
后人都说我是丑鬼投胎,长相凶恶,面目可憎,两肩像鹞鹰一般向上突起,眼睛像豺狼一样横眉立目,看人时两眼贼溜溜乱转。这实在太夸张了吧?我亲妹妹是皇后,我这个当哥哥的再丑能丑到哪里去呀?不过,要说我说话结结巴巴,吐字不清,这我承认。
老爸是大将军,妹妹是皇太后,外甥是皇帝,加上老爸一直对我宠爱有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我想不成纨绔子弟都难。从小我就跟文化无缘,我最爱的是喝酒、赌博、玩女人。至于其它三流九教的玩鹰弄狗、走马斗鸡等娱乐游戏,我也是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当时的洛阳城,谁不知道我梁大少?
然而,如果你就此认为,我是个成色十足的废物男,一块糊不上墙的烂泥巴,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梁冀是纨绔子弟,但又不是一般纨绔子弟。我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什么样的家庭出身,自己将来又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因此,对官场那一套,我是玩得溜熟。
我老爸也有意让我在宦海里多游游泳,先让我从跑腿报信的黄门侍郎干起,后来就是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不几年便青云直上,当上了负责京师治安的执金吾。永和元年,我又升任河南尹,为京都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另看我讲话口齿不清,我心里可是门儿清,不知道这算不算补偿效应,呵呵呵!
我在做河南尹的时候,洛阳令吕放仗着是我老爸的亲信,对我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甚至跑到我老爸面前揭我的短。我这人有个优点,就是有气必出,有怨必申,有仇必报,凡有胆敢犯我梁冀者,虽远必诛!
于是,我就派人把吕放给刺杀了。为了不让别人猜疑到我头上,我一方面移花接木,嫁祸他人,另一方面,又推荐吕放的弟弟顶替他的位置,继任洛阳令。我这一手玩得很漂亮,把我老爸都忽悠过去了。
因此,后人说我梁冀,集纨绔的骄横放肆、流氓的凶蛮无理、政客的狡诈阴刁于一身,这也是对我的最高评价。
永和六年,我老爸梁商病死了,还没下葬,顺帝就让我接任大将军。与此同时,我弟弟梁不疑则接任河南尹。
我上任第三年,顺帝就病死了。后人甚至怀疑是我害的,因为顺帝是成年人,不好掌控,所以我把他害死,搞个年龄小的继位,我好继续专权。这种怀疑我是坚决不接受的。一则顺帝这人很懦弱,好控制得很;二则他是我妹夫,而我妹妹还没生出儿子来,我会在这时害死他吗?
顺帝死后,我妹妹就选了一个地位低微的虞美人的儿子继位,称为冲帝。这个小皇帝才两岁,比那个殇帝稍强。不过他做皇帝的时间比殇帝还短,只做了五个月就病死了。
这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清河王刘蒜,另一个是勃海孝王的儿子刘缵。刘蒜17岁,刘缵8岁。到底该立谁呢?
从内心来说,这两个我都不满意。刘蒜年龄大了,不好控制;刘缵年龄小,但这个女圭女圭早慧,成长快。两害相权择其轻,我还是选择了刘缵。
在讨论这两个人选的时候,太尉李固称刘蒜年长有德,极力主张立他为帝。我清楚他的想法,就是为了避免窦、邓等外戚专权的一幕重演。这当然与我的利益尖锐冲突,我怎么会同意呢?
由于大权在我手中,还是我说了算。见我执意要立刘缵,李固等反对派也无可奈何。最终刘缵即位,是为质帝。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我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把质帝扶持上位,但他上台还没几天,居然就对我一肚子牢骚。有一次,他竟然自作聪明,当着所有朝臣的面,目指我说:“此跋扈将军也!”
听到质帝的话,其他朝臣是又惊又喜,我则是又惊又怒。本来,质帝的早慧就是我的一块心病,现在他居然当面辱骂我,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刹那间,我杀意萌生。
于是,我派人偷偷给煮饼下了毒。小皇帝吃了后,胸月复胀痛。
他催人召李固赶快进宫。我也过去了。李固抱着他问:“陛下患了什么病?是怎么回事?”
小皇帝拼着最后一口气说:“吃了煮饼,肚子闷痛,能喝到水还可活命!”
李固刚准备叫人去倒水,我在旁边说了一句:“恐怕会吐,不能给水喝。”
听我这么一说,左右还有谁敢去拿水?李固只好眼瞪瞪地看着小皇帝中毒身亡。
李固扑在小皇帝的遗体上,号啕大哭,甚至说什么一定要将此事调查清楚。我心里冷笑。
就这样,在整整一年时间里,连死了三个皇帝。
后人把三笔账都算到我头上。其实,我除了对质帝的死负责外,另外两个跟我屁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