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枭 第44章 意想不到的旨意

作者 : 萧玄武

没有宋太宗的召唤,像杨荣这样的节度使是绝对不能擅自返回东京的。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他对耶律休菱的安全状况越发的担忧,可他能做的,也仅仅只是担忧了。

过去耶律休菱在大同,他还能悄悄的带人跑过去将她劫到大宋来,可如今耶律休菱在东京,他却是完全没有办法把她接到忻州来。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宋太宗的允诺。

他能做的,只有祈祷着将军府的那些家将们能起到一些作用,另外还希望陈芮留在将军府,能保的了耶律休菱的安全。

杀手组织的三大杀手,柳素娘已经投靠了西塞军,如今做了西塞军夜刺营的指挥使,千头蛇和黑面兽都已伏诛,眼下该做的,就是尽快把夜刺营给训练出来,让他们尽早进入辽国南京城,将蛰伏在辽国的杀手组织给连根拔除!

杨荣在忻州加紧训练着官兵,积极为将来的宋辽战争备战。

远在东京的宋太宗却收到了一封来自辽国南京城的国书,这是辽国萧太后寄给宋太宗的国书。

信中萧太后细数了宋辽两国开战以来两国百姓遭受的灾难,表示愿与大宋重修旧好,双方开放边关互市。

“众卿家!”宋太宗把信笺往桌上一放,向站在大殿上的大臣们问道:“辽国萧太后给朕送来了信函,有意与大宋修好,彼此再不开战端,众卿家以为如何?”

他的话音刚落,太保赵普出班立于朝堂之上,躬身对宋太宗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萧太后此举乃是缓兵之计。日前李继隆、杨荣等人在唐河大败辽军耶律休哥部,打破了耶律休哥不可战胜的神话。辽军眼下驻扎在曹河以北,随时防范着大宋追亡逐北,萧太后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暂缓战事,待重拾力量,再与我大宋一决雌雄!”

刚刚被罢了宰相位,做了右仆射的李昉在赵普说过话后,出班站了出来,躬身对宋太宗说道:“宋辽两国常年征战,双方将士早已疲敝不堪,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芜饿殍遍野,圣上乃是仁人之君,如今辽国萧太后有意与我大宋修好,圣上何不派出通问史前去辽国,与辽国签订合约,永世修好?”

宋太宗仰靠在椅背上,微微眯着眼睛,过了好一会,才睁开眼睛向李昉问道:“不知李爱卿以为谁去做这通问史最为合适?”

站在下面的李昉听宋太宗这么一问,想也不想,就月兑口说道:“忻宁军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杨荣有通天纬地之才,辩才极好,且又精通兵法。辽国人对其忌惮极深,派他前去与萧太后洽谈和谈之事最为妥当!”

“李大人!”李昉的话音才落,一旁的赵普就冷哼了一声说道:“李大人莫不是想要借着辽国人的手,为你那干孙子报仇不成?”

“赵大人为何如此说话?”赵普说出这样的话,正是刺中了李昉的痛处,他拧了下眉头,对赵普说道:“李昉并无义子,何来干孙一说?”

“呵呵!”赵普冷笑了两声摇了摇头,对李昉说道:“因卢燕飞数次收买杀手刺杀杨荣,后来甚至勾结辽人,引致杨荣忍无可忍,将其诛戮!想来李大人对此事一直是耿耿于怀,眼下辽国并无和谈诚意,谁都知道,此时无论派谁前去辽国,都是九死一生!在这种情况下,李大人向陛下保荐杨荣,岂不是想要把杨荣送进虎口之中?”

说完话,赵普双手抱拳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宋太宗说道:“圣上明鉴,杨荣虽然年轻,却是领军征战沙场,屡为大宋立下奇功!前番辽军进犯,各路官军均是节节败退,唯有那杨荣,领军攻破应州,占领浑源,为我军前期的战事赢回了些许颜面。除此之外,他还配合李继隆将军于唐河之上追杀耶律休哥,两军共计斩首一万五千余级,杀死辽军逾五万人,功高盖世,实为不世之才!陛下可否记得,雍熙三年,辽军于冬季进犯大宋,也是那杨荣,与潘惟吉一同率领两千五百人,在长城上死守三天,身中数刀重伤昏迷,方才止下战斗!三天之中,两千五百人仅剩三十九人存活,我大宋官军若是都有这样的拳拳之心,又何惧幽云十六州不能收复?”

听着赵普的话,宋太宗拧起眉头,像是陷入了沉思。

“圣上,不仅如此!”见宋太宗没有说话,赵普更是进一步说道:“代州一战,杨荣助张齐贤以少胜多,两次击溃辽国北院大王蒲奴宁,保全了代州。忻州地震,他及时调拨粮草,发放给灾民赈灾,才避免了因赈灾粮发放不及而引发的饥荒。还有,党项李继迁围困夏州,杨荣率军六百里奔袭,先是击破银城,为我大宋又夺回一州,随后与韩崇训一同进逼夏州,将党项人赶到无定河边,使其暂时不敢再对我天朝不敬!想那杨荣自从出征,至今未尝一败,实乃是我大宋的不世奇才!这种人,当委以重兵,以期收复幽云十六州,如何能让他在眼下这种险象环生的境地中去做大辽通问史?”

“说完了?”赵普的话说完之后,宋太宗缓缓的睁开眼睛,朝赵普点了点头说道:“赵爱卿这是在替杨荣邀功吗?”

“老臣不敢!只是据实禀告!”赵普躬着身子,没敢再多看宋太宗一眼,只是诚惶诚恐的站着,期待宋太宗不要接受李昉的建议,将杨荣派去做大辽通问史。

宋太宗坐在龙椅上,一只手支着下巴,眉头微微皱起,沉吟了许久,才悠悠的说道:“朕意已决,赐封杨荣为大辽通问史,即刻前赴南京,与萧太后商谈合议之事!”

听到宋太宗的决议,赵普愣了愣,一脸不敢相信的抬头看着宋太宗,嘴巴张了张,却是半句话也没再说出来。

一旁的李昉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笑容,看了赵普一眼,随后躬身向宋太宗问道:“启奏陛下,忻宁一带不可一日无人主事,杨荣去了大辽,还望陛下派出新任节度使接替其职位,以保一方安定!”

李昉的话才落音,宋太宗就瞪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善的说道:“朕赐封杨荣为大辽通问史,并未削其官爵,如何便要派出官员接替其职务?那忻宁军如今已是一片升平,若是派你去,你能接替的了吗?”

“臣只是想到地方上若是没有坐镇官员实属不妥,才妄言此议,请陛下恕罪!”见宋太宗像是要发火了,李昉吓的是后脊梁上冒出了一片白毛汗,连忙出言告罪。

“给杨荣一个月的时间!”宋太宗背靠在龙椅的椅背上,对大殿上站着的臣僚们说道:“让他一个月以内,与辽国达成和平协议。若是和议不成,就让他即刻返回忻宁军,整军备战!另外再告诉他,朕不喜欢用兵,可若是有人敢于进犯我大宋!朕也不惜倾全国之力一战!”

杨荣接到圣旨的时候也是一愣,他也没有想到宋太宗竟然会赐封他为大辽国通问史。

辽国人眼下最恨的大宋将领,恐怕除了李继隆就是他杨荣了,到了辽国,别说萧太后不好对付,要是眼神能杀人,恐怕辽国人的眼神也能把他杀死百遍千遍了。

圣旨已下,杨荣又不能抗旨不遵,只得让人传令,要陈芮快些赶回忻州,与他一同出使辽国。

接到圣旨,杨荣有理由拖延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眼下夜刺营还没有完全训练成型,前往南京稍显有些早了,可杨荣没有选择,这是拔除刺客老巢最好的机会。

命令夜刺营换上西塞军骑兵的衣甲,全营随同,另外杨荣又带上了柳素娘和田威,至于陈芮,圣旨的期限恐怕是不能等他回到忻州再出发了,只有让他沿途追赶,希望在队伍进入辽国境内他能赶上。

接到圣旨的第六天清晨,杨荣领着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离开了忻州城。

西塞军大营内的将领们前来送别,自然是应该,忻州官员听闻杨荣要前往辽国南京城,主持与萧太后的和谈,也在城门口摆上了香案,为他送行。

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忻州百姓也听闻了杨荣将来前往辽国的消息,在他离开大营往城门口走的路上,路两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

百姓们并没有喧哗吵闹,当杨荣从大营内出来的时候,路两侧的百姓全都跪在了地上,跪送这位曾经帮助忻州从困难中走出的大宋将军。

骑在马背上,杨荣一边走一边朝路两侧跪送他的百姓拱着手,心内真是百感交集。

在他看来,他为忻州做的并不多,只是尽到了一个大宋官员应该尽到的责任而已,可百姓们却毫不吝啬的将他们的全部尊敬都给予了他这个仅仅只有二十多岁的忻宁军节度使。

跟在杨荣身后的官兵们也都没有说话,在百姓们跪送杨荣的时候,官兵们的内心深处竟莫名的生起了一股自豪,一股能保护这样受百姓爱戴官员前往辽国的自豪。(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宋枭最新章节 | 宋枭全文阅读 | 宋枭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