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陷阵无敌 第四百章 吴军攻蜀(下)

作者 : 天雷滚滚

在高顺与严颜隔城对峙的时候,江东那边有一支万人左右的军队自江夏出发,在法正心月复法林的引导下,沿长江而往巴郡。

法正原本是想随张松将益州献于曹操,可因曹军在攻蜀之前,未事先通知张松让其按事先所预定那般逃离成都,导致张松为刘璋所杀,因此法正对曹军也产生了一丝恶感。

法正此人,并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辈,反而史书记载他睚眦必报。刘备入蜀之后,法正因功掌握大权,对于以前有小恩于他之人,法正都予以照应,而对那些稍有得罪过他的人,法正便挟私大加报复。有人将此情况禀告给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制止法正的行为,但诸葛亮顾忌法正乃刘备肱骨之臣,故始终未有动作,等于是默许了法正的举动。

法正与张松交好,然而在张松被刘璋诛杀之时,法正为了明哲保身,并未出面求情。但是法正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将一切推在了曹军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继续按原计划扶持曹军,法正内心只会感到不悦。可是刘璋暗弱,也绝非法正意欲辅佐的主君,思來想去,法正最终将目标放在了东吴,他要引孙坚军入蜀。

当然,曹军“谋害”张松,只是法正引吴入蜀的一个原因,如今曹军和益州相持不下,但时日一久,怕是曹军也难以为继。既然曹军胜算不大,那么再引入一支其他势力的军队,那也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是其他时间,孙坚对于入蜀的建议或许不会动心。毕竟蜀中距离江东路途遥远,自己还要提防北面的曹操,山越异族以及交州之地的士族也沒有完全臣服,孙坚未必抽得出手去对付益州。

但是现在曹军已攻入蜀地,和益州军呈胶着之势,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孙坚觉得自己抓住时机的话,说不定也能当一回渔翁。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來,如果自己错过了攻打益州的时机,反而让曹操占据蜀中的话,那么自己的实力对比起曹操,那就更为弱小了。

于是孙坚命吕蒙为主将,张飞为副将,鲁肃为参军,率军一万,前往益州。

吕蒙少年时不甚爱读书,然而早先三线联军攻曹时,陆逊用计大败江东军,吴将凌操战死,孙坚之子孙翊自杀,只有吕蒙在士兵拼死救护下苟延残喘,逃得一条性命。吕蒙视此败未平生最大之屈辱,虽然孙坚并未因孙翊、凌操的死亡而迁怒于吕蒙,对其横加指责,反而是劝慰有加。但孙坚越是如此,吕蒙的心中就如同有根刺一般,越是无法释怀。此战过后,吕蒙仿佛换了个人一般,勤习兵法战策,至今小有所成,已算得上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儒将。

鲁肃性格沉静,胸怀智谋韬略且为人豪爽。自投奔孙坚帐下后,鲁肃不惜散家财以补实江东军需,之后几次问对,鲁肃亦颇受孙坚青睐,遂逐渐受到重用。此时鲁肃的官职为赞军校尉,虽然在东吴一干宿将之中并不显眼,不过其官职虽然不高,但在孙坚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亚于那些老将们了,几乎是仅次于周瑜。

有吕蒙、鲁肃领军,孙坚对此战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考虑到吕蒙、鲁肃二人智谋不俗,可武勇有所欠缺,遂令张飞为副将。张飞之武,天下罕见,就算蜀中有自己所未知的猛将,由张飞出面想必也绰绰有余了。只要刘备还被自己所掌控着,就不愁张飞不出力。

东吴军渡江而下,直抵巴郡,虽然行军途中花费了不少时日,但是成都那边,曹军和益州军尚在对峙之中,倒也未曾有人发现又有一支军队将目标瞄准了益州。

巴郡城作为益州东南屏障,修葺得倒也颇为坚固,如若严颜未率军离城,在严颜亲身统领之下,五千士兵倒也能勉强抵挡住东吴军这一万人马。不过此时严颜不在城中,五千守军更是只剩区区一千人,又如何抵挡得住东吴军的猛攻?

不过这一千守军是严颜亲自训练出來的,即使敌军数量为己方十倍,亦不会轻易畏惧,更不会就此言降。

吕蒙在清晨下令攻城,巴郡守军足足抵挡了敌军一天,最终坚持不住,于黄昏之时宣告城破。

城破之时,巴郡城内的守军尚存活者只剩不到百人,而东吴军也付出了一千人以上的折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陷阵无敌最新章节 | 三国之陷阵无敌全文阅读 | 三国之陷阵无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