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技术方向

作者 : 志鸟村

>顾海健尽管是海归,但他留学的地方是葡萄牙,工作的地方是巴西。(.)*1*1*因此,依旧饱含着第三世界人民的热情与奔放,带着几个研究员,自己动手将小楼粉刷一新,然后又是自己搬运实验仪器,连研究所能够报账的费用也不用。

在实验楼弄好后,顾海健做的第二件事,是购买国外的期刊和籍。

国外的研究文章,虽然没有一步步的给出数据,但是方向和方法总是要列出来,有了这些东西,低级技术只用做些重复研究就能弄出来——这种研究方式,自然是中国大多数专家教授都习惯的。

即使是关键技术,其实也能从专业期刊中寻到端倪,只是需要同样的研究者才适合做这项工作。不过,哪怕只是一句话,若能节省三五十次实验,总是划算的。

海洋石油研究所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水平井和大位移井,这两种技术都不算先进,更多的是工程技术方面的。

苏城跑到油田,要了十几名懂英语的年轻教师和研究员,并申请了2000美元的外汇,剩下的则是自己补足,并通过哈利伯顿公司,从国外将期刊运回来。

国外期刊便宜的两三美元,再邮寄回来,总得要五美元以上。随便选上20种杂志两年内的所有刊物,那就是几千上万美元,至于翻译过程就更是枯燥。

顾海健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将那些英文期刊给整理出来。帮忙的十几名石油学校的年轻教师整天熬夜,也只不过整出了一个目录和节略。

苏城此时把贷款都给办出来了,见他们的这种速度也是发愁,说道:估计,11月以前,总公司肯定要派人来胜利油田考察,到时候咱们能拿出一套理论吗?怎么开发大位移井”

顾海健立刻摇头。道:“那不可能,光是翻译的时间就要这么久,何况还要把国外走的路线模清楚。”

他指着目录上的数百个名字。道:“咱们现在的翻译速度,一天能翻5篇到10篇的论文,选出先后来。估计也要用一个月左右,才能找到有用的……”

“那就找名字。”苏城对水平井的印象实在不深。不过,顾海健等人既然每天能翻10篇论文,那范围就可以扩大一些了。

苏城将他们翻译过来的目录在桌面上摊开,手指顺着人名,一个个滑下去。{:///友上传更新}

有遇见比较熟悉的,他就用蓝色笔划一道,没多久,30多个人,100篇左右的论文就被他选了出来。

顾海健无语的望着苏城。道:“苏厂长,您都不看他们写的论文名称和节略?”

“这里面,总有几个大牛,翻出来不吃亏。”苏城说着,又掏出蓝笔。道:“现在给你划论文。”

论文名字相对难以理解,由于许多名词没有固定译法,许多名字便由翻译者信手拈来,看的苏城颇为辛苦。

这样用了一个小时左右,他又划出五六十篇论文,都含有他知道的后世技术。就知名度而言。学生能听过的技术,总归是有生命力的技术。

那些一闪即逝的新鲜技术,是很难让学生们熟悉的。

顾海健不像大华实验室的研究员,更多的将苏城当作管理者,有点无奈的想:你光看一个名字就知道有没有用,也太随意了。

一个负责翻译的年轻教师更是不满的小声说道:“领导动动嘴,手下跑断腿。随便划出来的题目,谁知道里面的东西有没有用……”

还是顾海健重重的咳嗽一声,才消去了其他人的窃窃私语。

苏城笑笑,将目录划完了,才道:“如果是论文题目和论文撰写人重复的,那就应该是比较好的论文,否则选择哪种先翻译,你来决定。”

他将蓝笔交给顾海健,就离开了海洋钻井研究所。

顾海健将他送到门口,往回走的路上就在想:要么就把论文题目和论文撰写人重叠的论文先翻译出来,希望数量不要太多。剩下的就先不管了,哎,国内的老板就是麻烦,事事都想插手,也不管自己懂是不懂。

回到翻译室,就见年轻教师们也围在那里看论文名字。

“都是些什么论文?”顾海健也扯了一张目录,问道。

们又誊了一个表,你看看。”年轻老师们对技术的熟悉程度一般,但还算勤勉。

顾海健不以为意的点点头,边看边读:《井壁稳定技术研究》,《套管保护及下入技术》,《钻柱优化设计》……

看着看着,他就坐了下来,读的速度越来越慢,想的时间越来越长。

这些论文题目,和其他的题目堆在一起的时候,他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单独放起来的时候,却让他意识到了一点:几乎都是大位移井的关键点。

对于专门研究过海洋钻采技术的顾海健来说,这个发现对他吃惊不小。

大位移井所谓的落后,是学术界的落后,可不是生产上的落后。至少到现在,大位移井仍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国内对于一些关键技术,也仍然在讨论中。

但从苏城选择的论文名字来看,他明显已经圈定了某些技术。

例如井眼净化技术,明明有三四种之多,苏城偏偏选择了控制钻井液排量的论文。

“苏董莫非弄到了成系统的技术?”顾海健不自觉的问了出来。

大家都摇头不知。

见顾海健表情有异,才有人小声问:“那按这个单子翻译?”

“当然,当然按照这个单子。必须按照这个单子的。”顾海健搓着手,突然觉得精神百倍了。

国内现在根本没有系统的大位移井的技术,否则也不用攻关了,直接拿来用就罢了——国企的东西,自然都是国家和人民的。

苏城圈定单子,不仅仅圈定了论文,而且等于圈定了技术框架。

更准确的说。是确定了技术路线。虽然并不完全,但在顾海健想来,只要确定70%的核心技术方向。那整个技术方向也就差不多确定了。

这就相当于确定了战略方向,剩下的只是战术问题,能不能攻克复制这些技术罢了。

顾海健突然有些兴奋。苏城的做法。与第三世界研究院的做事方法完全不同。不管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还是中国石油总公司,都倾向于实用技术。通常来说,他们的做法就是等国外的某项技术成型了,才尝试引进或自主创新。

这种方法,自然能够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节省研究人员的精力,作为落后者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方法自然不用期望有什么专利剩下来。

现在则不同。大位移井的不少技术仍在讨论中。他们现在确定了一个方向,研究下去,若是选对了,期间产生的技术成果,自然都是世界领先的……

若是选错了……顾海健甩了一下头。不愿去想这个问题。

10月第二个星期一,也是加拿大感恩节的这一天,石油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蔡顺抵达了济南,同机抵达的还有他的副手,以及两名高级工程师。

走下飞机的一刹那,蔡顺就裹紧了大衣。说道:“鬼天气。”

他是不怎么情愿来的。就一名石油钻采研究者而言,他最希望的是由自己主导开发浅海石油钻采技术。但是,由于胜利油田的强烈要求,以及刘副总的命令,蔡顺不得不屈服。

埕岛油田是国内最大的浅海油田,他就是研发出浅海钻采技术,也得埕岛油田愿意使用才行。各方面因素堆积下来,蔡顺甚至没有拖延多长时间,就被赶到了济*南。

此时,踏上这片土地,他的心情都很不舒爽。

“那个苏城,你们谁见过吗?”蔡顺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聚合物驱的技术,他对三次采油也很关注,当时听说是胜利油田搞出来的,还惊讶了一下,后来听说是一个年轻人主导的,那就是惊愕了。

高工焦刚点了支烟,笑道:“哈利伯顿搞合作伙伴的时候见了一次,年轻的很,儿子差不多。”

四个人都笑了。

笑过,蔡顺轻声道:“咱们搞钻采都有几十年的经验了,海油陆采也不陌生,到了这个大华,一定要拿出气势来,第一次见面就压住他们,以后搞联合研究,日常工作交给谁都没关系,研究一定们说了算。”

“放心。”

“那当然了。”

一行人气势昂扬的走出机场,找到胜利油田来接送的小车,就开始酝酿气势。

到了大华实业,蔡顺觉得,自己已经满身杀气了。

大华实验室门前,有几个人顶着冷风在等待。

蔡顺觉得心情好了些,大步走过去,就问:“谁是苏城?”

“苏董不在是顾海健,大华研究室的副主任。”

蔡顺立即皱起了眉头,心想:副的?

虽然他也是副的,但他是副总工程师,与大华实验室的主任也是千差万别。

顾海健没察觉到什么,依然热情的引着蔡顺往里走。

副总工程师阁下抬起了下(最快更新)巴,问:“听说你们准备先做大位移井?这个技术,在国际上也是很有争论性的,你们搞清了方向吗?”

“已经有了方向,还请您斧正。”

“有了?”蔡顺向身后的焦刚嘿嘿的笑了两声。

焦刚是三个人里最熟悉位移井的,心领神会的道:“那咱们就先看看大华实验室的位移井研究。对了,你们钻井液,是怎么选的?油基的?还是盐水钻井液。”

虽然问的很随意,但这个问题,却让顾海健皱起了眉头。

……(未完待续……).

rt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 超级能源强国全文阅读 | 超级能源强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