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
(By9-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zantineEmpire)
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RomanEmpire)
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军事上已经与古罗马大相径庭了,在罗马分裂东西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但拜占庭
11-15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编辑本段]
帝国简史
创建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称奥古斯都),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称凯撒)。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
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
君士坦丁大帝
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伦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伦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乌斯一世(有时也被称为大帝)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阿尔卡狄乌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霍诺里乌斯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影响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
东罗马帝国基本上避免了西罗马帝国3世纪和4世纪所遭遇的困难。这里有许多原因。首先这里的城市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了,其次民族大迁徙时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罗马的财富。5世纪中西罗马帝国多次被征服,东罗马帝国顶多交纳贡献就可以免除遭难了。狄奥多西斯二世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被“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的利奥一世与哥特人谈判,他结束了哥特人对东部帝国的威胁,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部帝国了。
早期历史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的老敌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神学的争论,比
查士丁尼大帝
如对基督一性说的争论也是帝国的重要话题。但东部帝国并没有忘记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东帝国甚至夺回了它部分在西部丧失的省份:意大利的大部地区、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民法大全》。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法典是用拉丁语写的,而当时拉丁语已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了,甚至许多写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会说这种语言。530年代,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下,圣索非亚大教堂(其原名HagiaSophia是神圣的真理的意思)开始动工。这座教堂将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东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一世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而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在所有的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后来重新夺回了这些东部省份,但当时刚刚在伊斯兰教下统一起来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现是赫拉克留无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纪中叙利亚、埃及彻底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希腊化时代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东帝国开始得到恢复。
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有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的计划,但这些计划未能成功。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拜占庭帝国来说这个名字相当荒谬)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黄金时代
“保加利亚人屠夫”巴西尔二世在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消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不过有时也是敌人):在基辅的俄罗斯国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进入了小亚细亚。突厥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埃及,而小亚细亚则是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罗梅纳斯四世被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战败,拜占庭帝国从此失去了小亚细亚省。
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
事情起因于教皇利奥九世执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执掌东方教会。此举招致整个东部教会的不满。牧首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大怒,下令关闭国内所有西方教堂,驱逐其神职人员。
教皇此时又派遣红衣主教亨伯特作为特使与东部教会进行会晤,然而此次谈判最终宣告破裂,亨伯特于1054年7月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下达了由教皇签署的开除教籍令。不久,牧首召集宗教会议,宣布开除罗马代表们的教籍
至此,长期对立的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再未弥合,对此后的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帝国末日
1180年前后的拜占庭帝国疆域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亚历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亚历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国这时已经三分五裂了: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当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他们看着奥斯曼帝国将剩余的地域蚕食。
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攻克它。但随着版图的扩张,君士坦丁堡渐渐处在了奥斯曼帝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同时火炮的出现,这城墙不能再保护这座城市了。
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穆哈默德二世将自己看做是东罗马帝国的合格的继承人。到12世纪末,小亚西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都已经落入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了。
此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它们的覆亡,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理继承人。
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却是他的教会。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代和灭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义为中世纪的开始和结束。
[编辑本段]
拜占庭的起源
拜占庭之名原起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制海陆商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
[编辑本段]
战争和衰弱
公元527年,拜占庭迎来了第一位强势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其随即任命名将贝利萨留为元帅,向夙敌波斯帝国宣战。公元528年波斯军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于次年在尼亚比斯以压倒性兵力逼退贝利萨留,隔年双方军队在两河流域的德拉城再次会战,贝利萨留的军队少到可怜……但波斯军队犯了愚蠢的错误,他们背城列阵而且要命的是背的不是自己的城,于是多于对手数倍且装备精良的波斯军理所当然(或者匪夷所思)地惨败……随后波斯军一败再败,但还是于531年卡尔基斯阻挡了贝利萨留的前进步伐,两国终于532年签下停战协议。随后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达尔旺人开战,贝利萨留出征非洲,可怜的拜占庭远征军步骑兵总数连马都算上才2万还多个零头!更要命的是其中还包括了大半粗鲁且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的蛮族雇佣兵。搭船出海取道伯罗奔尼撒、途经西西里一路磕磕碰碰,直到9月初才踏上非洲大地的贝利萨留不仅不知对手的实力到底是1万还是100万甚至连个详细点的地图都无,幸好当地愿意当向导赚小费的人还算不少,贝利萨留终于在9月中旬在迦太基撞上达尔旺人的大军。人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但贝利萨留却敢于在地头蛇门口大玩迷踪步,一番错综复杂的迂回使达尔旺人的军队失去了有利地形并分散做几部失去了衔接,惨遭和当年的波斯军同样的命运。外强中干的达尔旺人此后再也没组织起任何一次较像样的反击,终于534年3月投降,达尔旺王国灭亡。查士丁尼的非洲战役使拜占庭帝国控制了非洲广大的畜牧基地。
强势的君主显然并不热衷于和平,查士丁尼很快又和波斯重开战端,接着哥特也成了他的眼中钉!接下去连续数十年战事不断,原罗马帝国的版图现已大多并入拜占庭,连年的征战使拜占庭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查士丁尼大有恢复罗马雄风的架势。但征服的地盘疯狂扩张之余,拜占庭军队数量显然还远没庞大到足于控制如此之多的土地,因此那些名义上已被征服的区域实际上仍十分危险,而帝国的胜利实际是以广大被征服土地的衰弱来换取帝国的中心区域的繁华。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查士丁尼大帝是相当成功的,他使拜占庭帝国进入了全面的法制时代,并且一改以往军队以步兵阵推进为主的战术,建成了无与伦比的装甲骑兵团,这是拜占庭在对外扩张战争中的主要支柱。查士丁尼是非凡的君主,上帝赏赐给罗马人的明珠——至少对于罗马人来说确实是这样。
到了571年,查士丁尼二世上台,和波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领土纷争又再次爆发了,波斯军攻破德拉城,拜占庭赔款求和。接着是双方战战和和反复纠葛,和波斯重复这种徒然的拉锯战显然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消耗……但双方接下去的几任统治者显然并没意识到这点,仍热衷于这种游戏。数十年战乱导致的结果是两个庞大的帝**力日益衰弱,到最后居然有许多边境城市根本就没有驻军!因此中东的阿拉伯人便乘机崛起了,他们不断蚕食帝国边境的土地。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以圣战为名开始了对波斯和拜占庭的全面战争,强大的骑兵部队横扫庞大帝国的土地,早在长期互斗中大伤了元气的波斯和拜占庭根本无力抵抗,埃及、巴勒斯坦等地纷纷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波斯帝国也终于在公元七世纪中叶被完全吞没,拜占庭和波斯的世纪之战终于可以永远结束了,但接下去它将单独面对阿拉伯。
拜占庭繁华依旧,因为它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区域可以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优势的地理位置使拜占庭成为当时几乎是最为富饶的国家。但现在阿拉伯人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名贵珍宝使阿拉伯人觊觎不已,于是他们便几乎是长年累月地试图侵袭这富饶的城市,步步进逼。公元673年左右,阿拉伯终于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多达十余万众的阿拉伯军队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展开围攻,但君士坦丁堡高大的城墙却将他们阻隔在一个进退不得的狭小区域,拜占庭海军随即赶来,用一种类似火焰喷.射器的神秘武器将阿拉伯人的海军完全摧毁。于是失去了海上增援的阿拉伯军队被迫退却,拜占庭军乘胜追击,阿拉伯军遂兵败如山倒。此战阿拉伯军损失惨重,十万兵力与上千战舰化为乌有。
此后阿拉伯被迫止住了扩张的步伐,此时的拜占庭虽控制范围无法与查士丁尼时代相比,但因着经济的繁荣和军事的改革一直保持繁荣昌盛,确实较少的地盘也比较容易治理得好,它在很大的范围内仍充当着老大的角色。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保卫拜占庭繁荣面貌的正是强势的经济,当然也离不了数量不多但精锐善战的军队——似乎拜占庭的军队从查士丁尼时代开始就有了以少胜多的传统。
[编辑本段]
十字军入侵事件
时间到了公元十一世纪,阿拉伯仍控制着巴勒斯坦,欧洲罗马教庭因此向欧洲封建制国家动员发起了旨在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
前三次十字军东征虽没大进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阿拉伯人的势力,但第四次东征却给拜占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事情的经过也颇有戏剧性:
公元1202年,由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起的两万十字军战士和马匹装备在威尼斯会合,为了配合此次的东征行动,威尼斯人几乎忙碌了一整年,准备了大量的战船和数量庞大的粮草……这时却出了状况!按原先的约定十字军出征前需向威尼斯人付清装备费用,但此时十字军统领所能交付的金钱和约定该支付的数额相差十万八千里,于是威尼斯船队便死活不肯开拔。眼看时间耽搁,十字军将领急得跳脚,于是便要求与威尼斯总督协商。威尼斯总督丹多罗倒是痛快人,但会面时十字军将军们见到的却是个年过八旬的老盲人……这些将军们简直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威尼斯总督会是这么一个角色。总督很爽快地答应先做事后谈钱,附加条件则是要十字军带他一同起程,并顺路帮威尼斯收复几个港口。有何不可?但十字军们中计了,丹多罗总督另有谋划!开拔后十字军实际上根本无法控制威尼斯船员,因为他们都只听总督的命令,丹多罗总督很随意地偏离原定路线,半途还接了个名叫亚历克斯的流亡拜占庭王子上船。然后事情就更有趣了,这流亡的拜占庭王子居然要十字军护送他回君士坦丁堡,“我的人民会张开双臂欢迎我,而你们将得到更多的装备和支援,然后再去收复圣地!并且我的国家还将替你们偿清积欠威尼斯人的款项!”王子头头是道,总督连声附和,十字军将士们也动了心——早已听说君士坦丁堡黄金之城的大名,就当是乘机游览一番异国风情也是相当不错……而且还有眼前这王子关于装备和金钱的诱人许诺。于是,这支十字军完全偏离了预定的路线,庞大的船队驶向了拜占庭。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城下,不速之客抵达,那个流亡海外多年的王子得意洋洋地亮出了自己的旗号,张开双臂等着国人的“拥抱”;城上的群众也张开了双臂,可惜不是“拥抱”,而是冲他做鬼脸,放声嘲弄,用西红柿丢他!看来他流亡海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但这下十字军将士们可恼了,怎么绕了那么大弯子,费了那么大周折,等来的却是这般狼狈的“欢迎仪式”?火冒三丈之余士兵们向城墙上射击泄愤,拜占庭军队一怒之下开炮打船,当场击伤数艘,船队被迫撤离岸边。这下可好了,不仅原先王子所说的装备和金钱成为空中的幻影,现在甚至连城也进不得,十字军将士们原先满怀的希望变成了极大的失望,他们暴跳如雷。在丹多罗总督“义愤填膺”的鼓动下,气昏了头的十字军居然决定强行进入君士坦丁堡!这可是天大的冒险计划,要知道这座城市曾经历过比这些十字军强10倍的敌人围攻而屹立不倒!攻击开始,海军从海边试图抢滩,十字军2000骑兵则登陆市郊取陆路进攻,拜占庭人自是不依,部阵抵抗。事情到了这里完全变了样,本该在巴勒斯坦圣地和回教徒作战的十字军如今却在错误的地点跟错误的对手开打了。
拜占庭军防守严密,十字军死伤众多,连续数波强攻均毫无进展。丹多罗总督亲帅领航旗舰向滩头发起冲锋……只见总督在随从的搀扶下居然冒着箭雨亲自踏上滩头阵地,高举佩剑,大声呐喊。眼见此情此景,威尼斯人和十字军战士们汹涌的士气从心中升起,一窝蜂地跟着冲上滩头,疯狂地冲击拜占庭军的防御工事,战况惨烈!历经数次冲锋,拜占庭防御阵地终于失守,于是……就象一个装满水的大桶底部被凿了个洞,再也止不住了!十字军发疯般地涌入城市,竟连续击溃数批前来支援的拜占庭军!真是讽刺!君士坦丁堡这座数百年来从未被回教徒攻破过的“捍卫上帝尊严”的堡垒最终却被“彰显上帝荣耀之军”攻破。顺便说一句,十字军东征这点子最早还是拜占庭教皇的主意。
破城后的十字军真可用混乱二字来形容,目不暇接的珍宝使他们叹为观止,叹为观止之余纷纷大肆掠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兵在外将命有所不听!”大多是无产阶级农民组成的士兵们完全失控,教堂内的黄金雕像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甚至为争夺财宝而互殴!他们将精致华丽堪称艺术瑰宝的黄金雕像砸碎,为的只是便于携带——在他们眼里这只是黄金而不是工艺品。威尼斯人和其余品位较高的十字军将士则瞄准了教堂内的名贵图画书籍和工艺品,这些东西轻便易带且极富收藏价值。
闹剧持续了数周,拜占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十字军并废黜了拜占庭皇帝,随十字军而来的流亡王子亚历克斯被捧上了王位……但拜占庭人对他并不买账,他很快死于非命。大肆劫掠后十字军终于满载财宝而归,奇怪的是丹多罗总督并没再随船回到威尼斯,他跟着留下来的部分十字军继续在拜占庭的土地上南征北战。数年后,已九十高龄的他终于将生命交给了上帝,他长眠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墓碑至今仍在。关于威尼斯的丹多罗总督到底跟拜占庭有何深仇大恨历来众说纷纭,就让他随历史尘埃飘散而去吧。因着拜占庭的受创,此后威尼斯乘机取代了拜占庭的海上霸主地位,因此对于威尼斯人来说他们的丹多罗总督可谓是功勋卓著。
[编辑本段]
君士坦丁堡之死
公元1070年,塞尔柱突厥人开始崛起。1300年奥斯曼登基成为他们的苏丹,宣布成为独立的回教国家爱米尔国。接着他们开始不断地找拜占庭的麻烦,而拜占庭此时还尚未从十字军入侵的阴影中恢复元气。1301年,奥斯曼侵占卑斯尼亚平原。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重镇布鲁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首都迁到布鲁萨,开始称为奥斯曼帝国(土耳其)。随着奥斯曼的儿子乌尔汗继承王位,奥斯曼帝国开始大规模扩军。1331年,土耳其军攻占拜占庭重镇尼西亚,1337年攻占克米底亚,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领土尽失。1354年乌尔汗帅军度过达塔尼尔海峡,占领加里波利半岛。1359年乌尔汗的儿子穆拉德一世即位,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整个色雷斯东部,1362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亚得里亚堡,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干半岛其他地区的联系。1389年土耳其军与前来支援拜占庭的保加利亚、波斯尼亚、瓦拉几亚、阿尔巴尼亚和匈牙利人组成的联军在科索沃会战,联军战败,但穆拉德一世战死。1396年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组成的联军与土耳其军再战于多瑙河畔,联军败绩,战俘多被处死。1402年,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在安卡拉击败奥斯曼军,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被俘,随后奥斯曼帝国内乱。1421年苏拉德二世苏丹即位,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1430年占领帖撒罗尼迦,此后几年内拜占庭势力范围进一步压缩,与伯罗奔尼撒地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实际控制区域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及附近地区。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土耳其苏丹,1452年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纷纷被攻陷,君士坦丁堡实际已成孤城。1453年,土耳其10余万步骑及300多条战舰全面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北面是金角湾,沿岸有高大的城墙和塔楼;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岸也有城墙和塔楼;西面是陆地,修有两道城墙,城外有又深又宽的护城河。整体.位置依山傍海易守难攻,但问题在于此时偌大的君士坦丁堡城内守军还不足一万。决定拜占庭帝国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到了!
1453年4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西城墙护城河抢架浮桥,并试图用云梯强攻,被击退,损伤惨重;土耳其军舰亦试图冲进金角湾,不料金角湾被拜占庭军部下铁索阵,战舰无法近岸;外海展开海战,拜占庭海军凭20余艘巨舰冲击土军数百军舰的封锁线,土耳其海军居然毫无便宜可占。眼见战况毫无进展,穆罕默德二世遂下令用重炮集中轰击君士坦丁堡城墙的薄弱处,如惊雷般的炮声日夜不停。2周后城墙终于被轰塌了几处缺口,土耳其军乘机发动总攻冲击突破口,拜占庭城墙塔楼炮火猛烈,冲入城内的一股土耳其士兵——他们很荣幸地成为了第一批入城的土耳其人,但无法得到后续增援,他们很不幸地被围歼。5月,穆罕默德二世用少量的金钱和大量的空头支票买通君士坦丁堡城郊的热那亚人,借道热那亚人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动员数千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长约1.5公里的涂油圆木滑道,利用夜色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岸,拉过山头,再从斜坡滑进金角湾。现在,金角湾方面也有了土耳其人,原本就兵力不足的拜占庭军得被迫两面作战了。
1453年5月28日,土耳其士兵开始大规模集结城下,君士坦丁堡城民知道决战的时刻就要到了,晚上基督徒们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广场举行了最后的祈祷,彻夜未眠。5月29日,西线和北面金角湾两处的数百门大炮同时齐轰君士坦丁堡,整座城市在炮声中颤抖。君士坦丁堡城内的教堂纷纷鸣钟,洪亮的钟声在城市上空飘荡,似乎是千年帝国最后的哀鸣……他们很清楚这一天将意味着什么。土耳其军全线总攻,狂热的士兵如潮水般汹涌,一万名精锐的土耳其亲兵火枪手冲向外围城墙的破口,尽管拜占庭军拼死拒守,但谁又能阻挡得了近乎疯狂的土耳其亲兵?外围城墙终于失守,君士坦丁堡也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土军蜂拥入城,就象致命的病毒侵入最后一个细胞。巷战,一个个街区相继沦陷,已毫无退路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里奥洛古斯下令全体御卫队以死相拼——他们确实做到了,他们全体战死……包括皇帝本人。
洪亮的教堂钟声终于歇止,并将不再响起。数万居民被掠为奴,皇宫教堂内无数珍宝被劫,回教征服者们肆无忌惮地蹂虐这座伟大的城市。数十个民工冒生命危险攀上圣索菲亚大教堂黄金的圆顶,用凿子等工具将教堂顶上巨大的石制十字架拆除,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僧侣和城民们含泪的目光中这巨大的十字架抛落在地摔碎成几块,然后安上铁制月牙标志——将这雄伟的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回教徒拥有了这座城市,直到今日。这城并被赋予了新的名字——伊斯坦布尔。
伟大的拜占庭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终于成为了历史。
[编辑本段]
拜占庭帝国事件
日期事件
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奥斯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编辑本段]
军事历史: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公元1453年5月29日礼拜四,成千上万裹着头巾,挥舞着弯刀的奥斯曼土耳其战士们冲进了君士坦丁堡。这座屹立于欧亚两洲达1130年的古城沦陷了,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拜占庭帝国灭亡了。
君士坦丁堡的由来
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是古希腊商业殖民城市拜占庭。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殖民者在连接黑海和地中海,划分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兴建了卡儿西顿城。几年后,他们又在对面修建了另一座城市,并以他们的首领柏扎斯(BYZAS)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拜占庭(BYZANTIUM)。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拜占庭在随后的数百年里在政治,经济,军事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古希腊历史之父HRODTODUS,历史学家TACITUS,地理学者TACITUS等诸多名人都对拜占庭做过详细描述。但是在古罗马时代,拜占庭的发展却受到极大限制。公元194年,罗马皇帝SEPTIMIUSSEVERUS为报复该城居民支持他的死敌PESENNIUS,将它夷为平地,直到4世纪初,拜占庭仍然没有恢复过来。
可这时,罗马帝国刚刚经历了3世纪奴隶大起义,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
而帝国东部却相对稳定,它的多种经济成分受到的冲击较小。隶农经济和农村公社经济发展起来。并且由于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发展起来的东西方贸易更趋活跃,形成了以亚力山大和安条柯城为中心的国际商业贸易区。而原拜占庭的所在地由于控制了东南西北交通的汇聚点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优势提高了东部的政治地位,晚期的罗马皇帝越来越喜欢在帝国东部居住,DIOCKLETIAN就一直住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的尼科米地亚城。
作为罗马帝国的杰出政治家皇帝CONSTANTINETHEGREAT充分意识到了帝国东部的重要性,并力排众议,在诸多城市中选中了拜占庭的原城址作为修建新都城的城址。公元324年CONSTANTINETHEGREAT发布了修建新罗马的命令。公元330年,新都初具规模。为了颂扬CONSTANTINETHEGREAT的功绩,新首都被命名为CONSTANTINOPLE。
作为都城的它坐落在山丘上,南临马尔马拉海,北靠黄金角海湾,东扼博斯普鲁斯海峡,西边俯瞰色雷斯平原,易守难攻,并且这里还是重要军事大道埃格南地亚和小亚细亚军事公路的汇合点,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和战略优势。
君士坦丁的功绩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发布了修建新罗马的命令。他对此非常重视,任命重臣进行工程准备工作,他自己亲自负责勘测和圈定新城界标的工作。他圈定的新城面积超过了拜占庭旧城的十几倍。在他圈定城址时,他的随从官员都对他圈定的巨大面积表示极大的惊讶,不解的问他:“我的陛下,您还要继续向前走多远?”君士坦丁回答:“我要继续走下去,直到在我面前引路的神停下为止。”在新罗马的修建过程中,他调集全国的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按照罗马的规模和建筑格局进行设计。大量的精良物料从全国各地运来,无数的古代建筑物,艺术杰作和文物被强行从罗马,雅典,亚历山大,以弗所和啊提卡半岛运往拜占庭城。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专门调动了40000名哥特雇佣兵投入工程中。
新拜占庭的格局和主要建筑都是依照罗马的式样建成的。城墙被修建成皇城模样。城中的赛车竞技场和罗马竞技场完全一样,里面的赛车道可同时容10辆赛车并排急驰。竞技场向西,是圆形的君士坦丁广场。广场的周围是以帝国议会和元老院为主的公共建筑群。稍后建成的塞奥多西乌斯广场则是多条军事大道的汇合点。而贯穿其中向西南伸展的麦西大道全部由大理石建成柱廊形式。
此后,君士坦丁还促使帝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和政策以提高君士坦丁堡的地位,使之迅速成为地中海世界的第一大城市。他亲自批准罗马贵族免费迁入新都的贵族住宅。君士坦丁堡元老院也获得了与罗马元老院同等的法律地位。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新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现代历史学家根据该城粮食进口的记载粗略估计,当时其人口已达到50-100万人。而甚至到了13,14世纪,欧洲最富有的威尼斯也仅有20万人。
君士坦丁堡的政治中心地位也就决定了其在帝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也就使其成为了宗教和文化中心。当时,帝国境内已经形成了五大教区:罗马,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安条柯和拜占庭。他们代表了基督教最强大的势力。而紧接着拜占庭的宗教地位急剧上升,从最后到第一,在皇帝们的支持下,获得了与罗马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过罗马,君士坦丁堡者纷纷涌入新都,开办了各类学校。而在此基础上欧洲最早的大学君士坦丁堡大学于5世纪建立。接着这里成为了地中海世界和欧洲各国王公贵族及其子弟向往的求学之地。
这里的经济生活的活跃是其他各种优势条件的形成基础。它的天然地理优势在新都建成之后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各地的商贾,船只和货物统统聚集到了这里。拜占庭的金币也成为了国际硬通货。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建成和启用,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开端。君士坦丁一世的功绩也将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存在而彪炳史册。
昙花一现的光荣:贝力撒留的武功
公元4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但拜占庭帝国的历代皇帝都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自居,不仅自称罗马皇帝,而且保留罗马帝国的称号,甚至到了4,5世纪野蛮人——各日耳曼人部落大举进攻西罗马时,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拥有对西罗马的宗主权。他们都承认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入侵西罗马是合法的,是受他们——罗马帝国居住在拜占庭的合法皇帝亲自委派的。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拜占庭帝国已经丧失了对西部地区的控制权。所以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罗马帝国,重振昔日的辉煌就成为早期拜占庭帝国统治政策的核心,也成为每个皇帝的最大心愿。
这个心愿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527-565)时得到了实现,而在查士丁尼光复大业中贝力撒留以其杰出的军事天赋,建立了名留青史的丰功伟业。
贝力撒留(BEILISARIOS,505-565)是色雷斯和伊里利亚交界处的日耳麦亚人。据当时最伟大的作家普罗柯比(PROCOPIUS,500-565)记载他仪表堂堂,力大无比,善于骑射,性格果敢坚毅,这使得他从众多的军官中月兑颖而出。查士丁尼对他极为赏识和信任,先任命他为自己的卫队长,接着提升他做美索不达米亚总督。又在他24岁时晋升他为东部战区总司令。而他也并未辜负查士丁尼对他的信任,取得了一系列对拜占庭帝国当时的主要敌人波斯帝国的辉煌战绩。
公元531年,贝力撒留率领帝国东部边防军在边境巡逻,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达拉斯城与波斯军队相遇。这只波斯国王侯斯罗埃斯(CHOSROES,531-579)的远征军人数多达40000,而贝力撒留只有25000人。当时大多数军官提议后撤。而贝力撒留却站在战略高度,力排众议,下令迎击。他明智的看出我军后撤必将牵动整条东部战线,助长敌军气焰。而同时敌军人数虽多,却是疲惫之师,我军以逸待劳,且有坚城可守。在与波斯军队作战之时,他一改传统的三军阵势,改为五军,以四队骑兵居前,另一队步兵为预备队。波斯右军先攻,贝力撒留命令与之相对的左军后撤,诱敌深入,使之月复背受敌,同时迅速分兵敌后,三面攻击,重创敌军。波斯军队不得不改由左军出击,贝力撒留故技重施,并下令中间两队骑兵强行撕破波斯左军。各个击破,全歼敌军。随后他下令东部战线全线出击,获得大捷。从此,他更得信任,向着他军事生涯的顶峰迈进。
贝力撒留对拜占庭军事技术和战争艺术的贡献不只是他的优异的战绩和指挥艺术。他创建了拜占庭军队的第一只装甲骑兵部队。他首先引进了许多阿瓦尔人和波斯人的武器和骑兵装备:马镫,铠甲,长矛和弓箭。在此之前拜占庭骑兵数量少,不装备铠甲,使用短兵器。而经贝力撒留组建的骑兵部队装备了日尔曼长矛和波斯弓箭,并完善了骑兵作战手段。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为实现查士丁尼重建罗马大帝国的政治抱负作出了极大贡献。
当时,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包括多瑙河以南的巴尔干半岛,克里米亚半岛到黑海东岸,自高加索经两河流域上游到亚呵巴湾以西的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部地区,以及今阿斯旺以北的埃及和今苏尔特湾以东的北非地区。公元533年,查士丁尼一世发动了对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战争。
[编辑本段]
拜占庭文化
拜占廷帝国的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包括希腊人、叙利亚人、科普特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及希腊化的小亚细亚人等。外族入侵期间又迁入哥特人(4~5世纪)、斯拉夫人(6~7世纪)、阿拉伯人(7~9世纪)、土耳其人(11~13世纪)。长时期以来,各族人民逐渐融合。在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希腊人,帝国语言4~6世纪以拉丁语为主,7~15世纪以希腊语为主。拜占廷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希腊正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廷文化。建筑艺术方面,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尤以雄伟庄严著称;还有皇帝圣宫和竞马场驰名于当时。拜占廷帝国将文字和东正教传给斯拉夫人。它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拜占廷帝国在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还起过东西方的“金桥”作用。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的《哥特战记》载有中国蚕子传入拜占廷的情况。中国从4世纪(魏晋时代)已与拜占廷有贸易、文化联系。中国由拜占廷输入的商品有琉璃、珊瑚、玛瑙等。拜占廷的民间幻术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技艺相结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杂技艺术。另外,拜占廷的宗教传入中国(景教),开欧洲宗教传入中国的先河。
[编辑本段]
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列表
狄奥多西王朝
阿卡狄鸟斯(Arcadius395年-408年)
狄奥多西二世(TheodosiusII408年-450年)
马尔西安(Marcian450年-457年)
利奥王朝
利奥一世(LeoI457年-474年)
利奥二世(LeoII474年)
芝诺(Zeno474年-475年)
瓦西里斯科斯(Basiliskos,475年-476年)-対立皇帝
芝诺(Zeno476年-491年)(复位)
阿纳斯塔西乌斯一世(AnastasiusI491年-518年)
查士丁尼王朝
查士丁一世(JustinusI518年-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527年-565年)
查士丁二世(565年-578年)
提比里乌斯二世(578年-582年)
莫里西乌斯(582年-602年)
福克斯(602年-610年)
伊拉克略王朝
希拉克里乌斯(610年-641年)
君士坦丁三世(641年)
希拉克里昂(641年)
君士坦斯二世(641年-668年)
君士坦丁四世(668年-685年)
查士丁尼二世(685年-694年)
利昂提乌斯(694年-698年)
提比里乌斯三世(698年-705年)
查士丁尼二世(705年-711年)(复位)
菲利皮库斯(711年-713年)
阿纳斯塔西乌斯二世(713年-715年)
狄奥多西乌斯三世(715年-717年)
伊苏里亚王朝
利奥三世(717年-741年)
君士坦丁五世“烂污货”(741年-775年)
利奥四世Chazaros(775年-780年)
君士坦丁六世(780年-797年)
伊琳娜(797年-802年)-女皇
尼塞福鲁斯一世(802年-811年)
斯打乌拉契乌斯(811年)
米凯尔一世Balbus(811年-813年)
利奥五世(813年-820年)
弗里吉亚王朝
米凯尔二世“结巴者”(820年-829年)
狄奥菲鲁斯(829年-842年)
米凯尔三世“メスィソス”(842年-867年)
马其顿王朝
巴西里乌斯一世(867年-886年)
利奥六世“智者”(886年-912年)
亚历山大二世(912年-913年)
君士坦丁七世“生於帝王之家者”(913年-954年)
罗马努斯一世Lecapenus(954年-959年)
罗马努斯二世(959年-963年)
尼塞福鲁斯二世?福克斯(963年-969年)
约翰一世?齐米西兹(969年-976年)
巴西里乌斯二世“保加尔人屠夫”(976年-1025年)
君士坦丁八世(1025年-1028年)
罗马努斯三世Argyros(1028年-1034年)
米凯尔四世Paphlago(1034年-1041年)
米凯尔五世Calaphates(1041年-1042年)
君士坦丁九世Monomachos(1042年-1055年)
塞奥多拉(1055年-1056年)-女皇
米凯尔六世?帕夫拉贡尼亚(1056年-1057年)
伊萨克一世?科穆宁(1057年-1059年)
杜卡斯王朝
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1059年-1067年)
尤多西娅(1067年-1068年)-女皇
罗马努斯四世?第欧根尼斯(1068年-1071年)
米凯尔七世(1071年-1078年)
尼塞福鲁斯三世(1078年-1081年)
科穆宁王朝
阿历克西乌斯一世?科穆宁(AlexiusIComnenus1081年-1118年)
约翰二世?科穆宁(IoannesIComnenus1118年-1143年)
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1143年-1180年)
阿历克西乌斯二世?科穆宁(AlexiusIIComnenus1180年-1183年)
安德罗尼库斯一世?科穆宁(AndronicusIComnenus1183年-1185年)
安格鲁斯王朝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1185年-1195年)
阿历克西乌斯三世?安格鲁斯(1195年-1203年)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1203年)(复位)
阿历克西乌斯四世?安格鲁斯(1203年-1204年)
阿历克西乌斯五世?杜卡斯(1204年)
尼西亚流亡政府(拉斯卡利斯王朝)
狄奥多里乌斯一世?拉斯卡利斯(1204年-1222年)
约翰三世?瓦塔挈斯(1222年-1254年)
狄奥多里乌斯二世?拉斯卡利斯(1254年-1258年)
约翰四世?拉斯卡利斯(1258年-1261年)
帕列奥列格王朝(拜占廷帝国复辟)
米凯尔八世?帕列奥列格(1261年-1282年)-1258年为帝国共治皇帝
安德罗尼库斯二世?帕列奥列格(1282年-1328年)
米凯尔九世?帕列奥列格(1294年-1320年)-共治皇帝
安德罗尼库斯三世?帕列奥列格(1328年-1341年)
约翰五世?帕列奥列格(1341年-1376年)
约翰六世?帕列奥列格(1347年-1354年)
安德罗尼库斯四世?帕列奥列格(1376年-1379年)
约翰五世?帕列奥列格(复位)(1379年-1391年)
约翰七世?帕列奥列格(1390年)
曼努埃尔二世?帕列奥列格(1391年-1425年)
约翰八世?帕列奥列格(1425年-1448年)
君士坦丁十一世?帕列奥列格(1448年-14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