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淮率领的旋风骑都是骑兵,所以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到达了青州北海,见到了自己的舅舅孔融。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孔融为何现在会是北海相,因为在三国历史上孔融任北海相乃是因为得罪了董卓,在这之前孔融曾是虎贲中郎将。因为丁淮的到来,历史生了很多变化,孔融之事便是其一,孔融乃是“清流”人物,素与大将军何进不和。
前面已经讲过,朝廷有三派势力:宦官集团、外戚集团和清流派,宦官集团以张让为,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宦官,外戚集团则以何进为,手下一帮文武有袁绍、曹操、何苗,赵融,淳于琼,许凉,陈琳,王允,逢纪、何颙、荀攸,袁术,卢植、皇甫嵩等,实力最为强大,而清流一派则由于杨赐的倒台而处于最末,却也有杨彪、孔融、邓盛、蔡邕、马日禅等人。
本来孔融曾为中郎将,因为大将军何进借其妹之势一步登天,孔融甚是看不起,道:“吾岂能与一只懂杀猪之屠夫同殿为官。”于是,便自请为北海太守,所以后人常称孔融为孔北海。孔融此人极好宾客,常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
孔融爱民如子,政令清明,在北海担任太守之职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孔融虽无太大功绩,却也是深得民心。且其与大学问家蔡邕交往密切。汉献帝建都许昌后,本已隐居的孔融再度出山,担任少府一职,后被封为太中大夫。此认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
且说孔融正在同武安国谈论如何抵御黄巾之事,忽然下人来报,说是有一个人,自称是自己的外甥丁淮,在外面求见。孔融心下纳闷,自己只有一个外甥,确实名叫丁淮,但是却是远在益州汉中郡任太守之职,现在外面黄巾猖獗,他一个人如何能到得青州,何况作为汉中太守在此天下大乱之时不在汉中保一方平安,岂能擅离职守(孔融并不知道丁淮被灵帝召到了洛阳)。
孔融心中忽然一动,想到,这必定是黄巾军的诡计,探听到我与丁淮十数年未见面,使人冒充自己的外甥骗得我的信任后,谋取北海。可是这个计策也太次了点,虽然打听到此事,却也不想我那外甥丁淮岂能随意来到青州。于是孔融命令武安国率领刀斧手在帐后埋伏,然后令下人将此人领上来。
待得来人进来,孔融见其长相颇为俊朗,英姿雄态,心下暗暗可惜,单看其外面就觉得此人必然不凡,只是这样的人物,奈何屈身为贼。待来人在堂中站定,孔融便厉声喝问道:“你是何人,受何人指使,竟敢冒充我的外甥丁淮,居心何在?”
丁淮心中微微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了,是了,好像自己认丁原为父之后也知道自己有个舅父叫孔融,却是从来没有与其见过,曾听孔氏说过孔融也只是在那个丁淮小时候与之见过,孔融自然是不认识他的这个外甥了,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的贸然来访,已使孔融认定自己是冒充的。虽然怀中揣着圣旨,但是心思一转,丁淮便和孔融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丁淮“嘿嘿”一笑道:“既然孔大人已经识破,在下也就不再隐瞒了,时下我军强盛,北海城小兵弱。我家将军让在下前来,相劝你们还是投降,方可保全性命,如若不然,我大军一旦攻克北海,鸡犬不留。”
孔融闻言大怒道:“放肆,我孔融乃是堂堂大汉之臣,岂能向尔等黄巾贼子屈膝投降。北海只有战死的孔融,没有投降的孔融,儒子岂敢在此口出狂言,来人,与我将此人拿下。”丁淮吓了一跳,心想,这么快就来真的呀,看来玩笑开大了,不过自己的这个舅父脾气也太火爆了。丁淮正要开口解释,却见武安国和刀斧手已经恶狠狠地向自己扑来,情势危机,已经不容丁淮解释了,无奈之下,丁淮只得仓促招架。
这个玩笑开得有点过火了。丁淮知道自己是被他们误会了。又不能向他们狠下杀手。而对方却是招招都要自己地性命。搞得十分被动。幸好自己武艺不弱。否则早就血溅当场了。但是这样只守不攻地局面对自己却是大大不利。一个不小心很可能会命丧此地。忽然间。丁淮想到了一个办法。擒贼先擒王。于是便直扑武安国。
武安国初时看到丁淮左右支招。以为其武艺一般。此时看到丁淮向自己扑来。也是想在众人之前显显自己这青州第一猛将地威风。便大喝一声:“你等先且退下。待我来擒他。”刀斧手听到武安国地喝声。都知道武安国乃是青州第一猛将。武艺高强。于是便纷纷退后。站成一个圆圈。将两人围在中间。一是观战。二是严防丁淮不敌武安国之时会突然向不会武艺地孔融难。
如此一来正中丁淮地下怀。丁淮也是没想到武安国竟然如此托大。这样地机会。焉能错过。只需将武安国制服。自己也就有机会开口解释了。于是丁淮便全力和武安国战在一起。交手第一招后。武安国就觉得对方无论力气还是招式都高出自己许多。虽然对方赤手空拳。自己绝非其敌手。不由心下大骇。原来对方一直在扮猪吃象。虽然已知不敌。但是对方一招快似一招。自己却是欲退无路。无奈之下。只得勉强招架。
战至第十二招。丁淮瞅准了武安国一个破绽。一拳击在武安国地臂肘。武安国只觉得胳膊一麻。手中钢刀月兑手而出。丁淮顺手一把接过。反手架在武安国地脖子上。大喝一声:“若想武安国活命。尔等都不得乱动。”
众人大惊。没想到素有青州第一猛将之称地武安国竟然仅仅十二招就被对方生擒。这是什么样地武艺呀。顿时都吓得不敢乱动。孔融心中更是恐惧万分。不想黄巾军中竟然有这样地英雄人物。难怪朝廷对黑山军一直是束手无策。看来这次北海国是凶多吉少。青州更是难守。
孔融定了定神。对丁淮道:“壮士既然有这般身手。奈何栖身为贼?如若壮士肯报效朝廷。孔融可立即向朝廷推荐壮士。功名自然不在话下。”丁淮知道玩笑不可再开。于是道:“舅父。我确是丁淮。这是圣旨。还有大将军何进地亲笔书信。请舅父过目。”说完。丁淮另一只手从怀中掏出圣旨和书信来。将武安国脖子上地刀挪开。拱手道一声:“武将军。方才得罪了。”并将圣旨交到武安国手中。武安国不敢怠慢。跪着接过圣旨。起身交给孔融。站立一旁。
孔融也是从武安国手中跪接过圣旨和何进的眼前的这个武艺高强的年轻人确实是自己仅在幼年的时候见过一面的亲外甥丁淮,又从何进自己的困境,苦求何进,只身赶来帮助自己,心中那份感动简直别提了。
孔融正要说话,忽然外面士兵来报,临淄失守,黄巾大军约五万人正向北海杀来,现已在城外五十里处。孔融顿时大惊失色,北海城内共有守军八千,如何挡得这数万黄巾军。丁淮看到孔融面有忧色,便主动请缨道:“舅父,且让淮儿带兵出城杀贼。”
“这”孔融面有难色,心中犹豫不定。
敌强我弱,若是答应让他出战,自己就这一个外甥,万一出了事,妹妹那里如何交待;若是不答应,恐怕手下众人会说自己处事不公,必然士气大损。又想想丁淮的高武艺,曾成功平定张角之乱,孔融不由心中一缓,拿起兵符道:“既然如此,淮儿可率领精兵五千,出城迎敌,武安国将军随同前往。切记,能战则战,万不可惩匹夫之勇。若是对方势众难敌,淮儿可退回城内,再思良策。”
丁淮明白孔融的意思,宏声道:“得令。”伸手接过兵符后,龙行虎步向外走去,武安国连忙跟在后面。没想到让自己十二招就败北的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因为平定张角之乱而天下闻名的丁淮,武安国输得心服口服,此刻又见丁淮主动请缨,以弱击强,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何况此人又是上司孔融的亲外甥。
孔融唯恐丁淮有失,在丁淮走后,马上登上城楼,并让另一大将宗宝点齐剩余三千士兵,原地待命,一旦丁淮众人有危险,马上增兵救援。其实,如果丁淮等人真的被黄巾军围困住,这三千军马出去后的结果也只会是一样的命运,这只是孔融为自己找的一个心里安慰而已。
孔融登城遥望,只见贼势浩大,心中更是倍增忧恼。这时的丁淮也披甲上马,率领众人出城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