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长河实业,目前还只是停留在草创阶段.
而这个构想也只不过是林长河突发奇想的结果,没有经过科学的、严谨的验证,无论是领导构成还是股份构成都是林长河一个人定下来的,虽然林长河对乡镇企业有一定的认识,但无论是过去的林老三还上重生前的记者林长河,都没有创办、运行企业的经验。
林长河也明白自己的硬伤之所在,但他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上面有人扶持,二是遭遇了这么一场可能蕴藏着机会的自然灾难。
林长河曾经研究过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研究过曾经上过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那些富豪的发家史,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第一代企业家,生于1940-1949年创业者,为产权抗争与制度博弈,这一代企业家们典型特征是:敢于冲破旧体制、下属对其有强烈的个人崇拜、强势权威下的企业有极强的凝聚力、注重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等。
在这历史性的巨大变革中,新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必定成为开创的一代,因循的一代,辉煌的一代,悲壮的一代。
第二代企业家,生于1950-1964年创业者,寻商业秩序建企业制度,与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相比,第二代企业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创新模式,包括商业模式、技术模式。他们在风险投资的利用上更为大胆而富有技巧,通过不断做大企业市值,以并购等手段对行业进行整合,夯实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东突西破,寻求更大的机会。
与伴随改革开放诞生出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相比,经过了十年商业启蒙教育后出现的第二代企业家的创业土壤。他们已经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开始了自觉地思考股权分配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1992年3月的“邓小平南巡”——这一从没有在官方文件中出现的词汇,成为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一个最重大事件之一。中国关于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的一整套政策、法规在这一年开始基本形成,这亦标志着中国股份制企业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那些熟谙中国国情的人,从中嗅出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涌现出了大量新创办的民营企业。与此同时,在政府官员中出现了一波下海经商热——后来他们被称为“92派”。
那时这些企业家的口号是:“给自己干”。
第三代企业家,生于1964-1971年创业者,得势得人脉有国际视野,在中国当前活跃的企业家中,他们是特殊的一群人,也可称作一代人。他们经营的企业,往往不存在传统意义的大规模制造,却透过虚拟的互联网影响着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人的生活。
从1980年初开始,各地开始流行一个词汇——下海。通过各种渠道,最早几批下海的人迅速聚敛了财富。贫富差距日渐明显,财富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首先让自己成功,然后实现“均贫富”,或许正是这些“成功者们”当年朦胧的心理写照。
除了这三代企业家,在当年林长河的时代,中国还出现了所谓的第四代企业家,这些生于1979-1983年的创业者,得资本宠爱成功较轻易,他们是横空出世的一群“毛头小子”。昨天可能还是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做着创业梦的愣头学生,转眼之间,就因为一些大胆的想法和独特的创意,获得贵人指点和风险投资的青睐,成为聚光灯下的商界新秀,万众瞩目。
也许他们称不上“企业家”,这个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还没出世或刚刚出世,他们在前辈的眼里依旧带着难掩的青涩和稚女敕,他们的成功看上去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但当他们还被前辈昵称为“这群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生意场上模爬滚打了几个来回。
时代赋予了这类人共有的特质:年轻、敢想敢做、个性张扬。
他们看上去轻易就获得了成功,也许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李想、茅侃侃、曹允东等等,他们自己不约而同认为的是靠运气。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全球化的一代,生来就是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的一代”,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是资本与技术的宠儿。时代赋予了他们成功的一切可能,剩下的,靠的是他们自己的能力
对中国的创业者的研究和了解,是林长河敢于在此时果断的成立长河实业的重要原因,他就不信,别人能做到的事,他林长河做不到。
而且,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在很多领域迎来众多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国际贸易、电子产品等等,那都是林长河想要参与的领域。
时不我待啊!
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加上当前三平县的特殊环境,促使林长河果断的做了这个看似有些疯狂和不理智的决定。
“给自己干,给家里人干,给祖国干!”
怀着这样的信念,林长河的心理充满了创业者的豪迈和**,也许会失败,也许会赔得倾家荡产,也许会一无所有。
什么也不做,就不会有这些风险。
但那不是他的风格,确切的说,不是重生后的林长河的风格
在当前的形式下,留给林长河及其家人的时间业经很少很少了,新成立的长河实业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行起来,而且要发挥效率。
因此,林家哥三个包括虎子在内乘坐林老大的破车冒着小雨杀向了镇上,他们要对罐头厂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企业的大致构架,完成企业正式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下午两点多,一行四人到了镇上,没有惊动镇里的相关领导,直接驱车来到了罐头厂。
罐头厂位于庙王镇的最东头,与镇中学隔街相望,其他几个方向全是稻田,占地十分宽广,接近两米高的围墙圈了足有几百亩的土地。
此时的罐头厂内除了大门口有一个值班的老头儿以及厂内看管设备的两个保安之外,别无他人。
林家几兄弟的大名就是通行证,在庙王镇不认识这哥几个的人还真是不多。
给看门的老头儿递上一支烟后,几个人进了罐头厂,开始进行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