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章节(12点)
夏小柒?
她怎么会在这里?
墨怀古觉得有些惊讶。
不过这个惊讶并不让他觉得不舒服,仅仅是惊讶而已。
或许夏小柒和圆雪本就是一样的,既然圆雪能够凭直觉来到这儿。夏小柒在这儿似乎也是一件可以解释的事了。
只是……
想到了什么,墨怀古冰雕般的脸上居然也有微微的酡红色。
圆雪是个小动物,有些事情不需要避讳。
可是夏小柒,她是个姑娘家啊……
她应该是不放心自己才走到这儿了吧。
墨怀古这样想着,再去寻找夏小柒的气息,便察觉夏小柒的气息比之前淡了许多。
墨怀古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而后将头埋在潭水里。自己,之前还真是想多了啊……
~~~~~~~~过了这个星期就会改过来~~~实在抱歉~~~忙疯了都
谈起数学,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感觉爱恨交加我本科数学系的,今年却菜在数学上。老实说,我的数学功底并不差,每年二等奖学金也不是突击出来的,复习中感觉没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至少就数四而言是这样,03级一学长因为数学被卡没能如愿,吸取学长之教训,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因自恃是数学系出身而对其放松过,我花两个月时间看完了同济版高数,工科的线代和浙大盛骤主编的概率部分,后面习题也都做过了,相对于本科所学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而言,这些内容自然不在话下,所以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自认为考研肯定不会考书本上这么简单的东西,看完后书就被扔在了书架上,从来没有再去翻过,此后便投入了陈文灯《复习指南》中,第一遍花了两个月,当然里面有超过一半的东西我根本就没有思路,当时着实感觉很压抑,而且一个很恼火的问题就是,由于三部分是分开编写的,线代看完时高数忘的差不多了,概率结束时也就只对概率有影响了,面对如此状态,我的确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其连成一体,所以在第二遍看《复习指南》时我修正了策略,早上花两个小时看高数,晚上花两个小时看高代和概率,其中我做了三种标记:第一种是一看就没有任何思路,第二种是有思路但方法不是如书上般简单,第三种是做出来了但结果不对,其余的便是已经PASS的了,这样坚持了大概一个月就系统的把指南又看了一遍,我感觉这种效果是不错,至少这遍结束后我已经差不多有系统的概念了,接下来我就仔细研究了那些做过标记的题目,凡是还不会做的就把题目抄在纸条上,早上头脑很清醒时花几分钟拿出来思考,想清思路也就算是PASS了,这样大概持续了一个半月时间,到十月份,指南我已经全部拿下,翻开题目,一看便知道思路,但我的失误之处在于只学会了思路却忽略了计算能力,这也是致使我数学发挥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计算水平,无论题目难易,最好都自己算出正确答案来,看完指南后,我借了李永乐《复习全书》把其中线代部分仔细做了一遍,其中解题方法种类较多,这样有利于拓展自己的思路,此后,我便去做了真题,每天一套,87年到2007年的,标准时间三个小时,这样坚持了20多天,有些年份题目简单,差不多除了计算错误,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最不好的时候也是130+,当然,我对自己比较宽松,懒的时候知道思路也没怎么仔细算,就也认为满分了,呵呵,后来才感觉到,复习时对自己的宽容其实就是考试失利的隐患,所以,希望大家以此为鉴,调整自己复习策略,千万别在复习时对自己太仁慈,呵呵结束真题以后,时间是十一月份,此时又花几天时间翻了翻《复习指南》,感觉对它的影响还是依旧,于是就借了李永乐《经典400题》,里面十套题目,我也是每天晚上花三个小时时间认真的做了一遍,并详细做了标记,早就听说这套题目有难度,自己做的时候也明显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复习时心态比较放松,大概每套题目仍能达到130+的水平,对于没有思路的题目依旧是抄下来,然后抽时间再思考,老实说这种方法效果比较理想,其实数学也是个熟练活,做的题目多了,看到题目自然就很有感觉,真所谓“熟能生巧”,对于数学仍然适用,就这样大概花了15天左右结束了400题,然后又利用几天时间把那些作过标记的题目详细复习了一遍,中间又有几天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结束时已经到了月底,进入十二月,此时我认为再做过多新题已经没有太多必要,还是要研究曾经做过的题目,因为对于新题而言,你看完一遍或许没有多大影响,但你要是把以前的题目再重闻一遍,那效果可能更好,所谓“温古而知新”,多次翻阅旧题会让你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所以这个月,我主要重做真题,只选择了近十年的,感觉以前的题目真的很简单,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然后又将400题重新做了一遍,当然仍然是三个小时一套,不过这时我大概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全部搞定,剩下一小时主要是看那些思路不太准确的题目,做完之后感觉时间还宽余,就又借了《经典四百题》数三部分,除了那些数四不做要求的题目,其他也详细做了一遍,感觉拿到题目已经很娴熟了,所以有时候很懒,只是想清了思路就放过,再次提醒各位,这种偷懒使我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家一定要谨记教训,复习时切末放松。进入一月后,我主要是将以前复习时做的笔记仔细温习,那几天天气异常寒冷,加之我作息有所改变,每天复习时间减少了些,分配到数学上的时间为每天两小时,看完笔记就已经到了12号左右,最后几天主要是看了近五年真题,意图揣摩出题者思路,然后又抽时间看了08年大纲新增部分,结束这些任务时就已经到了17号,所以至此为止,我的数学复习彻底结束感觉要是正常发挥且题目照惯例来出,数学答个135+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当时对自己数学的期望是145+,但最后由于考前那晚过于兴奋,根本没怎么睡着,第二天头脑晕乎乎的进了考场,看到题目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套题目涉及到的点太细了,而往年重点的东西却根本没有在试卷上得到反映,没有好好把基础知识参透让我在考场上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许多时间,其实有些题目一看就知道答案,但我不敢往上写,毕竟是实战啊,没有十足把握怎么敢如此冒险,但后来才发现,我真是过高的估计了考研数学的难度,却贬低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有很几道大题,思路是很清晰的,但就是计算老出错,而且越算心越急,最后浪费了时间不说结果还是没有算出来,交卷时才发现很多地方划了一大篇,却也是半途而废,封上信封那一刻,心都要崩溃,一年的复习啊,自己最有把握的一门居然这样收尾,本想靠数学提分,现在却倒成了拖我后腿的累赘,出了考场,没去吃饭便回了寝室,爬在床上休息了一阵,其实根本就没有睡着,蔫头耷脑的状态也彻底影响了下午专业课的发挥,头脑犯混一整天,专业课答的也很不近如人意,当然这是后话
惨败的原因:复习中过于冒进,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考场上过于保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血的教训:数学复习一定要重基础,无论你是何种水平。
计算能力很重要,复习中花十分钟以上才算出来的题目建议你再仔细做一遍,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不建议做太多太难的题目,考研数学其实很基础,做难题不仅会让自己信心减退,而且也不一定就能提高你数学水平。
复习中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要急于追求数量,防止过犹不及;考场上要胆大心细,不要过于保守,有些题目它就是初中水平,,想到了就大胆写上去,没必要跟出题者斗志斗勇。
书籍选择:同济版高数,高教版线代,浙江大学盛骤主编的概率统计;
李永乐《复习全书》题目重基础,解题方法种类较多,就数四而言这本或许更适用;或者陈文灯《复习指南》其中题目技巧性很强,数学功底不怎么好的同学不建议使用。
李永乐《经典400题》题目着实经典,但是否适用有待于商榷,有时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