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军工元帅 第八十七章 交 心(中)

作者 : 郊原血

**深知科技对中国复兴的重要性,只是历史上前期没人想到、后期没人敢对他提及科学研究区别于一般工作的特殊性,现在有李卫华这个领导科技战线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权威提醒,他自然不会再犯类似让科技专家长期(短时间下乡体验其实未必是坏事,但时间太长就得不偿失了,十年不动笔杆子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但搞科技却是不可能的。)下乡体会贫下中农艰辛生活而导致专业荒废的低级失误。

李卫华深知**的个性,点出问题就好,说得太多反而会令他生出逆反心理,所以很快就又切回了正题,他告诉**那些科技成果不但对红军部队和苏区建设有直接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外销赚取丰厚的利润,其中青霉素将来的利润甚至可能超过每年10亿大洋,这笔巨额的收入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的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但想要赚到如此暴利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绝不能泄密,而以党内不少领导干部强烈的亲苏倾向,知道此事后将其密告苏联一点都不奇怪,**这下终于明白李卫华为什么宁可违犯组织原则,也坚持要对自己单独汇报了,而了解到李卫华在科研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后,**对他违犯纪律的错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还有第三个目的,这才是最不能让苏联人知道的,我在欧洲的时候发现”,李卫华之前斟酌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将核武器的事情告诉**,因为核工程的科研与建设必须得到中央支持(相对豫西苏区的规模来说,核工程所需的投入无比巨大,自己单独搞也会很快露馅,反而引起中央怀疑,还不如一开始就将事情挑明了。),而党中央那么多领导之中,大概也只有**这个思维异于常人、而且极具魄力的伟人,有可能相信李卫华的话并全力地支持他了。

“你说的这些,我听不太懂”,**很坦荡地笑道,“这样吧,你回答我几个问题好了,第一个是‘它到底有多厉害’?”

“其中威力最大的三相弹如果制成一吨重量的航空炸弹,一枚就可以完全摧毁北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李卫华认真地答道。

如果李卫华说得保守一点,**很可能以为他是瞎说,但说得如此夸张,**反而信了,敢在他面前说出听起来不合常理的话,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卫华所说的都是事实,当然,李卫华此前从未说谎也是**决定相信他的重要诱因。

在得知核武器造价昂贵和副作用巨大这两个重大缺陷后,**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如历史上一样戏称其为“纸老虎”,是“吓唬人的武器”,但他也承认这种战略武器一旦出现,其心理震慑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任何一个国家一旦拥有这种武器,便再没哪个敌人敢对其发起灭国大战了,毕竟侵略的动机是为了获利而不是同归于尽,因此**自然明白核武器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但他对**方面目前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重大科研项目,心里还是存有很大疑问的,毕竟现在的中国实在是一穷二白,而**方面还仅仅只在其中占了一小部分。

李卫华耐心解释道,“难度自然很大,但能早一点总是早一点的好,这个项目的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尤其是国内知名的物理与化学专家,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人选,只是要将他们全都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好在有了我当初进行的前期工作,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尤其是工艺方面的难题基本都解决了,多少可以弥补一下研发速度上的损失;二是电力,要想进行这项研究,至少需要有100万千瓦功率的电力支持,而这是目前全中国的发电站加起来都达不到的,但以我们现在手里的3亿多元,足以购进大量的发电设备、乃至建立我们自己的发电机制造工业的,所以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三是原料,即铀矿石,豫西苏区现在已经发现一处矿藏,可惜含量太低,提炼成本很高,好在西方目前还没意识到它们的价值,高品位的铀矿基本都被拿去提炼镭等强放射性元素了,我们完全可以用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那些提炼后的废矿渣,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不管如何,只要出国还算顺利,这个项目我们完全是可以搞起来的!”

“那就搞吧!”,**终于下了决心,却突然想起一事,摇头道,“不行,我们就算有了这种炸弹,可到底怎么将它们送到敌人头上呢?大炮?飞机?”

“这方面我也早就想到办法了,有个叫做戈达德的美国火箭专家因为一直没人愿意资助,以致于家财耗尽、穷困潦倒,我们大可以出钱将他雇过来为我们工作。即使他来不了,我两三年前也对其进行过一些前期研究,只要有一些技术人才帮忙,也完全可以将其搞出来。”,李卫华说着给**画了一副简单的示意图说明火箭的基本原理,然后说明道,“西方人不重视是因为火箭的制造成本太高,用来发射普通弹头的话极不划算,但对核弹头来说,它却是最完美的运载工具”

“确实,运载重量大、射程远、速度快,而核弹一枚就抵得上普通炸弹几万枚,火箭贵一点也没关系”,**高兴地感叹道,“李卫华同志,有你在,真好啊!”

**也渐渐听出来了,李卫华这是打算亲自出国一趟,不禁有些犹豫起来,问道,“非要你自己去一趟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抗战之军工元帅最新章节 | 抗战之军工元帅全文阅读 | 抗战之军工元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