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明 第八章 辎重营(八)

作者 : 张吹水

第八章辎重营(八)

老孙头是忽然于一夕之间被忻州衙门地一道指令、作为紧急抽调的民壮与服徭役地平民中的一员,来运送这批积蓄已久的军资和紧急征辟地粮草的。

其实按照以往地惯例,徭役是可以出钱免役的,就象老孙头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亲自服过徭役了,一直都也是交钱抵差的。

但是,这次新上任的忻州知州张克俭却是极不通融,严令必须是要本人亲自服役,否则将以通匪论处!

事实上,如今地忻州城内有许多地难民,其中不乏青壮,曾经便有士绅进言,称愿意输捐银两,组织难民为民团来服务于大军,却是几乎被张大人一怒斩首,最后虽经家属四处托人、百般搭救,终究也还是没逃过三十大板地处罚,并被重课罚银万两!

张克俭此事虽然做的十分地霸道、跋扈,但缙绅、市民心存怨怼地却是几乎没有,原因无他,上次定.襄城破,据称就是被杂入难民中的汉奸混进城中新组地民壮后,杀死西门士卒、打开城门放进鞑子的。

是役,定.襄城破,县令以下所有官员尽皆战死,城中三万余口男丁伏尸遍野,其余妇幼被蛮人全部裹挟,出雁门关而去,整个定.襄县城至今仍是有如鬼蜮。

现在大家地担心之处在于,那些诈开定.襄县城地汉奸们,如今无人识得其真面目——认识这些汉奸的人,不是战死就是被卷出了口外,所以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是再次混入到了忻州城中。

新任忻州县令张克俭大人不顾幕僚的反对,坚持己见地向所有市民公开了这个消息,其他地姑且不论,但是难民们地日子因此而更为艰难却是有目共睹的。

事实上,如今已经有许多难民离开了这座让他们处处感到冷漠与敌意地城市,继续向更南方地太原府所属地阳曲县城、甚至是太原本府流动了。

但这也不能怪忻州人无情,战争所带来地压力本来就大,而且这些难民地大量涌入,也立竿见影地造成了许多地诸如粮食、卫生等极其现实的民生问题,种种因素累积、叠加起来,自然会是人心浮动,躁动不安了。

此番老孙头拿出了自己这仅有地一套换洗备用衣物,虽然也是肉疼了半天,但最终还是决定给张知秋拿去做个内衣,但是外边肯定还的是要套上那两条麻袋的。

明末不同于现代,乃是千年罕见地小冰河时期,气温骤降、干旱少雨,虽然才刚刚进入农历九月,夜间气温便已接近零度,白天最热时也才不过十七八度的样子。

事实上,明朝之所以灭亡,气候因素是主因:因为天灾所引发地**终于从根本上动摇了立国数百年地最后一个汉人所建立地封建帝国,拥丁两亿的庞大帝国最后被蜗居一隅、总人口不过十余万的蛮族窃据天下,说起来当真就如儿戏一般。

先前张知秋在闹出那些事端的时候,老孙头已然是急的准备要去找营中上官给他出钱买命了,但没料想这件极可能是会掉脑袋的事情,竟然只是乱了这么一小会儿便无声无息了!

事情已然了结,但是紧张过度地老孙头却一直都脚软筋酥地动不了手脚,只能是眼睁睁地瞅着张知秋扬长而去而不敢声张。

好在一切都也还为时未晚。

如今不比往些年,老孙头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这个节气地时候还是可以穿单衣的,可是这些年却是一年比一年地冷,如今在这时节就必须要穿夹衣了。

到了冬天,那州城里更是每年都要冻死十个、八个的,大家对此也都见多不怪了,今年看来却是要死更多地人了!

有了老孙头儿子的这身衣服,张知秋总算是可以不再果奔了,可惜的是好景不长,穿好衣服后的张知秋才刚一下蹲,身上的衣服便已然开裂了。

苦笑着看向老孙头,张知秋低声自嘲:“人太肥啊——要是有把剪刀就好了!”

“剪刀现在没有,不过我有这个!”老孙头对张知秋的自嘲没有理会,他的三子与张知秋体形相差甚远,衣服不合身是必然的。

“这是什么东西?”看着老头儿麻利地从怀中模出一个一掌多长、四指宽细、但却是刃口开在前端地怪刀来。

“这是刨刃!”老孙头低低地说道:“这是全山西最好的刨刃,千金不易!”

经过老孙头的一番解释后,张知秋才恍然地知道,老头子手中的这把怪刀,却是他作为一个木匠地吃饭工具——推刨地专用刀片!

推刨是用来处理木料表面的专用工具,如果没有推刨,便无法对木材地表面进行光滑处理,而刨刃正是推刨地核心部件。

相传中国古代没有推刨——或者说是没有现代所见到的这种“罗马推刨”,而这种说法正是认为,推刨是在明末时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本身有鲁班所创地刨子,但是不同于更加简洁方便的“罗马推刨”,因而被逐渐地取代淘汰了。

老孙头地这把刨刃,是由他的亲家老张头以一块上佳地天外陨铁精心所制,可以轻而易举地处理最为坚硬地紫檀木,在所有地木匠们眼中,这就是千金不易地重宝!

“嗯,虽然不如剪刀方便,但也聊胜于无!”随手在麻袋上轻轻一划便破开一条大口子,张知秋眼睛一亮地开始宽衣解带。

“你……这是又要干啥?!”老孙头一时间有些紧张:在这个辎重营中,得了疯病的人还真不是一个两个!

老孙头自己其实也不是真疯,只是时不时地会有“痰迷心窍”地症状发作,但是在不犯病的时候老头儿还是颇为精明强干的,否则也守不住那偌大地一份家当。

在老孙头的亲眼见证之下,赌咒发誓地保证自己绝对没疯地张知秋,先是用一根木炭条将两个被割开的麻袋画的乱七八糟,然后便用老头子视若珍宝地刨刃将其割成二三十块!

老孙头原本也是想着训斥张知秋几句的,但想想终究也不过就是个麻袋片子,干脆也就闭口随他去了——就算割坏了,大不了天亮后向营中花钱再买两条便是!

不过,就在老孙头被张知秋忽悠着回到帐篷中去取辎重营中几乎人手一根地麻袋针和麻线回来时,却是正好看到那身儿子的单衣在被张知秋大卸八块!

这下,老孙头终于是彻底傻眼了……

对于张知秋的所作所为,和老孙头一样奇怪的也还大有人在:早在之前那个黑衣小旗临时转向之后,在张知秋的这堆篝火周边便很快又多出几个执勤地士卒来的。

不过,这些人对于张知秋的行为也没有任何地干涉,同样是和其他的士卒们一样不言不语的冷眼旁观,只是到了后来张知秋**而眠之际,才有一个士卒悄然离去,但直到张知秋开始挥刀裁麻袋的时候,远处才又悄然地多出来两道人影。

对于这一切张知秋都一无所知。

当然,张知秋也不是没感觉到有人在观察自己,但觉得这本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反倒是他对于营中如此放纵自己一事有些意外。

但是,在想到这个所谓地辎重营,其实也只不过是由一伙普通老百姓临时所组成地“运输大队”后,便也就随即释然了。

张知秋的这身衣服,最后也是由老孙头自己来亲自动手完成的,作为一个手艺高超的木匠,虽然以往从来都没有做过针线活,但对使用小号的麻袋针还是没有任何地障碍的。

事实上,因为辎重营中有大量地麻袋——粮袋和饲料袋,而且由于路况地糟糕、以及运输工具地简陋所极易造成地大量破损,是以特意是配备了许多地麻袋针的,而这些麻袋针因为并不需要很精细,是以也并非都是铁针,许多都是大号地骨针。

在这个时代,任何地铁制品都是非常地珍贵的,而一套大小、粗细、完整齐备地缝衣绣花针,更是民间嫁女所必不可少地重要嫁妆之一。

眼瞅着十几块大大小小地麻袋片儿,老孙头也懒得多费那心思,干脆就是一心一意地练习自己的针法,反正张知秋让怎么缝,他老人家就怎么下手。

不过,等到了面对自己三子的那件棉布单衣的时候,这麻袋针便显然是不合用了。

对于老孙头所提供的这身衣物,张知秋到是没有做什么大的改动——他只是直接就把那衣服剪成了零碎,然后要求老孙头分门别类地与那件麻袋衣服缝到一起。

换句话说,张知秋这是把老孙头提供的这件棉布单衣给作为了这身麻袋衣服地“里衬”了,如此到是可以有效地解决麻袋片儿对于皮肤地刺激问题。

对此老孙头虽然是连连地翻了七八个白眼,但终究也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这件衣服对于张知秋而言实在是太过瘦小,最好的处理办法,看来也还真就是他现在所做的这样。

事情至此,也由不得老孙头多想了,他认命地蛰回大帐之中,从相熟的街坊那里借了一根缝衣地铁针来。

当然,在达到熟练使用这小号缝衣针地程度之前,老孙头那也可是付出了手指被扎十余针地惨痛代价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客明最新章节 | 客明全文阅读 | 客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