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知难行易
说起来,因为张知秋的屋子里没有生火,是以在这个时节,屋子里在中午时还没有在院子里地阳光下暖和。
这个时代没有火炉,通常大户人家取暖所用的是炭盆——就是在一个敞口的铜盆或铁盆内,放置燃烧的木炭来取暖.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也已然有了被称之为“银炭”的焦炭,这种由煤粉经过隔绝空气炼制后生成的焦炭,火力强劲而无烟,绝对是冬季取暖所用的上品。
不过,这个时代因为技术的缘由,除无烟煤之外,其他煤是不能用来炼焦的,而同样也因为是技术的原因,焦炭的数量稀少而价格昂贵,一般人家是根本就用不起的。
至于北方的普通人家,在冬季主要是靠火炕来取暖:就是用土胚所搭成的、里边含有烟道的土台,人睡在上面,绝对是冬暖夏凉。
其实张知秋这些日也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找炉子的售卖之处了,但却是一无所得,不过如今天气还不是太冷,即便就是老孙头的屋内也是没有生炉子的,他也便不好开口。
但张知秋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天来老孙头夫妻和小环却是已经分别地换到了火炕上去了,每天晚上也会特意地烧一下炕。
当然,不着急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张知秋的这一身横肉,其实还是非常地耐冻的。
“我是在考虑,要怎么样才能在院子里挖口水井。”
正自算的有些头晕脑胀的张知秋,其实早已远远地便闻到了小环身上的那股子皂角香,但因正自到了一个紧要关头,便也一直没有理会,这时见小姑娘躲躲闪闪地凑了过来,便也笑着回道。
所谓地皂角,是一种我国所特有地皂角树所结的果实,样子就像是扁豆角,但是个头要大的多,通常长约十二至三十七厘米,宽二到四厘米,而树身可以长到三十米的高度,三月到五月为花期,结果期则会一直延续到十二月。
皂角在中医里可以用作止咳、祛痰、祛湿,并且可以生发,但民间最为常见的用处,却是用它来清洗衣物。
毕竟,这是一个没有肥皂和洗衣粉的时代。
“你怎么知道我想要在家里地院子里挖口水井的?”
小环闻言,先是大喜、继而大惊: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水井,是小环近来所能想到解决自己愁思地最高梦想,但这个愿望却一直都被她深深地埋藏到了心底,根本是连提都不敢往出提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技术的原因,水井需要由纯手工和人力来挖,一口超越十丈的水井,连工带料所需耗银甚多,即便是以老孙头如此的身家,那也是有些承担不起的。
当然,这并非是说老孙头家里连这点银子也没有,而是说这投入产出地性价比太差,根本就不值得这么去做。
“当然了,你也不看看俺是谁!”张知秋有些惊讶于小女孩的惊讶,便有意地调侃道。
张知秋所想的,是用一个大型地“洛阳铲”配合一些滑轮组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现代是如何打井,但洛阳铲所做的事情,不也正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嘛……
不过,想要自己来打一口水井,如今张知秋所要面临地问题还有很多。
事实上,如果是想用洛阳铲——哪怕是放大的洛阳铲来挖掘一口传统的水井,也是非常地不靠谱的。
只要超过了一定的尺度,所携泥土的自重便足以抵消和破坏洛阳铲地提土能力,因此那种规格很大的洛阳铲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张知秋如今所计算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当然,其实张知秋所想要挖的,也并非是这种传统的水井,而是在现代农村极为普及地手压式水井。
这种水井,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实现半自动地提水功能的,却是并不需要开挖有多大地井口直径,只要能够将取水管通到地下水源处即可。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钢管和塑料管,但是烧制一些粗陋地陶瓷管却是不在话下的;事实上即便是在现代,陶瓷管也还是会被用在一些地下水利设施中的。
如今想要打井,张知秋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钻头——也就是张知秋计划中拟议的大型洛阳铲地制作。
前些日在辎重营的时候,张知秋已然折腾过这个东西,也因此而深知,这其中的技术难度,正是随着洛阳铲的直径增大而成倍地增大的。
一把好的洛阳铲,主要必备几个条件:一是优秀的材质,二是精准的造型,至于其他什么抛光、磨刃的,反倒是任何一个差不多点的铁匠都可以胜任的。
材料姑且不提,那形状稍有差池,便会严重地影响到洛阳铲地提土效率,用句土话说,就是“不挂土”。
在辎重营的时候,那把洛阳铲是铁匠老张头将两把铁锹从新入炉锻造后勉强来打制的,这在现代最不成问题的材料问题,在这个时代却首先便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张知秋首先要解决的是洛阳铲所需的材料——上等的钢材。
大明是这个时代世界上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但钢的绝对产量却也是相对极低的,如果是最佳的上好精钢,其价值几乎要与等重的银子相当了!
事实上,在辎重营所使用的洛阳铲,也只能说是一个彻头彻尾地伪劣产品,材质粗劣不说,其技术含量也根本就不达标的。
换句话说,那个洛阳铲是根本不可能打出一个十几米、乃至于几十米深的洞来的,不过当时张知秋只需要挖一个宽不过碗口、深不及一尺的洞穴来坑那些奔马而已,是以这个伪劣货色到也勉强地足以胜任愉快了。
否则的话,一个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的普通铁匠,用半夜的时间就能完成这样的技术攻关,那现代的那些高级技师们就都可以集体去栽粪坑了。
但是要做一个足以打出一个水井来的洛阳铲的话,那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是太多了,这还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地“放大”问题。
随着洛阳铲样式地扩大,它的许多技术参数也必将随之而改变,但这却并非只是同步扩大的问题,包括它的形状也是需要进行重新地设计定型的,否则也一样是会面临“不挂土”的问题。
其次是巨额地材料费用。
这个时代没有柴油发动机,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是要由手工和半机械化的操作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保持钻头有足够地掘进能力,那么对于充当钻头地洛阳铲的自重便有了一个最低的要求。
换句话说,未来如果想要掘进顺利的话,这个洛阳铲必须要足够地重,这样才能利用其刃口的锋利和居高临下地势能转化为自己掘进的动力,但也不能太重。
最后便是对锻造技术和工艺的要求,如果洛阳铲的结构不够合理,可能根本就不能正常使用,也无法将所掘出的地下的泥土带上地面来,那么其他也就一切都是妄言了。
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诸如打井所需用以辅助地滑轮组的制作以及合理配置——现代滑轮组的结构非常地复杂,张知秋虽然知道其原理和结构,但要完整地将其复原,却是力所不逮,只能是等回头去现代查找相关的资料了。
作为一个能够打井的洛阳铲,张知秋估算其自重至少也要达到数十、甚至数百斤,这绝非人力所能驱动,必须是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半机械化操作的。
就是这些貌似简单地内容,便已将张知秋搞的焦头烂额,也将他甫一开始时的那股子热情给扑灭了七七八八。
如此算将下来,张知秋发现自己的所需花费,竟然却是远比采用这个时代的传统工艺、手工掘井的开销还要更为大的多了。
所谓“知易行难”,张知秋此刻可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事实上,张知秋之所以动了这个打井的念头,是因为他想对老孙头对自己“救命之恩”的一种补偿。
蔡二娘对自己的不喜,张知秋又不是傻子,当然能够看的出来,而且他也对做别人家的所谓“赘婿”没有任何地兴趣,于是便想着要自立门户去了。
至于地方,张知秋也早已经想好了,就是那块自己来到明朝时的盐碱地,对于改造盐碱地,现代无论理论还是技术都非常地成熟,在这个时代有些手段虽然用不上,但以现有的条件也是足以完成土法改造的。
“哎呀,在自家院子里有口水井当然是好,可是我现在还是没那么大的力气,恐怕是提不起水来的啊……”
张知秋在这里愁思暗结,但兴高采烈地小环却是对他的所言深信不疑,但须臾之后便又愁眉苦脸地陷入到了对下一个实际问题的担忧之中。
普通大小的满载木桶也足有四十斤开外,以小环如今的小身板,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四十多斤而已,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ps:节日快乐,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