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丁香 第二十九章 序幕

作者 : 狂歌走马遍天涯
.

南京。紫金山。公元1898年5月2日。

“他是否知道这里原本应该是他长眠之地?”看着神采飞扬的孙文,丁香心中暗自琢磨。这一刻她心中百感交集。

“此处风物绝佳,真希望死后能葬在这里。”孙文的话让丁香心中一阵颤抖。

“你真的想长眠于这里吗,逸仙?”丁香凝视着孙文的眼睛,认真的问道。

孙文觉得丁香的目光中有一丝让人琢磨不透的迷离和玄奥,让人产生魔幻一般目眩神摇的感觉,不禁收回目光,重新审视了紫金山的大好风物,点了点头肯定的说:“我喜欢这里,我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这里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我一定会兑现你的愿望的,逸仙。这里以后会成为子孙万代所景仰的中山陵,我发誓。”丁香轻声说道。

孙文有些奇怪的看看她。他总觉得她今天说的话都很奇怪。他想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那以后的凤鸣冢你想安在哪里?”

“象某个我所景仰的人一样,把我的骨灰洒在祖国的千山万水,让我的灵魂和我热爱的故土一起笑看日月星辰、沧海桑田。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我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丁香遥望群山,痴痴的说道。

孙文呆住了。他不知道丁香今天是怎么了,可是他发现自己也陷入了某种情绪之中。

丁香突然回过头来说道:“逸仙你给我写一幅手书好吗?”

孙文欣然说道:“幽兰怎么想到要我的手书了?真是荣幸的很啊!要我写什么?”

“天下为公!”丁香幽幽的说道。

看着卫兵们拿来笔墨纸砚,以及孙文奋笔疾书,丁香发现这幅字和历史中的那幅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落款从“书赠张汉卿(张学良)”变成了“书赠丁幽兰”。

丁香接过那幅字,孙文发现她的手有些颤抖。

“以后我会把这几个字刻在你的墓地,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我们的理想。”丁香说道。

孙文笑了:“那如果后人想给你立个纪念碑,你希望碑上是什么字?”

“如果是梦想,就让她永远梦想;如果是传说,就让她千古流传!”

丁香的目光极度迷离……

……

或许大家不知道丁香的梦想是什么,但是革命党人的梦想却是在眼前就要实现了。

1898年5月4日,中华共和国成立典礼就要在总统府、也就是原来的天王府进行。

在此之前,政治协商会议经过一个多月的开会,已经就建国事宜达成了一致。

首先最重要的,是丁香提出的《民主建国方略》得到一致通过,得以一致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康有为实在受不了自己根本得不到支持,愤而退出了政治协商会议。但康有为的退出没有带走任何同人,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走。据说康有为这几天还是来到了南京。要他如此就退出政治舞台,显然南海先生是不甘心的。但不加入政治协商会议又能怎么样呢?显然他将被排除在未来主流政治生态之外。对于丁香划定的这个圈圈,康有为咬牙切齿。而丁香至今还保留着康有为在政治协商会议中的委员席位。

维新党本来就不是个严密的政治政党,而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其内部政治思想也是极其混乱的,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纲领和组织。其主要领袖中,谭嗣同已经倒入了国民党内部,据说未来要接替丁香出任党的副总裁。刘光第虽然暂时不会加入国民党,但基本已经是国民党的同盟。梁启超一直在康有为和刘光第之间徘徊,可是如果康有为继续执迷不悟,梁启超和恩师划清界限看来也是迟早的事。而这几派人所代表的维新党人士,也基本惟自己的领袖是瞻。最近一个月来已经有20名政协委员步谭嗣同的后尘加入了国民党。原本表面上维持均势的政治协商会议总共hao名委员中,国民党籍就占了70人,还没加入国民党的31名委员中有13人还是刘光第领导下的新维新联盟(以区别于原来的维新党),还有4名两广士绅是丁香的铁杆支持者,4名来自浙江、湖南、湖北和福建的士绅代表基本上就是墙头草。

总的来说,此时的国人、哪怕是维新党的政治精英,也还不习惯民主政治的运作,不习惯没有一个皇帝需要他们下跪的日子,所以在成功瓦解了维新党阵营后,政治协商会议基本就成了国民党的一言堂,或者准确的说,是以丁香为幕后代表的三巨头的一言堂。当然,站在台前一直主持政协事务的,是国民党总裁、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孙文。前民主时代的威权政治雏形在此时初具规模。

威权政治是从帝王**迈向民主宪政的既定步骤,丁香和她的革命党同僚正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步步走向他们的目标。

随后关于建国的一系列程序就在政治协商会议紧锣密鼓的被推进了。

首先确定了新的国家的国名——中华共和国。这也就决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是单一制共和国而不是联邦制的国家。

然后确定了中华共和国的政体。新中国的政体不是标准的总统制,当然更不是议会制,而是比较接近于法国的半总统制,也就是以总统为核心的内阁政府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内阁总理是政府首脑,内阁总理对议会负责,与总统有一定的分权,但基本上权力集中于内政的某几个领域,而且受到总统签署政令的牵制。而国防、外交、内务部等强力部门则完全掌握在总统手中。总统兼任全国武装力量最高长官。

此时的议会则是单一议会制——政治协商会议。经过共同的协商,确定未来宪政的民主代议制度的框架是参、众两院制的国会,但还只是一个框架性协议,具体国会的责权范围、选举办法、名额分配等细则留待日后政协进一步协商。

同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也得到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确认,政协任命了5位最高法院法官,独立于总统和议会之外执行最高司法权。

以上成果也以临时宪法《临时约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同时,《临时约法》也是一个具有浓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色彩的重要宪法文件,其中规定的民权天赋、民主共和、三权分立等重要原则都成为后来共和国宪章的基础,关于人民的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不受侵害的原则也成为共和国立国的基石。而其中关于政党运作的条款也成为之后一段时期各类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治保障。

临时约法还规定了军队政治中立的原则。但由于此时还处于戡乱建国、推翻满清的战争年代,政治协商会议达成临时谅解,原本国民党实行的党指挥枪的模式继续保留运作,至戡乱期结束再协商军队中立化的过渡办法,最终完成军队中立化的初步时间表是在训政期结束之后。

同时政治协商会议还初步达成协议,在戡乱期结束之前初步实现在国内一半以上地区实现县级议会选举的目标。

至此,共和国成立的初步政治框架已经基本达成,这是一个威权政治色彩浓郁的国家体系,虽然具备了民主政治的框架,但其一党独裁的本质却清晰可见。《临时约法》甚至没有规定作为临时议会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代表人民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无疑给执政党和未来的临时大总统提供了极大的政治施展舞台。丁香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她执政,而换一个人,中国很有可能滑向民粹主义的精英民主政体。当然,此时的她别无选择。她只有自己来掌这个舵。

而刚刚从帝王**政体下走出没多久的民众和政治精英们,对一党独裁则表现出了极高的接受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没有摆月兑“换一个皇帝、换一个朝代”的思维模式。

所以,这个不成熟的、过渡式的、以威权政治为核心的所谓民主体系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达成有效制衡,却是这个年代中国走向宪政的最合适选择。当然,这一点只有丁香心里有数。

接下来就是确定国旗国徽国歌等。丁香设计(剽窃?)的五星红旗最终获得通过,据说这面红旗代表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大团结振兴中华,也代表着士、农、工、商、军各阶层的共和。国徽是一条红底的蓝色的盘龙,之所以选择蓝色,一是区别于满清的金色盘龙,二是预示着中国从此摆月兑不思进取的内陆政策,未来将积极面向大海拓展民族生存空间。国歌则是丁香创作(剽窃?)的《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得到了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因为大家都觉得不管未来民族如何振兴,都不能忘了这段民族遭受屈辱、面临生死危亡的痛苦岁月。

最终,国民党推举的临时大总统候选人丁香毫无悬念的全票通过当选为中华共和国临时大总统,为此国民党做足了功夫,仅有的3个接近康有为的反对者被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之下投了赞成票。于是历史记载着中华共和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丁香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是全票当选的。当时的政治环境需要这个“全票”。

陆皓东成为第一任内阁总理。而随后丁香提名的内阁各部部长人选都顺利获得通过。

后世的历史评价中华共和国成立的过程是一次“政治走秀”,但都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政治走秀。共和国在一种各派政治势力和睦团结的氛围中成立了。当然,不和睦的势力和因素都被成功的边缘化,而主流民意则在某种民粹主义味道浓郁的背景下被成功裹挟。

这种非暴力边缘化(当然是在强大武力的震慑下)的政策在此后一直被成功执行,当然其中还是有很多曲折的故事可以讲。没有经受过民主政治洗礼的中国民众再一次表现出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传统,人们平静的面对了这一次改朝换代,并且略带憧憬的在革命政府已经实行的各项政策中展望着似乎有了盼头的未来生活。至于让人有些不快的(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相当不快、甚至是捶胸顿足的)的因素——出现了一个女皇,“沉默的大多数”在不解、不快甚至是有点不安中勉强接受了。当然,有太多事情分散了他们的关注,比如减租减息、打倒土豪劣绅、发展工商……各个阶层都观望或兴奋的寻找着自己的利益点。

……

上午丁香还参加了一个独特的仪式——入籍。在孙文、陆皓东的监誓下,丁香在新成立的移民及国籍管理局以右手捂胸宣誓:“本人丁香,美利坚合众国公民,自今日起,自愿放弃美利坚合众国国籍,加入中华共和国国籍,成为中华共和国公民。我发誓,维护中华共和国宪法,遵守中华共和国法律,捍卫中华共和国利益,永远效忠中华共和国。”

由于此前中国一直没有国家和国籍的概念,事实上,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获得中华共和国国籍和护照的人,居然是原美国公民丁香。而政府打算在所有公民中都进行加入中华共和国国籍的宣誓仪式。这是一种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教育过程,从此每个人都知道了,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国家,叫中华共和国,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对于这个国家,他们拥有效忠的义务,也将在这个国家享有公民的权利。他们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子民,而是至高无上的国家的公民。

下午两点差十分,丁香、孙文和陆皓东携手走向总统府的花园。他们三人手拉着手。他们曾经携手走过艰难的岁月,如今他们携手拉开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

执子之手,与子同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铁血丁香最新章节 | 铁血丁香全文阅读 | 铁血丁香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