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丁香所说的“第五纵队”的大头目,竟然是在慈禧老太后看来已经心如死灰的荣禄。
荣禄是一个聪明人,不管历史怎么样评价这个人,他绝对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里,在义和团围攻北京使馆区的岁月里,荣禄偷偷的往外国使馆区里运送弹药,才避免了在北京城里的外国人被大规模屠杀。我们当然可以很理直气壮的指责他卖国,但是,当我们以非常冷静客观的眼光去审视那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满朝权贵都集体失去理智的情况下,聪明人荣禄保持了非常冷静的头脑,他知道老佛爷和义和团已经闯下了大祸,如果让北京城里的外国人被大规模屠杀,这个祸可能就再也没办法弥补了。所以,北洋大臣荣禄或许不如他的前任李鸿章那么能干,但在聪明程度上却一点也不逊于后者。
而且他干的很巧妙。不敢违抗老板娘的命令的荣禄曾经悄悄对奉命炮轰使馆区的青年军官张怀芝说:“横竖炮声一响,里边(宫里)是听得见的。”于是天天炮声震天,糊弄的老佛爷和义和团的神棍们云里雾里的。
历史走上了另外一个岔道,荣禄大人已经没有机会去面对义和团和八国联军那段混乱而说不清道理的历史,可是他的聪明依旧。他的聪明也导致他作出了仍然充满争论、却对中华民族有利的选择——背叛他的老板娘。
聪明人荣禄手段绝对是雷厉风行的。他先以“纵兵劫掠”的罪名把东北军的领袖依克唐阿和寿山抓了起来。他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依、寿二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被他抓走了,东北练军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境地,北京城内越发风雨飘摇,大规模骚乱如箭在弦上。
接着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撤换了武卫中军中的一大批中级军官。换上的军官,都是按照周旺提供的名单提升的。不用说,这些军官都是革命党的人。国家安全局和总参情报局在北洋军中的策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一大批被革命党策反的下级军官被提升到营管带的位置上,从北洋新军最核心的编制单位上控制了武卫中军。
作为北洋大臣,他是有这个权力的。所谓乱世用重典,宋庆虽然觉得奇怪,但却没有作过多的联想。即使宋庆的想象力再丰富,也绝对想象不到老佛爷最忠诚的家奴荣禄已经投靠了共和国的阵营。
事实上,如果换在一个月之前,连荣禄本人也想象不到这样的局面。可是人生总是充满surprise,荣禄自己也没想到革命党居然想到了他。
所以这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脑筋转的很快的荣禄在两天之内就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后世的历史不再是以一种丑角的笔触来记载他,相反,他成为了一个誉多于毁的亮点人物。
北京城里发生的事证明了荣禄的价值——他的影响力和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审时度势的判断力。
公元1898年11月2日,在荣禄和反正的武卫中军的协助下,国防军陆军第1师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入了北京城。
最初的进入过程友好而欢庆,第1师师长侯志湘准将和荣禄还好整以暇的在东直门外合影留念。
随后以武卫中军起义部队为先导,共和军迅速的控制了北京城的大部分地区,宋庆的剩余部队基本全部被缴械,宋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俘。群龙无首的东北练军也基本被缴械,满大街奸婬劫掠的散兵游勇在共和军的严厉打击下也迅速被制服。步兵统领衙门的老爷兵连散兵游勇也奈何不了,遇上煞神一般的共和军更是没有抵抗的意志。
所以,虽然友好欢庆的氛围被城里四处乱响的凌乱枪声和爆炸声打破了,可是战争终于展示出的严肃的一面此时事实上比共和军的演习也严肃不了太多。国防军陆军第1师此后成为国防军中缴械经验最丰富的部队,因为在这一天的“演习”中,他们缴械了不少于3万人的部队。
战争最终露出了一个很严肃的小尾巴——在紫禁城周围终于爆发出了象一场战争的密集枪声。
侯志湘亲临第一线观看战况。率部进入紫禁城,对于一个革命军人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荣誉,侯志湘可能因此而获得一枚一级甚至是蓝色特级自由女神勋章,所以,他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亲自来到了**外。
来到**外的侯志湘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他不再着急了。因为他看到了红墙之内升起了一颗红色信号弹。对于一个兵败如山倒的王朝来说,最后谢幕的演出虽然凄美,但不和谐的音符还是破坏了演出者完美的剧本。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城楼此时看上去并不象后世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雄伟,当时的城楼由于年久失修,外形严重变形,并且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下沉。
第1师的士兵们此时并不介意**城楼的外形,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了那扇缓缓打开的大门。一个小太监的身影在一阵乱枪声中倒在了血泊中。后世的人们记住了这个来自山西的平凡的小太监的名字——赵有喜。他据说因为相信革命党能给天下的穷人带来幸福的生活而加入了革命。
牺牲的小太监显然不止一个同伴,手持不知如何偷送进宫中的左轮手枪,五六个差不多身形的小太监顽强的守护被打开的城门。他们打枪显然还很不熟练,他们的战斗在共和军的士兵们看来也很业余,甚至他们都已经受伤了,可是他们守护住了城门。
第1师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发起了冲锋。城楼上慌张零乱的排枪响起,有士兵倒在血泊中,可是这无法阻挡洪流漫过金水桥,涌向打开的城门口。他们是骄傲的第1师,是国防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谁也无法阻挡他们对满清政权的雷霆万钧的最后一击。
在小太监们打完子弹之前,共和军的士兵接管了他们的战斗。战争,还是让专业的人来进行吧。
只付出了一个人轻伤的代价,共和军就击退了清军对城门的反扑,随后3扇大门都被打开了,越来越多的士兵涌进了城门。
侯志湘拔出手枪,跟着部队就向前冲去。警卫员猝不及防,要拉他已经来不及,只好紧紧追赶在他的身后,带着哭音喊道:“师长!回来……”
兴奋的侯志湘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
……
光绪皇帝脸色苍白,平静的面对他的“圣母皇太后”。
“皇爸爸,让他们点火吧。”他的语音有些颤抖,可是他不得不鼓起勇气面对。
“载湉,叫我一声额娘好吗?”老佛爷的目光中闪烁着几点泪光。
皇帝沉默。
“还记恨我吗,皇帝?”老佛爷颤声说道,“咱们娘儿俩二十多载的恩怨,事到如今,难道还要带到坟墓里去吗?”
“额娘。”皇帝轻声说道。声音很轻很轻,可是老佛爷听到了。她笑了,带着眼泪。
皇帝感觉到了一只冰凉的小手伸了过来。回过头,他看到珍妃凄婉的微笑。他紧紧的抓住了珍妃的手,不敢抬起眼来,因为在珍妃的身后,是隆裕皇后绝望的目光。
乾清宫的大门关上了,从外面死死的锁住。嫔妃们开始慌乱,有人扑向门口,哀嚎着乞求上天放她们一条生路。李莲英抬起木然的眼神看着她们,目光之中带有一丝悲悯。是在悲悯她们,还是在悲悯自己残缺的一生呢?
“小李子,动手吧。”老佛爷平静的说道。
李莲英轻轻点头,拔出了一支美国造的左轮手枪。
枪声响起,光绪皇帝看着老佛爷栽倒在地上抽搐的身躯,泪水夺眶而出。泪眼朦胧中,李莲英的枪口对准了他。
皇帝紧紧抓住珍妃的小手,仰天静候。头顶的“正大光明”匾额在那一瞬间幻化成了旋转的光彩,在那漫天的流光异彩中,皇帝似乎看到了他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
侯志湘指挥着士兵们扑灭乾清宫的大火。紫禁城内的抵抗已经基本被扑灭,现在他的唯一的麻烦,就是眼前的这场大火。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带着灭火器具来打仗的。相反,在侯志湘的部队里,倒是有很多背着火焰喷射器一天到晚放火的人。宫里乱成了一团,原本紫禁城里的灭火体系他们并不熟悉,直到他把几个起义的太监叫到面前,才大致搞清楚了状况。于是在这些太监的带领下,士兵们开始手忙脚乱的当消防队员。
他们获得的战果是防止了大火向其他宫殿蔓延,可是乾清宫已经没有办法挽救。大火虽然最终被扑灭,可是不堪损毁的乾清宫还是倒塌了。
进城之前侯志湘特意补过课,他知道乾清宫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是中国皇权最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龙椅,就在这个宫殿里。
他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心疼是必然的。毕竟紫禁城最核心的宫殿被烧掉了。可是他心底里却又隐隐有一份喜悦,因为乾清宫的倒塌。
或许他从在内华达的时候起,就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了。今天,他亲眼见证了乾清宫的倒塌,见证了一个让他无比痛恨的王朝活生生的在他的眼前倒塌。这是历史的时刻,他的民族从此摆月兑了压在他们头顶的一座沉重的大山。这是活生生的历史,而他,侯志湘,就是这一活生生的历史的主人。
“皇帝和太后都在乾清宫里吗?”侯志湘尽量和蔼的询问眼前瑟瑟发抖的一个太监。在那个可怜的小太监的眼里,面目凶恶、满脸烟熏火燎的准将师长和传说中的恶鬼差别或许并不大。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侯志湘放走了那个太监。他也很想知道瓦砾堆中那些焦糊的尸体都是谁,可是他知道现在一时也没办法搞清楚。自然会有人来搞清楚的。侯志湘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在冒着青烟的瓦砾堆前坐坐,点颗烟,安静的思考。兴奋之后的疲惫席卷了他,让他什么也不想干。
……
“房子倒塌了还可以盖,人心倒塌了,就再也无法挽回了。”两个小时后丁香得到了乾清宫倒塌的报告,于是她貌似深刻的对成星妹这样说。星妹貌似了解的茫然点头。